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阀芯座及其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9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具有与阀芯出水口连通的阀芯座出水口,其中,还包括连通阀芯座出水口和龙头出水口的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阀芯座能够减少水在龙头内部滞留,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新型阀芯座的龙头,包括龙头壳体,所述龙头壳体上设有龙头出水口,所述龙头壳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龙头能够对阀芯座进行紧固,并增对阀芯座的强密封效果,降低漏水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阀芯座及其龙头
本技术涉及龙头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阀芯座及其龙头。
技术介绍
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现有的龙头在阀芯座的出水口与金属壳体的出水口之间设有较大的滞留腔或间隙,在排水时需要在金属壳体的内周边对水进行排放,当龙头暂停使用时,会有较多的水残留在金属壳体内,这部分水长期与金属壳体接触,容易造成这部分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影响用户的使用健康。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阀芯座,能够减少水在龙头内部滞留,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本技术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能够对阀芯座进行紧固,并增对阀芯座的强密封效果,降低漏水概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具有与阀芯出水口连通的阀芯座出水口,其中,还包括连通阀芯座出水口和龙头出水口的通道。进一步的,所述通道包括设在阀芯座主体的底壁上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水导通至龙头壳体的内侧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阀芯座主体内侧向阀芯座主体外侧方向逐渐变大。进一步的,所述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龙头出水口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龙头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通道。进一步的,所述导水槽竖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设有环绕导水槽设置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上端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还设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阀芯座主体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侧壁上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与龙头壳体的内侧壁抵顶。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三抵顶面,所述第三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所述导水槽和密封槽设置在第三抵顶面上。进一步的,还包括抵顶圈,所述阀芯座主体包括用于安装阀芯的安装腔,所述抵顶圈安装于安装腔的内侧壁上端。进一步的,所述抵顶圈内侧壁上设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抵顶圈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上设有供抵顶圈嵌入卡设的安装槽。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具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冷水管和热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定位块。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内嵌铜质底盖。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一种基于上述任意一种阀芯座的龙头,其中,包括龙头壳体,所述龙头壳体上设有龙头出水口,所述龙头壳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用于适配阀芯座主体的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面的下端设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二锥面的下端设有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倾斜延伸。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对应抵顶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的下端设有第三过渡面,所述第三过渡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倾斜延伸。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阀芯座,改变了传统阀芯座的排水结构,减小了阀芯座排水时的滞留腔容积,减少了暂停使用时龙头内留存的水量,以此降低重金属对积存水的沉积和污染,同时通过新的排水结构,还缩短了密封长度,提升了密封性能,降低了漏水的概率。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龙头,采用了上述阀芯座,与阀芯座配合紧密、安装定位精确、整体强度高、极大程度上降低重金属含量高、沉积等水污染问题,且密封效果强,降低漏水概率,同时对密封圈安装紧密,能够避免在安装时伤及密封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阀芯座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龙头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用新型阀芯座的另一外形结构立体图。图4龙头壳体的剖面结构立体图。图中:阀芯座主体-1;阀芯座出水口-11;安装腔-12;安装槽-121;底壁-122;第一通道-13;导水槽-14;第二通道-15;密封槽-16;定位凸部-17;第三抵顶面-171;环形凸部-18;第一抵顶面-181;第二抵顶面-19;龙头壳体-2;龙头出水口-21;第一锥面-22;第一过渡面-221;第二锥面-23;第二过渡面-231;凸出部-24;第三过渡面-241;密封圈-3;抵顶圈-4;冷水管-51;热水管-52;安装座-6;铜质底盖-7;填充材料-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阀芯座,包括呈中空圆柱形状的阀芯座主体1,阀芯座主体1具有与阀芯出水口连通的阀芯座出水口11,其中,还包括连通阀芯座出水口11和龙头出水口21的通道。采用上述结构后,阀芯座主体1通过通道直接将水流导通至龙头出水口21避免水流与龙头壳体2长时间接触,并减小了阀芯座排水时的滞留腔容积,减少了暂停使用时龙头内留存的水量,以此降低重金属对积存水的沉积和污染。优选的,阀芯座主体1内设有用于支撑阀芯的底壁122,通道包括形成于底壁122上的第一通道13,更具体的,第一通道设置在底壁122下方。采用上述结构后,第一通道13用于将水导通至龙头壳体2的外侧壁上。优选的,第一通道13的横截面面积由阀芯座主体1内侧向阀芯座主体1外侧方向逐渐变大,采用此结构,横截面面积小的一端内的水流能够产生更大的流速,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能为龙头出水口21提供更大的水压,从而为龙头出水口21提供更快的水流和更充足的水量。优选的,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15,第二通道15一端与第一通道13连通,另一端与龙头出水口21连通。采用此结构,对阀芯座主体1内的通道排布进行进一步优化,将流水由第一通道13导通至龙头出水口21,并且可在第二通道15的范围内调节龙头出水口21的设置位置,使本新型阀芯座能够适用于多种龙头出水口21高度不同的龙头壳体2,使用更加灵活。更优选的,阀芯座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导水槽14,导水槽14与龙头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5。采用此结构,对阀芯座主体1内的通道排布进行进一步优化,可在第二通道15的范围内调节龙头出水口21的设置位置,使本新型阀芯座能够适用于多种龙头出水口21高度不同的龙头壳体2,使用更加灵活。优选的,导水槽14竖直设置,使得龙头壳体2可对龙头出水口21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使用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具有与阀芯出水口连通的阀芯座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阀芯座出水口和龙头出水口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具有与阀芯出水口连通的阀芯座出水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阀芯座出水口和龙头出水口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包括设在阀芯座主体的底壁上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将水导通至龙头壳体的内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设置在底壁下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由阀芯座主体内侧向阀芯座主体外侧方向逐渐变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还包括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一端与第一通道连通,另一端与龙头出水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与龙头壳体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槽竖直设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设有环绕导水槽设置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嵌设有密封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上端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阀芯座主外侧延伸倾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还设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阀芯座主体外侧延伸倾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侧壁上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与龙头壳体的内侧壁抵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新型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三抵顶面,所述第三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所述导水槽和密封槽设置在第三抵顶面上。


1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吉娜厨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