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及船用推进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828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及船用推进设备,船用推进设备的冷却系统,用于实现船用推进设备散热冷却,其包括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发热部件之间传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换热器传热连接,以此通过所述发热部件、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第二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所述船用推进器设备的冷却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及船用推进设备
本技术涉及冷却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推进装置发热部件的冷却与换热。
技术介绍
船用推进设备通常用于为皮筏艇,快艇,帆船,渔船,独木舟等提供推进动力,其普遍采用电动机或是发动机为其提供动力源,动力源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桨,通过驱动螺旋桨旋转提供推进动力。当电动机或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可能会导致动力源或其他模块因过热而无法正常工作、停止运转甚至损坏,整个推进设备可靠性降低,所以需要高效可靠的冷却系统对动力源或其它模块进行降温散热。传统的汽油机或柴油机许多采用外循环冷却,如雅马哈、水星等传统舷外机主要采用开式循环方式,即采用驱动轴带动水泵从外界自然水中泵水从而对船用推进设备动力源进行冷却。开式循环虽有源源不断的自然水对动力源进行有效冷却,但外界环境对内部管路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如经过浑浊区域,水中杂质很容易随水流一同被吸入冷却流道内,导致流道结垢、堵塞,无法有效冷却,而在大海中,海水更具一定腐蚀性,可能腐蚀损坏流道,使后续机器难以维护,并大大缩短了机器的使用寿命。另有一采用外置/内置水箱于船用推进设备内部循环供水从而对动力源进行冷却的闭式循环方式。该方式虽然所需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冷却水箱对长时间以及大功率运行时的动力源散热冷却效果欠佳,并且提高发动机/电动机的散热效率通常需以水箱的体积增大为前提,对外置水箱而言需牺牲船内较大空间,而内置水箱式闭循环冷却则可能导致推进设备机头变大,整体变重,不利于其拆装与携带。亟需一种可靠程度高,冷却效率佳的冷却系统及船用推进设备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船用推进设备散热冷却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发热部件之间传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换热器传热连接,以此通过所述发热部件、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第二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所述船用推进器设备的冷却散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设置泵、流体供应源;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泵、所述流体供应源通过连接通道串联形成封闭流道,所述泵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封闭流道中流动构成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可选的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设置热交换驱动装置、容置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所述容置腔串联形成开放流道;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冷却孔和第二冷却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外界冷却水中,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外界冷却水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在外界与所述容置腔之间流入流出与所述换热器换热构成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可选的是,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为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螺旋桨,所述第一冷却孔和第二冷却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螺旋桨前后两侧的负压区域,利用所述螺旋桨抽吸作用驱动所述外界冷却水流入流出所述第一冷却孔和第二冷却孔。可选的是,所述容置腔一体成型于船用推进设备的水下壳体,所述换热器外轮廓与所述容置腔相配合。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冷却孔为偶数个,偶数个所述第一冷却孔对称地分布于所述水下壳体两侧。可选的是,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管道和上盖板,所述换热管道穿设于所述上盖板且与所述上盖板之间固定密封连接,所述换热管道为一条或多条弯曲薄壁管结构。可选的是,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容置腔之间设置有两个或以上对侧布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一侧开口的槽孔,所述换热管道卡接于所述限位块的槽孔中。可选的是,所述上盖板密封抵接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端面,船用推进设备的支撑机架将所述上盖板压紧固定于所述水下壳体上。可选的是,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控制模块获取所述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中任一项或多项检测信息并根据所述信息调节所述泵的转速。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所述发热部件包括发动机、电机、电池、电机驱动器中的一项或多项。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冷却回路采用冷却介质闭循环冷却,可靠程度高,不会对流道以及发热部件造成磨损,提高了内部管路的稳定性。第二冷却回路通过换热器与外界冷却水进一步热交换,提高了冷却效率,缩小了流体供应源体积,使整个系统及装置更为可靠与高效。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用推进设备水下部分的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图;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用推进设备水下部分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表示图4所示的船用推进设备水下部分沿A-A线的剖视图;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用推进设备水下部分(不含桨)爆炸图;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船用推进设备;图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船用推进设备;其中:1、换热器;111、上盖板;112、换热管道;113、进口管道;114、出口管道;12、容置腔;121、台阶部;13、密封圈;14、喉箍;15、限位块;2、发热部件;21、驱动器;22、电机;3、泵;4、流体供应源;5、船用推进设备水下部分;51、水下壳体;52、螺旋桨;53、第一冷却孔;54、第二冷却孔;6、支撑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技术实施例不作限定。船用推进设备通常由动力源、控制器、螺旋桨、支撑杆、齿轮箱、电池等部分组成。动力源与控制器是船用推进装置的核心部件,当其高速运行时两者会产生大量热量,此时若热量无法及时排出会造成动力源或驱动器过热,从而进一步可能导致船用推进装置停止运转甚至损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可以对船用推进设备中的发热部件进行冷却,实现船用推进设备的散热冷却。如图1所示,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及换热器1。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发热部件2之间传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换热器1传热连接,以此通过所述发热部件2、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1、第二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所述船用推进器设备的冷却散热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设置有泵3和流体供应源4。其中,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用于实现船用推进设备散热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发热部件之间传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换热器传热连接,以此通过所述发热部件、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第二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所述船用推进器设备的冷却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推进设备冷却系统,用于实现船用推进设备散热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和第二冷却回路;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发热部件之间传热连接,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通过所述换热器传热连接,以此通过所述发热部件、第一冷却回路、换热器、第二冷却回路之间的热量传递实现所述船用推进器设备的冷却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上设置泵、流体供应源;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泵、所述流体供应源通过连接通道串联形成封闭流道,所述泵驱动冷却介质在所述封闭流道中流动构成所述第一冷却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上设置热交换驱动装置、容置腔;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所述容置腔串联形成开放流道;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一冷却孔和第二冷却孔,所述容置腔设置于外界冷却水中,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外界冷却水通过所述第一冷却孔、第二冷却孔在外界与所述容置腔之间流入流出与所述换热器换热构成所述第二冷却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驱动装置为所述船用推进设备的螺旋桨,所述第一冷却孔和第二冷却孔的一端与所述容置腔连通,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螺旋桨前后两侧的负压区域,利用所述螺旋桨抽吸作用驱动所述外界冷却水流入流出所述第一冷却孔和第二冷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师正刘岳峰唐彪贾重洋胡浩万小康潘宗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