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97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插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侧套接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负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的输入端,所述导液管的一侧插接在液油箱的内部,所述导料管的一端间隙连接有铰链轴,所述铰链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圈板,所述圈板的底端插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圈板,通过安装的吸热管,能够通过吸热介质,将导管内部由于火电站工业废气中的高热通过热交换原理吸收导入液油箱的内部,进而能够最大化的将工业废气中的能量回收,进而能够达到环保的目的,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烟气回收
,具体为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锅炉产品分两种,一是蒸汽,用于发电,或是供气,比如化肥厂可用蒸汽汽化,以煤为原料,合成化肥,这就是典型的工业锅炉,工业锅炉还是以燃煤占大多数,燃气的一般是余热锅炉用于回收废热。工业锅炉常见的是循环流化床锅炉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我国是当今世界锅炉生产和使用最多的国家。中国制造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如申请公布号CN2040630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烟道、臭氧混合室、循环流化床吸收塔、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所述烟道左端与锅炉顶端的烟口连通,在烟道外壁上套有水套,在水套内设置有若干固定于烟道侧壁上的散热翅片,在烟道内壁上设有吸热片;所述烟道右端与臭氧混合室连通,在臭氧混合室的顶端连通有臭氧发生器,循环流化床吸收塔的底部还连通有钙基吸收剂储仓。本技术中水套能够吸收烟气中的热量,提供给其他加热设备,节约了能源,避免浪费,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烟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经过装置中的化学、物理作用从烟气中分离出来,减少烟气对环境的污染。上述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具有以下几个缺点:1、上述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将废气中的热量导出,使得热量造成了资源浪费。2、上述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够快速的将外部的导热管与装置连接管之间进行密封,容易造成烟气外泄,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通过安装的吸热管,能够通过吸热介质,将导管内部由于火电站工业废气中的高热通过热交换原理吸收导入液油箱的内部,进而能够最大化的将工业废气中的能量回收,进而能够达到环保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插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侧套接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电机的输出端,所述负压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的输入端,所述导液管的一侧插接在液油箱的内部,所述导料管的一端间隙连接有铰链轴,所述铰链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圈板,所述圈板的底端插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圈板,所述螺纹筒的上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管的内部开设有导热腔,所述导热腔的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油箱的内部填充有吸热液油,所述液油箱的一侧插接有密封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圈板的下方镶嵌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材料为硫化橡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圈板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旋接有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安装的吸热管,通过安装的吸热管,使用时,打开外部电源,使得负压电机运转,负压电机通过内部电机的复叶叶轮旋转,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力差,将液油箱内部的液油通过压力差的作用,将吸热液油吸入导液管,进而使得吸热液油通过导液管导入吸热管内部,由于吸热管的形状为半圆形,使得吸热管与导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增加热量在吸热管与导管之间的传递效率,同时在吸热管的一侧设置的导热腔,内部填充的导热硅胶,能够防止吸热管与导管之间产生缝隙,影响导热效果的情况发生,而且导热硅胶具有高导热率,极佳的导热性,能够将导管的温度导送至吸热管的底端,通过热传导的原理,将吸热管内部的吸热液油加热,随后,吸收了导管内部热量的吸热液油通过导热管的一侧,被导出至液油箱的内部,进而将温度较低的液油循环导入负压电机,进而提高吸热管的导热效率,提升导热效果,实现了对高热废气中热量的回收利用。2、本技术通过安装的圈板,使用时,将外侧的导管插接在导料管一侧的圈板内部,随后将圈板转动,使得圈板闭合,随后将螺栓插接在螺纹孔的内部,将两端的圈板闭合,使得圈板带动底端弧圈板卡接在外部的导管外侧,随后,旋动两端的转圈,使得转圈带动底端的支杆,使得支杆下方的螺纹柱在螺纹筒的内部转动,螺纹柱通过与螺纹筒的配合旋转作用,带动底端的螺纹筒向下移动,使得螺纹筒带动底端弧圈板下方的橡胶垫受到压力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将导管与弧圈板之间的缝隙挤压填充满足,防止外部导管与导料管之间产生间隙,影响导气效果的情况发生,进而能够提高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吸热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圈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导料管、3圈板、4导管、5吸热管、6负压电机、7导液管;8、液油箱、9吸热液油、10密封塞、11导热腔、12导热硅胶、13铰链轴、14螺纹筒、15支杆、16转圈、17螺纹柱、18弧圈板、19橡胶垫、20螺纹孔、21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插接有导料管2,所述导料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外侧套接有吸热管5,所述吸热管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电机6的输出端,所述负压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7的输入端,所述导液管7的一侧插接在液油箱8的内部,所述导料管2的一端间隙连接有铰链轴13,所述铰链轴1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圈板3,所述圈板3的底端插接有螺纹筒14,所述螺纹筒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圈板18,所述螺纹筒14的上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17,所述螺纹柱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圈16,通过安装的吸热管,能够通过吸热介质,将导管内部由于火电站工业废气中的高热通过热交换原理吸收导入液油箱的内部,进而能够最大化的将工业废气中的能量回收,进而能够达到环保的目的。参阅图1-2,所述吸热管5的内部开设有导热腔11,所述导热腔11的内部填充有导热硅胶12,通过安装的导热腔,能够增大吸热管的吸热效果。参阅图1-2,所述液油箱8的内部填充有吸热液油9,所述液油箱8的一侧插接有密封塞10,通过填充的吸热液油,能够通过吸热管将导管内部的热量吸出。参阅图1-3,所述弧圈板18的下方镶嵌连接有橡胶垫19,所述橡胶垫19的材料为硫化橡胶,通过安装的橡胶垫,能够在耐高温的条件下保证管道连接的气密性。参阅图1-3,所述圈板3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0,所述螺纹孔的内部旋接有螺栓21,通过开设的螺纹孔,能偶通过螺栓带动两侧的圈板固定连接更加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插接有导料管(2),所述导料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外侧套接有吸热管(5),所述吸热管(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电机(6)的输出端,所述负压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7)的输入端,所述导液管(7)的一侧插接在液油箱(8)的内部,所述导料管(2)的一端间隙连接有铰链轴(13),所述铰链轴(1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圈板(3),所述圈板(3)的底端插接有螺纹筒(14),所述螺纹筒(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圈板(18),所述螺纹筒(14)的上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17),所述螺纹柱(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圈(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站工业锅炉烟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插接有导料管(2),所述导料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管(4),所述导管(4)的外侧套接有吸热管(5),所述吸热管(5)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负压电机(6)的输出端,所述负压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液管(7)的输入端,所述导液管(7)的一侧插接在液油箱(8)的内部,所述导料管(2)的一端间隙连接有铰链轴(13),所述铰链轴(1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圈板(3),所述圈板(3)的底端插接有螺纹筒(14),所述螺纹筒(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圈板(18),所述螺纹筒(14)的上方配合连接有螺纹柱(17),所述螺纹柱(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杆(15),所述支杆(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圈(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升郑成玲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宏源热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