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8316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深色背景模式下显示的画面中,浅色的显示内容随着位置的变化发生偏色的问题。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第一颜色的第一子像素,显示第二颜色的第二子像素和显示第三颜色的第三子像素。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分别切换至第一颜色、第二颜色、第三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分别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以及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例如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显示装置的使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例如,为了护眼等目的,人们使用智能手机时,深色背景模式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在深色背景模式下,显示的画面以深色图片为背景并搭配浅色的显示内容(显示内容可以包括图案,文字等)。然而,当手机的显示模式被配置为深色背景模式时,随着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浅色的显示内容在屏幕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此时会出现浅色的显示内容偏色的现象,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在深色背景模式下显示的画面中,浅色的显示内容随着位置的变化发生偏色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第一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一颜色,第二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二颜色,第三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三颜色。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一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二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二首帧亮度占比;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第三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一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一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和与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一电容器;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二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二像素电路,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和与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二电容器;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第三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三像素电路,第三像素电路包括第三驱动晶体管和与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三电容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电容量与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正对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第一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介电常数与第三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正对面积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同;第一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和/或,第二电容器的极板间距与第三电容器的极板间距的比值大于1,小于等于1.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颜色为红色,第二颜色为绿色,第三颜色为蓝色。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红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绿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器件为能够发出蓝光的有机发光器件,包括第三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二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一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和/或,第三发光层中掺杂材料的体积与第三发光层的体积之比为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当显示面板被配置为在深色背景模式下进行显示并且显示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显示面板中部分像素会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这些像素对应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也可能会从发光亮度较小的状态切换至发光亮度较大的状态,并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的亮度逐渐增大,直至达到稳定显示状态。当第一首帧亮度占比、第二首帧亮度占比、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时,在上述过程中,在达到稳定显示状态之前的几帧画面中,第一子像素发出第一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发出第二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发出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的比例相较于稳定显示状态下第一子像素发出第一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二子像素发出第二颜色的光的亮度:第三子像素发出第三颜色的光的亮度的比例的偏离程度较小,使得前几帧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的颜色较稳定显示状态的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的颜色的差异较小,难以被人眼察觉。这样,便可以解决显示面板在深色背景模式下的显示画面中,浅色显示内容随位置的变化发生偏色的问题。可以理解地,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中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用户使用显示装置的过程中,当用户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时,显示装置显示的画面从画面A变为画面B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t位置处的一个3*3的像素结构(也可以称为像素阵列)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某一纯色画面时起,随帧数增大,各帧画面亮度的变化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的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子像素的电路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种红色掺杂材料的化学式;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种绿色掺杂材料的化学式;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一种蓝色掺杂材料的化学式;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数据信号Vdata写入像素电路后,N点的电势做周期性变化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中第一子像素的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二颜色,所述第三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三颜色;/n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所述第一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n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所述第二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二首帧亮度占比;/n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所述第三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三首帧亮度占比;/n所述第一首帧亮度占比,所述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所述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一颜色,所述第二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二颜色,所述第三子像素被配置为显示第三颜色;
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所述第一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一首帧亮度占比;
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所述第二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二首帧亮度占比;
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从黑画面切换至所述第三颜色的最大灰阶画面时起,第一帧画面的亮度与稳定后多帧画面的最大亮度的比值为第三首帧亮度占比;
所述第一首帧亮度占比,所述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所述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首帧亮度占比,所述第二首帧亮度占比和所述第三首帧亮度占比的极差小于或等于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驱动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一电容器;
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二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二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像素电路包括第二驱动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二电容器;
所述第三子像素包括:第三发光器件和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发光的第三像素电路,所述第三像素电路包括第三驱动晶体管和与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耦接的第三电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电容量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91,小于1;
和/或,
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电容量与所述第三电容器的电容量的比值大于等于0.87,小于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容器、所述第二电容器和所述第三电容器中,三者的极板间距相同,三者的介电常数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成绩高栋雨李会会聂汉陈佳李鑫赵根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