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92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走线、以及隔断至少一条信号走线的镂空部,信号走线被镂空部隔断为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两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靠近第一走线部,第二非显示区靠近第二走线部;至少一个第一焊盘,第一焊盘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并与第一走线部电连接,第一焊盘用于接收第一信号;至少一个第二焊盘,第二焊盘设置于第二非显示区并与第二走线部电连接,第二焊盘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其中,信号走线、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均位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兼具高屏占比、高显示均一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功用性提升,大屏幕手机以其超强的视觉体验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人手操控幅度所限,手机体积本身不能无限扩大,而全面屏的出现将完美解决大屏幕与易于手握难以兼得的矛盾。为了抢占市场,现在很多智能手机厂商均推出了全面屏手机,现有的全面屏手机往往在显示区做镂空部来安装摄像头或喇叭等部件。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若将显示区的信号走线绕镂空部设置,造成显示区的镂空部边框过大,屏占比不高的问题;且显示区信号走线分布不均易导致显示均一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兼具高屏占比、高显示均一性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走线、以及隔断至少一条所述信号走线的镂空部,所述信号走线被所述镂空部隔断为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两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走线部;至少一个第一焊盘,所述第一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一走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焊盘用于接收第一信号;至少一个第二焊盘,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焊盘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其中,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相关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走线、以及隔断至少一条信号走线的镂空部,信号走线被镂空部隔断为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两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靠近第一走线部,第二非显示区靠近第二走线部。第一非显示区设置有与第一走线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焊盘,由第一焊盘为第一走线部提供第一信号;第二非显示区设置有与第二走线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焊盘,由第二焊盘为第二走线部提供第二信号。本实施例中由靠近第一走线部的第一焊盘为第一走线部提供第一信号,由靠近第二走线部的第二焊盘为第二走线部提供第二信号,如此,不会出现信号走线绕镂空部设置于显示区而导致显示区信号走线分布不均、显示面板均一性不佳的情况,也避免了显示区的镂空部边框过大、屏占比较小的问题。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兼具高屏占比、高显示均一性的优点。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焊盘上的IC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第三焊盘、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三焊盘和所述第一连接线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述第三焊盘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所述IC芯片为所述第二焊盘提供所述第二信号。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的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电连接。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绕过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该方案中FPC绕过显示面板的背光面连接第一焊盘和第三焊盘,避免占用显示面板长度和宽度上的空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小型化设计。另外,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子柔性电路板和第二子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子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焊盘、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焊盘,其中,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还用于连接主板。该方案中将原本连接主板的第一子柔性电路板还用于连接第二子柔性电路板实现第一焊盘和第三焊盘之间的连接,从而避免设置过多的柔性电路板,以节约显示面板的制备成本。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IC芯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的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焊盘、另一端用于连接主板;所述IC芯片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为所述第二焊盘提供所述第二信号。另外,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IC芯片;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焊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绕过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所述IC芯片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为所述第一焊盘提供所述第一信号,并为所述第二焊盘提供所述第二信号。另外,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子柔性电路板和第二子柔性电路板,所述IC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上;所述第一子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焊盘、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的一端;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焊盘,其中,所述第二子柔性电路板还用于连接主板。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方式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仰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沿第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仰视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本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走线、以及隔断至少一条信号走线的镂空部,信号走线被镂空部隔断为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沿第一方向,显示面板的两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靠近第一走线部,第二非显示区靠近第二走线部。第一非显示区设置有与第一走线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焊盘,由第一焊盘为第一走线部提供第一信号;第二非显示区设置有与第二走线部电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焊盘,由第二焊盘为第二走线部提供第二信号。本实施例中由靠近第一走线部的第一焊盘为第一走线部提供第一信号,由靠近第二走线部的第二焊盘为第二走线部提供第二信号,如此,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走线、以及隔断至少一条所述信号走线的镂空部,所述信号走线被所述镂空部隔断为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n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两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走线部;/n至少一个第一焊盘,所述第一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一走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焊盘用于接收第一信号;/n至少一个第二焊盘,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焊盘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其中,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走线、以及隔断至少一条所述信号走线的镂空部,所述信号走线被所述镂空部隔断为第一走线部和第二走线部;
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两端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二非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走线部;
至少一个第一焊盘,所述第一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一走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焊盘用于接收第一信号;
至少一个第二焊盘,所述第二焊盘设置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并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电连接,所述第二焊盘用于接收第二信号,其中,所述信号走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二焊盘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焊盘上的IC芯片、设置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至少一个第三焊盘、用于连接所述第二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的至少一条第一连接线,其中,所述第三焊盘和所述第一连接线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所述第三焊盘与所述第一焊盘电连接;
所述IC芯片为所述第二焊盘提供所述第二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的至少一条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柔性电路板;
所述第一焊盘和所述第三焊盘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绕过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子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