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93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1
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属于电镀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包括厂房及依次环绕设置在厂房内的污泥前处理区、造粒烧结区、烟气处理区、烧结熔融区、水淬渣储存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污泥前处理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设置在厂房入口的两侧,污泥前处理区与造粒烧结区相连,烧结熔融区的入料口分别与造粒烧结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相连,造粒烧结区和烧结熔融区之间设置烟气处理区,烧结熔融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之间设置水淬渣储存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电镀污泥处理厂房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布置,有效利用了厂房的面积,使工艺流程更顺畅,提高了电镀污泥的处理效率,改善了厂房内的环境,适用于工艺复杂和厂区面积较小的项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
本技术涉及电镀污泥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
技术介绍
电镀污泥是电镀行业废水处理的“终态物”,里面含有大量铜、铬、铁、锌等重金属,具有重金属毒性,属于危险物质。现有的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布置不合理,使厂房的建筑面积较大,对于一些复杂的工艺不适用,导致工艺流程不顺畅,从而影响电镀污泥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布置厂房的格局,合理有效利用厂房的面积,减小了电镀污泥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而且使工艺流程更顺畅,可提高电镀污泥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工艺复杂和厂区面积较小的项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包括厂房及依次环绕设置在厂房内的污泥前处理区、造粒烧结区、烟气处理区、烧结熔融区、水淬渣储存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所述污泥前处理区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设置在所述厂房入口的两侧,所述污泥前处理区通过传输带与造粒烧结区相连,所述烧结熔融区的入料口分别通过输送带与所述造粒烧结区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相连,所述造粒烧结区和所述烧结熔融区之间设置所述烟气处理区,所述烧结熔融区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之间设置所述水淬渣储存区。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前处理区、造粒烧结区、烟气处理区、烧结熔融区、水淬渣储存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以所述厂房的入口在厂房宽度方向的直线为中心线呈U形布置。进一步地,所述厂房内靠近入口的位置设置有吨袋污泥暂存区。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前处理区包括沿着污泥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散装污泥卸料区、污泥均化区和吨袋拆包区,所述污泥均化区和吨袋拆包区分别与所述造粒烧结区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造粒烧结区和烧结熔融区的外侧均设置有通风换气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厂房内环绕设置污泥前处理区、造粒烧结区、烟气处理区、烧结熔融区、水淬渣储存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其中的污泥前处理区和熔融辅材卸料区设置在厂房入口的两侧,使污泥和熔融辅材的输送更方便,而且整个厂房的布局更符合工艺流程的要求,使污泥经过前处理后进入造粒烧结区进行烧结造粒,再进入烧结熔融区,通过熔融辅材卸料区向烧结熔融区内添加熔融辅材进行熔炼,熔炼产生的冰铜和水淬渣进入水淬渣储存区进行存储,在造粒烧结和熔炼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导入之间的烟气处理区进行处理,使整个厂房的布局更合理,减小了电镀污泥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厂房内的环境更好,而且使工艺流程更顺畅,提高了电镀污泥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工艺复杂和厂区面积较小的项目。附图说明下面对本技术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厂房,2.污泥前处理区,21.散装污泥卸料区,22.污泥均化区,23.吨袋拆包区,3.造粒烧结区,4.烟气处理区,5.烧结熔融区,6.水淬渣储存区,7.熔融辅材卸料区,8.吨袋污泥暂存区,9.通风换气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如图1所示,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包括厂房1及依次环绕设置在厂房1内的污泥前处理区2、造粒烧结区3、烟气处理区4、烧结熔融区5、水淬渣储存区6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污泥前处理区2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设置在厂房1入口的两侧,使污泥和熔融辅材的输送更方便,污泥前处理区2通过传输带与造粒烧结区3相连,烧结熔融区5的入料口分别通过输送带与造粒烧结区3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相连,造粒烧结区3和烧结熔融区5之间设置烟气处理区4,烧结熔融区5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之间设置水淬渣储存区6,使污泥经过前处理后进入造粒烧结区3进行烧结造粒,再进入烧结熔融区5,通过熔融辅材卸料区7向烧结熔融区5内添加熔融辅材进行熔炼,熔炼产生的冰铜和水淬渣进入水淬渣储存区6进行存储,在造粒烧结和熔炼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导入之间的烟气处理区4进行处理,使整个厂房的布局更合理,减小了电镀污泥处理设备的占地面积,厂房内的环境更好,而且使工艺流程更顺畅,提高了电镀污泥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工艺复杂和厂区面积较小的项目。具体地,其中的污泥前处理区2、造粒烧结区3、烟气处理区4、烧结熔融区5、水淬渣储存区6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以厂房1的入口在厂房1宽度方向的直线为中心线呈U形布置,为污泥和熔融辅材的输送提供空间,使结构布局更紧凑,而且厂房1内靠近入口的位置设置有吨袋污泥暂存区8,可对成袋的污泥进行暂时储存,保证了电镀污泥处理的连续进行。具体地,其中的污泥前处理区2包括沿着污泥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散装污泥卸料区21、污泥均化区22和吨袋拆包区23,污泥均化区22和吨袋拆包区23分别与造粒烧结区3相连,使散装污泥卸料后进行均化处理,均化后的污泥直接输送到造粒烧结区3进行烧结造粒,也可以将吨袋污泥暂存区8暂存的吨袋污泥输送至吨袋拆包区23进行拆包后输送至造粒烧结区3进行烧结造粒,满足了多种情况下污泥的输送,适用性更强。另外,由于造粒烧结区3和烧结熔融区5内的温度较高、环境较差,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并考虑工艺的安全性,在造粒烧结区3和烧结熔融区5的外侧均设置有通风换气扇9,用于通风换气和降温。综上,该电镀污泥处理厂房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布置,有效利用了厂房的面积,使工艺流程更顺畅,提高了电镀污泥的处理效率,改善了厂房内的环境,适用于工艺复杂和厂区面积较小的项目。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的一些原理,本说明书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厂房(1)及依次环绕设置在厂房(1)内的污泥前处理区(2)、造粒烧结区(3)、烟气处理区(4)、烧结熔融区(5)、水淬渣储存区(6)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所述污泥前处理区(2)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7)设置在所述厂房(1)入口的两侧,所述污泥前处理区(2)通过传输带与造粒烧结区(3)相连,所述烧结熔融区(5)的入料口分别通过输送带与所述造粒烧结区(3)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7)相连,所述造粒烧结区(3)和所述烧结熔融区(5)之间设置所述烟气处理区(4),所述烧结熔融区(5)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7)之间设置所述水淬渣储存区(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厂房(1)及依次环绕设置在厂房(1)内的污泥前处理区(2)、造粒烧结区(3)、烟气处理区(4)、烧结熔融区(5)、水淬渣储存区(6)和熔融辅材卸料区(7),所述污泥前处理区(2)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7)设置在所述厂房(1)入口的两侧,所述污泥前处理区(2)通过传输带与造粒烧结区(3)相连,所述烧结熔融区(5)的入料口分别通过输送带与所述造粒烧结区(3)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7)相连,所述造粒烧结区(3)和所述烧结熔融区(5)之间设置所述烟气处理区(4),所述烧结熔融区(5)和所述熔融辅材卸料区(7)之间设置所述水淬渣储存区(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污泥处理厂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前处理区(2)、造粒烧结区(3)、烟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明陈为民张可可赵峰娃董德富刘红祥方磊李娜考传利秦宗甲鲁朝朋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海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芜湖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