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34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用于支撑叠合板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支撑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支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预制混凝土梁固定连接,拆装方便,且支撑机构可重复利用,施工方式绿色、节能、环保,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该结构的调节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与叠合板接触并支撑叠合板,便于调整叠合板的标高,实现叠合板标高零误差。除此之外,该调平节点结构还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方式简便的特点,能够满足装配式快速施工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施工方法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装配式建筑是现在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筑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建筑施工的代表。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现有的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之间一般不浇筑混凝土,使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直接接触,致使预制混凝土梁和叠合板之间连接不牢固;而现有的另一些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之间浇筑混凝土的,通常是采用传统的脚手架支撑叠合板,脚手架的底板与地面接触,脚手架的顶部与叠合板的下表面接触并将叠合板支撑起,使叠合板和预制混凝土梁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便于混凝土的浇筑。然后传统的脚手架与地面接触,而因地面不平整以及脚手架高度调节困难的因素,致使叠合板的标高调节不精确,且脚手架的安装和调节工程量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且拆装方便的,叠合板的标高调节精确的,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且拆装方便的,叠合板的标高调节精确的,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用于支撑叠合板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支撑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支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叠合板的标高使叠合板与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距离一定。所述调节机构采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支撑机构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支撑板、与位于第一支撑板右侧的中线上且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垂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三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供调节螺栓通过的螺纹孔,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且顶部与叠合板抵触并支撑叠合板。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梁右侧面的螺栓套筒、与螺栓套筒相配合的螺栓、位于第一支撑板上供螺栓穿过的固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并与螺栓套筒螺纹连接使第一支撑板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积极有益效果:本技术支撑机构通过连接机构与预制混凝土梁固定连接,拆装方便,并且支撑机构可以重复利用,该施工方式绿色、节能、环保,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该调平结构的调节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与叠合板接触并支撑叠合板,便于调整叠合板的标高,实现叠合板标高零误差。除此之外,该施工方式还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方式简便的特点,能够满足装配式快速施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中为:预制混凝土梁1、叠合板2、支撑机构3、调节机构4、连接机构5、螺栓6、螺栓套筒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通过连接机构5固定连接的支撑机构3、位于支撑机构3的顶部且用于支撑叠合板2的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与支撑机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支撑机构3在竖直方向移动,支撑机构3的顶部低于预制混凝土梁1顶部,调节机构4用于调整叠合板2的标高使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距离一定,即调节机构4使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浇筑的混凝土厚度相等,从而使叠合板2的标高一致,并增加了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调节机构4采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可设置多个,多个调节螺栓与支撑机构3的顶部螺纹连接,拧动调节螺栓,根据装配要求,使调节螺栓的顶部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此时,多个调节螺栓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将叠合板2调装到位,即调节螺栓的顶部与叠合板2的下表面抵触并支撑叠合板2,实现叠合板2标高零误差。且支撑机构3、连接机构5和调节机构4可不限次数重复利用,绿色、节能、环保,拆装方便,速度快,便于施工,能够满足装配式快速施工的要求。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1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支撑板8、与位于第一支撑板8右侧的中线上且与第一支撑板8的右侧面通过焊接垂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9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三支撑板10,第三支撑板10的左端与第一支撑板8的右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10上设有供调节螺栓通过的螺纹孔,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且顶部与叠合板2抵触并支撑叠合板2,调节螺栓相对螺纹孔在竖直方向移动,可调整调节螺栓顶部与预制混凝土梁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距离,便于控制叠合板2的标高以及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浇筑混凝土的厚度。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通过连接机构5固定连接的支撑机构3、位于支撑机构3的顶部且用于支撑叠合板2的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与支撑机构3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支撑机构3在竖直方向移动,支撑机构3的顶部低于预制混凝土梁1顶部,调节机构4用于调整叠合板2的标高使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距离一定,即调节机构4使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浇筑的混凝土厚度相等,从而使叠合板2的标高一致,并增加了叠合板2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所述调节机构4采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可设置多个,多个调节螺栓与支撑机构3的顶部螺纹连接,拧动调节螺栓,根据装配要求,使调节螺栓的顶部与预制混凝土梁1之间的距离达到设定值,此时,多个调节螺栓的顶部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将叠合板2调装到位,即调节螺栓的顶部与叠合板2的下表面抵触并支撑叠合板2,实现叠合板2标高零误差。且支撑机构3、连接机构5和调节机构4可不限次数重复利用,绿色、节能、环保,拆装方便,速度快,便于施工,能够满足装配式快速施工的要求。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1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支撑板8、与位于第一支撑板8右侧的中线上且与第一支撑板8的右侧面通过焊接垂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板9、与第二支撑板9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且位于水平方向的第三支撑板10,第三支撑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用于支撑叠合板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支撑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支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叠合板的标高使叠合板与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距离一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右侧面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的支撑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顶部且用于支撑叠合板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与支撑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相对于支撑机构在竖直方向移动,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叠合板的标高使叠合板与预制混凝土梁之间的距离一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采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支撑机构的顶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复利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梁与叠合板调平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与预制混凝土梁的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一支撑板右侧的中线上且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维玲尚晓海王振伟鲁海方吴伟田郭书召徐小龙胡克楠王浩曹振兴周小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中原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