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854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5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涉及信号传输的技术领域,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包括步骤:将具有座部接触环的插座与插头插接配合,插头上的头部接触针的端部与插座上对应的座部接触环的环面之间接触并电连接。插头与插座插接配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面上任意一点接触进行电连接,从而取代传统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键位对位,由此,使得本申请在信号传输时的连接对位方式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
本申请涉及信号传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电信号的传输还是通信信号的传输,都离不开连接器的使用。传统连接器主要由插座和与插座插拔配合的插头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插座与插头之间的连接需要进行键位对位,从而导致连接器的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对位使用,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包括插座和与所述插座插拔配合的插头,所述插头包括头部壳体和至少两个安装于所述头部壳体的头部接触针,所述插座包括座部壳体,所述座部壳体上安装有座部接触板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所述座部接触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之间绝缘,所述座部接触环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电连接,所述头部接触针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座与插头之间插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座部接触环上的任意一点接触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相较于传统连接器需要进行键位对齐连接,本申请通过座部接触环的设置实现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盲插拔,由此,使得本申请自由旋转连接器具有便于对位插合使用的效果。可选的,所述头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插拔连接的插拔腔,所述头部接触针位于所述插拔腔内;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插接时,所述座部接触板位于所述插拔腔内,所述座部壳体与所述插拔腔之间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与插座插接配合时,座部接触板伸入到插拔腔内并使插拔腔内的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接触,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电连接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插头上常会安装有电源线或数据线等头尾部附件以使插头能够进行电流或信号传输,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放置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头尾部附件常需要有不同的延伸方向,此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插座与插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便于插头上的头尾部附件能够进行360°自由转动,由此,进一步便于本申请自由旋转连接器的使用。可选的,所述头部壳体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插拔配合的卡锁件,所述插拔腔形成于所述卡锁件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锁件安装于头部壳体即可在头部壳体上形成供座部壳体插接配合的插拔腔,从而使得插拔腔的形成简便。卡锁件可以与头部壳体材质相同以使卡锁件与头部壳体之间能够一体成型,从而便于插头的生产;卡锁件也可以是硬度耐磨度高于头部壳体材料的材料制成,卡锁件与头部壳体分开制作后再组装,从而减缓插拔腔的磨损速度以延长插头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插拔腔的内壁环绕设置有若干卡位珠,所述座部壳体的外缘面上环绕开设有供所述卡位珠卡入定位的卡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部壳体插接于插拔腔时,卡位珠卡入卡位槽以对插头和插座之间的插接进行定位,从而减少插头嵌入过深而导致的座部接触板和头部接触针损伤,同时,在不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卡位珠与卡位槽卡接以限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脱离,从而提高插头和插座插接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插拔腔的内壁上环绕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外缘面密封的头部密封圈,所述头部密封圈位于所述卡位珠远离所述头部接触针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户外等场所中,粉尘的存在容易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此时头部密封圈密封插拔腔内壁和座部壳体之间的缝隙,以减少粉尘进入到连接器内而导致的传输不稳定,由此提高本申请自由旋转连接器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可选的,所述座部壳体具有供所述座部接触针安装的安装腔,所述座部接触板卡接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座部接触板远离所述座部接触针的一面齐平或突出于所述安装腔对应一端的开口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座部接触板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在座部壳体内,以便于插座的生产,座部接触板突出或齐平于开口端面以使座部接触环突出或齐平于开口端面,从而便于插座与头部接触针之间的连接。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信号传输用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具有座部接触环的插座与插头插接配合,插头上的头部接触针的端部与插座上对应的座部接触环的环面之间接触并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与插座插接配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面上任意一点接触进行电连接,从而取代传统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键位对位,由此,使得本申请在信号传输时的连接对位方式简便。可选的,在步骤S1中,插座上所有的座部接触环同心设置,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旋转轴线与座部接触环的轴线重合,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旋转轴线与所有头部接触针的轴线重合或平行;插座与插头插接配合时,插头和插座之间相对转动以调节头尾部附件的延伸方向和座尾部附件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头和插座之间围绕其旋转轴线发生旋转以使所有头部接触针都围绕插头的旋转轴线旋转,从而使得所有头部接触针的轴线与插头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不变,而插头的旋转轴线与座部接触环的轴线重合,以使每个座部接触环在旋转过程保持环面与插头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以使头部接触针在旋转过程中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能够保持接触并稳定电连接。插头对应连接的电线电缆构成头尾部附件,插座对应连接的电线电缆构成座尾部附件,而通过转动插头和插座来调节头尾部附件和座尾部附件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电线电缆的延伸方向能够适应实际安装位置的紧凑等安装需求。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插座与插头之间插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座部接触环上的任意一点接触以实现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之间进行电连接,相较于传统连接器需要进行键位对齐连接,本申请通过座部接触环的设置实现了插头和插座之间的盲插拔,由此,使得本申请自由旋转连接器具有便于对位插合使用的效果;2.插头上常会安装有电源线或数据线等头尾部附件以使插头能够进行电流或信号传输,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放置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头尾部附件常需要有不同的延伸方向,此时,座部壳体与插拔腔之间转动连接以使插座与插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便于插头上的头尾部附件能够进行360°自由转动,由此,进一步便于本申请自由旋转连接器的使用;3.插头与插座插接配合时,头部接触针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面上任意一点接触进行电连接,从而取代传统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键位对位,由此,使得本申请在信号传输时的连接对位方式简便;4.插头和插座之间围绕其旋转轴线发生旋转以使所有头部接触针都围绕插头的旋转轴线旋转,从而使得所有头部接触针的轴线与插头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保持稳定不变,而插头的旋转轴线与座部接触环的轴线重合,以使每个座部接触环在旋转过程保持环面与插头旋转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变,以使头部接触针在旋转过程中与对应的座部接触环能够保持接触并稳定电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包括插座(2)和与所述插座(2)插拔配合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头部壳体(11)和至少两个安装于所述头部壳体(11)的头部接触针(12),所述插座(2)包括座部壳体(21),所述座部壳体(21)上安装有座部接触板(22)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23),所述座部接触板(22)上具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221),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221)之间绝缘,所述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所述头部接触针(12)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包括插座(2)和与所述插座(2)插拔配合的插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包括头部壳体(11)和至少两个安装于所述头部壳体(11)的头部接触针(12),所述插座(2)包括座部壳体(21),所述座部壳体(21)上安装有座部接触板(22)和至少两个座部接触针(23),所述座部接触板(22)上具有至少两个同心设置的座部接触环(221),相邻两个座部接触环(221)之间绝缘,所述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所述头部接触针(12)通过对应的座部接触环(221)与对应的座部接触针(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壳体(11)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21)插拔连接的插拔腔(13),所述头部接触针(12)位于所述插拔腔(13)内;
所述插头(1)与所述插座(2)插接时,所述座部接触板(22)位于所述插拔腔(13)内,所述座部壳体(21)与所述插拔腔(13)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壳体(11)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座部壳体(21)插拔配合的卡锁件(15),所述插拔腔(13)形成于所述卡锁件(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由旋转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腔(13)的内壁环绕设置有若干卡位珠(151),所述座部壳体(21)的外缘面上环绕开设有供所述卡位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昱岐李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通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