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70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泛光式线性灯包括灯体支架、线缆和电源模组,所述灯体支架上方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电源模组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侧面,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灯体支架的上方,并与所述灯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支架以所述灯体支架的中心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灯体支架的长度,所述灯体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灯体支架的两端设置有过线位,过线位可多方位走线,且过线位还能作为线缆接头的隐藏位;极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也使得整体安装效果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亮化灯具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化都市里,各种建筑及桥梁等上都会采用灯具来对其本身进行装饰。如图1所示,目前亮化工程施工中,亮化装饰灯具安装过程时,几乎都是“手拉手”的安装方式,即一个灯接一个灯。如图2所示,在安装施工中,如果安装的螺丝位稍微有点走位或者需要布置成其他形状时,即两个灯挪位,那么安装走线过程会非常的麻烦,严重影响了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并具体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泛光式线性灯包括灯体支架、线缆和电源模组,所述灯体支架上方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电源模组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侧面,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灯体支架的上方,并与所述灯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所述安装支架以所述灯体支架的中心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灯体支架的长度,所述灯体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位。进一步地,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沿所述灯体支架的长度方向设有走线槽。进一步地,所述走线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线缆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灯体支架的接触面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内设有压线板,所述压线板用于盖住所述线缆。进一步地,所述压线板有两条,分别位于所述电源模组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两个压线胶片,两个所述压线胶片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安装支架的端面相接。进一步地,所述过线位的长度为60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支架内设有安装螺丝避让槽,所述安装螺丝避让槽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电源模组的左右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螺丝避让槽的深度为6.5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灯体支架的两端设置有过线位,当安装走位或者需要把灯具安装成其他形状时,过线位可多方位走线,且过线位还能作为线缆接头的隐藏位;极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也使得整体安装效果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亮化灯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亮化灯安装错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泛光式线性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泛光式线性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剖面图;图6是泛光式线性灯的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泛光式线性灯侧盖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3-7所示,一种泛光式线性灯,包括支架1、线缆2、电源模组3和灯条4;支架1包括灯体支架11和安装支架12,安装支架12位于灯体支架11的上方,安装支架12比灯体支架11短。灯体支架11的下侧面沿支架1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卡槽13,灯条4卡设在第一卡槽13内,并与灯体支架11固定连接。灯体支架11下侧面沿支架1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卡槽14,第二卡槽14位于第一卡槽13下方,第二卡槽14内固定设有钢化玻璃片5,钢化玻璃片5的上侧边和下侧面与第二卡槽14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硅胶条6,硅胶条6用于钢化玻璃片5的防水。灯体支架11的上侧面设有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内固定设有电源模组底盒31,电源模组底盒31底部设有过线孔,电源模组3通过灌胶封装在电源模组底盒31内,灌胶封装能够使得电源模组3的防水等级达IP64-68;电源模组3分别与灯条4和线缆2电性连接,电源模组3用于对灯条4恒流供电,电源模组底盒31上表面盖设有电源模组上盖32,电源模组上盖32通过螺丝与灯体支架22上表面固定连接。灯体支架11的两端端面分别设有侧盖板7,两个侧盖板7与灯体支架11的接触面分别设有第二凹槽71,第二凹槽71内分别设有与第二凹槽71形状适配的硅胶片8,硅胶片8能够完整的盖住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的端面,硅胶片8用于灯体支架11的端面防水,两个侧盖板7分别通过螺丝与灯体支架11的两个端面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安装和隐藏线缆2,在灯体支架11的上表面沿灯体支架11的长度方向设有走线槽16,走线槽16的深度大于或等于线缆2的直径;安装支架12与灯体支架11的接触面设有第三卡槽17,第三卡槽17内设有两条压线板9,两条压线板9分别位于电源模组3的左右两侧,用于盖住线缆2;灯体支架1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两个压线胶片10,两个压线胶片10分别位于安装支架12的两端,并分别与安装支架12的端面相接。因泛光式线性灯普遍安装在户外,长期遭受日晒雨淋,为了提高泛光式线性灯的防水效果,在以下部件与支架1的连接处设有滴胶防水结构:灯条4、钢化玻璃片5、电压模组底盒31、电源模组上盖32、侧盖板7和压线板9,滴胶防水结构的防水等级可达IP64-68。因泛光式线性灯普遍是一个接一个的安装方式,为了解决因错位而导致安装困难的问题。安装支架12以灯体支架11的几何中心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灯体支架11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位18,两侧的过线位18长度均为60毫米。灯具在安装时,一般是用螺丝将支架固定在墙体或者桥体上,由于螺丝头具有一定的厚度,为了使安装后的泛光式线性灯整体显的更加美观,在安装支架12内设有两个深度为6.5毫米的安装螺丝避让槽19,两个安装螺丝避让槽19分别位于电源模组3的左右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泛光式线性灯包括灯体支架、线缆和电源模组,所述灯体支架上方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电源模组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侧面,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灯体支架的上方,并与所述灯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n所述安装支架以所述灯体支架的中心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灯体支架的长度,所述灯体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泛光式线性灯包括灯体支架、线缆和电源模组,所述灯体支架上方设有安装支架,所述电源模组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侧面,所述电源模组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灯体支架的上方,并与所述灯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线缆固定在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
所述安装支架以所述灯体支架的中心向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所述安装支架的长度小于所述灯体支架的长度,所述灯体支架的两端分别设有过线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支架的上表面沿所述灯体支架的长度方向设有走线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线缆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泛光式线性灯的过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灯体支架的接触面设有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向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克照明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