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及其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59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及其龙头,包括阀芯座主体和龙头壳体,阀芯座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其中,阀芯座主体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部,定位凸部沿竖向延伸设置,并且定位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三抵顶面,第三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阀芯座主体的上端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环形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第一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能够精确定位,并与龙头壳体配合确保密封圈密封压力稳定,提高密封性能。同时龙头壳体能够对阀芯座进行紧固,并增对阀芯座的强密封效果,降低漏水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及其龙头
本技术涉及龙头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及其龙头。
技术介绍
龙头是水阀的通俗称谓,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效。现有的龙头一般在阀芯座的出水口与金属壳体的出水口之间设有环形流道,然后阀芯座在环形流道的上方和下方套设密封圈对环形流道进行密封。然而在安装阀芯座时,由于阀芯座与龙头壳体之间存在间隙,密封圈容易受到龙头壳体内侧壁擦碰而发生滑动脱出密封圈,导致龙头的密封性能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能够精确定位,并与龙头壳体配合确保密封圈密封压力稳定,提高密封性能。本技术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龙头,能够对阀芯座进行紧固,并增对阀芯座的强密封效果,降低漏水概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其中,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还设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阀芯座主体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三抵顶面,所述第三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具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包括冷水管和热水管。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定位块。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内嵌铜质底盖。进一步的,所述阀芯座主体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一种基于上述任意一种阀芯座的龙头,其中,包括龙头壳体,所述龙头壳体上设有龙头出水口,所述龙头壳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进一步的,所述龙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用于适配阀芯座主体的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所述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面的下端设有第一过渡面,所述第二锥面的下端设有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倾斜延伸。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新型阀芯座通过第一抵顶面和第二抵顶面与龙头壳体配合抵顶固定,实现阀芯座主体精准定位安装。并且第一抵顶面和第二抵顶面具有一定锥度,方便插入龙头壳体内部配合安装。此外,阀芯座主体的外侧壁与龙头壳体的内侧壁配合能够逐渐抵顶密封圈,使密封圈的受到平稳的压力,对密封圈进行压紧固定,防止密封圈松动脱落,使密封性能更加持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龙头,采用了上述阀芯座,与阀芯座配合紧密、安装定位精确、整体强度高、同时对密封圈安装紧密,能够避免在安装时伤及密封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阀芯座的外形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龙头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阀芯座的另一外形结构立体图。图4为龙头壳体的剖面结构立体图。图中:阀芯座主体-1;定位凸部-11;第三抵顶面-111;环形凸部-12;第一抵顶面-121;阀芯座出水口-13;安装腔-14;第一通道-15;导水槽-16;第二通道-17;密封槽-18;第二抵顶面-19;龙头壳体-2;第一锥面-22;第一过渡面-221;第二锥面-23;第二过渡面-231;凸出部-24;第三过渡面-241;密封圈-3;安装座-4;冷水管-51;热水管-52;铜质底盖-6;填充材料-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4所示,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1,阀芯座主体1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3,其中,阀芯座主体1的上端还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12,环形凸部12具有与龙头壳体2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121,第一抵顶面121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阀芯座主体的下端还设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二抵顶面19,所述第二抵顶面19由上至下逐渐向阀芯座主体外侧延伸倾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新型阀芯座通过第一抵顶面121和第二抵顶面19与龙头壳体2进行双重配合抵顶固定,实现阀芯座主体1精准定位安装。并且第一抵顶面121和第二抵顶面19具有一定锥度,方便插入龙头壳体2内部配合安装。此外,阀芯座主体1的外侧壁与龙头壳体2的内侧壁配合能够逐渐抵顶挤压密封圈3,对密封圈3的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对密封圈3进行平稳压紧固定,防止密封圈3松动脱落,使密封性能更加持久。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增强阀芯座主体1的安装稳定性和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座主体1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部11,定位凸部11沿竖向延伸设置,并且定位凸部11具有与龙头壳体2内侧壁抵顶的第三抵顶面111,第三抵顶面111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使第三抵顶面111具有一定锥度,更方便第三抵顶面111与龙头2壳体嵌合。优选的,阀芯座主体1的下端具有与安装腔14连通的进水管。优选的,进水管包括冷水管51和热水管52,采用此结构,可通过阀芯对冷、热水进行混合,从而调节的水温。优选的,进水管的下端设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外圆周设有若干个定位块。采用此结构,使得阀芯座主体1安装更加牢固,并且定位块能够进行精确定位。优选的,安装座4的底部内嵌铜质底盖6,采用此结构,可降低阀芯座主体1的重心,使阀芯座主体1不容易侧倒,安装更加牢固,并且底部外形更加美观。优选的,阀芯座主体1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使得阀芯座主体1更加轻便,并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和硬度。更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座主体1还包括与阀芯出水口连通的阀芯座出水口13,连通阀芯座出水口13和龙头出水口21的通道。阀芯座主体1内设有用于安装阀芯的安装腔14,通道包括形成于安装腔14底壁上的第一通道15,第一通道15将水导通至连接于阀芯座主体1外侧壁上的龙头出水口21。采用上述结构后,阀芯座在使用时,水由阀芯出水口依次流经阀芯座出水口13、第一通道15以及龙头出水口21后直接流出,减小了阀芯座排水时的滞留腔容积,减少了暂停使用时龙头内留存的水量,以此降低重金属对积存水的沉积和污染。更优选的,第一通道15的横截面面积由阀芯座主体1内侧向阀芯座主体1外侧方向逐渐变大,采用此结构,横截面面积小的一端内的水流能够产生更大的流速,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能为龙头出水口21提供更大的水压,从而为龙头出水口21提供更快的水流和更充足的水量。更优选的,阀芯座主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导水槽16,导水槽16与龙头壳体2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7,第二通道17一端与第一通道15连通,另一端与龙头出水口21连通。采用此结构,对阀芯座主体1内的通道排布进行进一步优化,可在第二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包括阀芯座主体,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上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凸起的环形凸部,所述环形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一抵顶面,所述第一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还设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二抵顶面,所述第二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阀芯座主体外侧延伸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侧壁设有向外侧凸起的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具有与龙头壳体内侧壁抵顶的第三抵顶面,所述第三抵顶面由上至下逐渐向外侧延伸倾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主体的下端具有与安装腔连通的进水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密封性能强的阀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冷水管和热水管。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吉娜厨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