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壳体和从轴承壳体去除杂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899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在例如各种泵、混合器和搅拌器中的轴承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轴承壳体(10)包括带有相对端部的空心外壳(12),所述空心外壳(12)在其每一端部处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轴承元件的同轴开口(14、6),其中,所述开口(14、16)之间的所述外壳(12)在被组装在供使用的位置时具有带有底部表面(261)的底部(26),所述底部(26)具有油出口(34)并且所述底部表面(261)具有油出口开口(341),其中,用于杂质的空腔(361)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所述底部表面(261)下方,所述空腔(361)设置为与所述油出口(34)和所述油出口开口(341)流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轴承壳体和从轴承壳体去除杂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和12的前序部分的轴承壳体和从轴承壳体去除杂质的方法。更一般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各种机器(例如离心泵、径向泵、搅拌器、混合器等)结合使用的轴承壳体。
技术介绍
通常,用于润滑轴承的油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被污染。润滑油中发现的杂质可能来自轴承滚珠、滚子、内环和外环或保持架的磨损。杂质也可以从轴承壳体的内表面松脱,并且由于例如密封失效,杂质也可以从其外部进入轴承壳体。通常,杂质沉积到壳体的底部,但是油的循环和轴承壳体中盛行的湍流保持杂质移动,至少是最小的或最轻的杂质,使得它们与轴承表面接触并且加速其磨损,这并不罕见。由于上述原因,机器(例如泵)不时停下来进行换油,这是常见的做法。泵或任何其他设备的这种停止可能需要停止运行加工线,或在待维修泵的一侧设置第二泵或设备。而且,结合正常的换油,可能的是,沉积和沉淀在轴承壳体的底部的杂质留在轴承壳体中,即,杂质已经形成粘稠的膏状材料,其本身不会从轴承壳体的底部松脱。这种膏状材料不能从轴承壳体正常去除,因为在其最坏的情况下,去除可能需要对材料进行机械加工,直到它从壳体的表面松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轴承壳体,使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在独立权利要求中和在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例的更多细节的其他权利要求中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些目的可以被实质上满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轴承壳体包括带有相对端部的空心外壳,该空心外壳在其每一端部处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轴承元件的同轴开口,其中,开口之间的外壳在被组装在供使用的位置时具有带有底部表面的底部,底部具有油出口并且底部表面具有油出口开口,其中,用于杂质的空腔设置在外壳的底部表面下方,空腔设置为与油出口和油出口开口流连通,并且轴承壳体包括第一阀,该第一阀设置在用于杂质的空腔与外壳的底部中的出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空腔设置有进入其内部空间的清洁入口,用于去除积聚的杂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轴承壳体包括第二阀,其中,空腔设置在第一阀和第二阀之间。有利地,第二阀设置到用于杂质的空腔的底部。根据实施例,轴承壳体包括排放管,并且第二阀在与第一阀相距一距离处设置在排出口中,并且用于杂质的空腔留在排放管中的第一阀和第二阀之间。因此,提供了用于例如各种泵、混合器和搅拌器的轴承壳体,其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换句话说,通过从油中仅去除杂质,轴承壳体中的油可以在较长时段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杂质的去除可以在不停止机器(轴承壳体联接到该机器)的情况下执行,从而大大缩短了机器的停机时间。同样,通过允许杂质沉淀在空腔(该空腔可以在不停止机器的情况下被清洁)中,防止了膏状杂质在轴承壳体的底部表面上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从包括外壳的轴承壳体去除杂质的方法,该外壳在被组装在供使用的位置时具有带有底部表面的底部以及用于油的出口,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轴承壳体提供在底部表面下方的空腔以及第一阀,该空腔经由出口与轴承壳体流连通b)保持第一阀打开c)允许杂质沉淀在空腔中,以及d)关闭第一阀并且从空腔排出杂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阀和第二阀被设置,使得在两个阀之间形成空腔,并且在步骤d)中,方法包括关闭第一阀并打开第二阀,并且从空腔排出杂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从空腔排出杂质之后,空腔经由第二阀装填油,第二阀关闭并且第一阀打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方法进一步设置与第一阀连接的可去除杂质阱,其中,从空腔排出杂质的步骤包括:去除设置为与第一阀连接的杂质阱。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几个有利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壳体允许去除杂质,而不需要替换轴承壳体中普遍存在的所有油。进一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新颖的轴承壳体将杂质收集在空腔中,其中,油流不像在轴承壳体中的剩余油空间中那样湍流,从而改善了空腔中杂质的沉淀。本专利申请中所呈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被解释为对所附权利要求的适用性构成限制。动词“包括”在本专利申请中作为开放的限制使用,不排除尚未提及的特征的存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特征可以相互自由地组合,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提出了被认为是本专利技术的特性的新颖的特征。附图说明在下面,本专利技术将参照所附的示例性示意图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中图1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轴承壳体的侧视图,图2图示了图1的轴承壳体的等距视图,图3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轴承壳体的底部部分的放大的示意性部分横截面,图4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轴承壳体的底部部分的放大的示意性部分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图1描绘了轴承壳体10的侧视图,并且图2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轴承壳体10的等距视图。轴承壳体10通常具有管状形状,即,它具有空心外壳12,该空心外壳12在其两端部处具有圆形开口14和16。外壳12的横截面通常具有圆柱形、矩形或方形形状,尽管,自然地,外壳的横截面可能有适合外壳使用的任何可以想象到的形状。开口14和16是同轴的,使得轴可以穿过轴承壳体10。开口14和16配置用于为轴提供轴承的附接。通常,在每个开口处都安装有一个轴承或一组轴承,并且开口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直径。一个或两个开口14和16可以分别用(多个)凸缘18和20包围,使得轴承壳体10可以紧固到机器的邻近部件。当被组装在供使用的位置时,外壳12在其底部部分22处可以设置有单独的构件24或延伸件或支腿,例如用于将轴承壳体10紧固到底板。例如,如果轴承壳体10用于支撑泵轴,则轴承壳体10在其一端部处可以具有凸缘18,泵蜗壳紧固到该凸缘18,并且外壳12在其底部26处可以具有固定或可去除的支腿24,该支腿24向下延伸到底板,泵蜗壳也被支撑在该底板上。因为轴承壳体10中的开口14和16之间的实际空间以及外壳12的直径,或更确切地说,与轴线成直角的内部尺寸可能相对较小,所以如图1所示,外壳12可以设置有油腔28,使得可以在轴承壳体10中提供更多一些的油。油腔28的表面积增加了油的冷却表面,因此可以确保油在轴承壳体10可能经历的所有可用操作条件下保持在其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外壳12的侧壁优选地但不一定设置有观察镜30,借助于该观察镜30,很容易检查或查看轴承壳体10中的油处于其所需的水平。观察镜30可以用任何已知的构件来替换,以确定容器中的液位。在该实施例中,通常,外壳12的侧壁或外壳12在观察镜30的一侧处设置有用于添加油的杯或漏斗32。换句话说,当检测到轴承壳体10中的油位下降时,可以通过杯或漏斗32添加油,以再次达到所需的油位。轴承壳体10的底部26或外壳12的底部(其也是外壳12的油腔28的底部26)设置有出口34和出口开口341。在图3和图4的实施例中,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可选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方式示出了外壳12的底部。也应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轴承壳体10的底部26的内部底部表面261或外壳12的内部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壳体,包括带有相对端部的空心外壳(12),所述空心外壳(12)在其每一端部处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轴承元件的同轴开口(14、16),其中,所述开口(14、16)之间的所述外壳(12)在被组装在供使用的位置时具有带有底部表面(261)的底部(26),所述底部(26)具有油出口(34)并且所述底部表面(261)具有油出口开口(341),其中,用于杂质的空腔(42)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所述底部表面(261)下方,所述空腔(42)设置为与所述油出口(34)和所述油出口开口(341)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体包括第一阀(38),所述第一阀(38)设置在用于杂质的所述空腔(42)与所述外壳(12)的所述底部(26)中的所述出口(34)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204 EP 18210244.21.一种轴承壳体,包括带有相对端部的空心外壳(12),所述空心外壳(12)在其每一端部处具有用于至少一个轴承元件的同轴开口(14、16),其中,所述开口(14、16)之间的所述外壳(12)在被组装在供使用的位置时具有带有底部表面(261)的底部(26),所述底部(26)具有油出口(34)并且所述底部表面(261)具有油出口开口(341),其中,用于杂质的空腔(42)设置在所述外壳(12)的所述底部表面(261)下方,所述空腔(42)设置为与所述油出口(34)和所述油出口开口(341)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体包括第一阀(38),所述第一阀(38)设置在用于杂质的所述空腔(42)与所述外壳(12)的所述底部(26)中的所述出口(3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42)设置有进入其内部空间的清洁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体包括第二阀(40),其中,所述空腔(42)位于所述第一阀(38)和所述第二阀(4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40)设置到用于杂质的所述空腔(46)的所述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提供与所述出口(34)流连通的排放管(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36)至少部分地形成用于杂质的所述空腔(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38)设置在所述排放管(36)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壳体,其特征在于,第二阀(40)在与所述第一阀(38)相距一距离处设置在所述排放管(36)中,并且用于杂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尼曼J·里帕蒂拉
申请(专利权)人:苏尔寿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