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811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包括有充电桩下壳体和上盖,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内部设有牵引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阶梯形密封框,所述阶梯形密封框的框体内插接有阶梯形密封板,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外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所述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的外周面均固定有钢丝绳,所述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均通过钢丝绳与所述阶梯形密封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密封组件和牵引组件的配合,能够减小充电桩下壳体与上盖安装时所产生的缝隙,从而防止防止水分顺着该缝隙进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充电桩的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汽车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新能源汽车供电而配备的充电桩也越来越多。根据申请号为CN201720389224.5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体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可知,该产品包括充电桩壳体,壳体内布置充电模块的主控单元采用STM芯片作为核心处理器来控制计量模块、通信模块、打印模块、存储模块、GSM信号发射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完成相应功能,打印模块的打印输出口设置在壳体中,人机交互模块嵌入式固定在壳体的凹槽中,该产品功能较多,既能利用各种模块对充电量进行实时监控,又能利用防盗玻璃窗和防盗玻璃门进行防盗、防雨淋,可防止充电枪老化。但上述充电桩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上述充电桩虽然具有实时监控、防盗等优点,但充电桩壳体与上盖安装时往往采用螺栓连接,导致充电桩壳体与上盖之间容易留存供水汽进入电桩壳体内的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包括有充电桩下壳体和上盖,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内部设有牵引组件和密封组件,所述充电桩下壳体通过牵引组件和密封组件与上盖相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有阶梯形密封框,所述阶梯形密封框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顶端内壁上,所述阶梯形密封框的框体内插接有阶梯形密封板,所述阶梯形密封板固定于所述上盖靠近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一侧表面,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外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所述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的外周面均固定有钢丝绳,所述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均通过钢丝绳与所述阶梯形密封板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组件与动力组件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有涡轮,所述涡轮固定于所述旋转轴靠近第一收紧轮的一端外周面,所述涡轮的垂直正下方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顶端内壁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减速机和电机的底端均固定于支撑板的顶端表面,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顶端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形密封框的顶端表面开设有斜坡。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形密封框的顶端表面粘接有橡胶垫。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形密封板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吊耳,每个所述吊耳均通过弹簧扣与所述钢丝绳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下壳体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干燥剂放置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够减小充电桩下壳体与上盖安装时所产生的缝隙,从而防止防止水分顺着该缝隙进入,具体为:通过密封组件和牵引组件的配合,使得牵引组件中的钢丝绳在第一收紧轮和第二收紧轮旋转的作用下逐渐收卷时,由于钢丝绳与阶梯形密封板底端固定连接,使得阶梯形密封板逐渐下移,直至阶梯形密封板紧紧插入至充电桩下壳体顶端所固定的阶梯形密封框内,从而利用相互耦合且紧紧抵接的阶梯形密封框和阶梯形密封板减小了充电桩下壳体与上盖安装时所产生的缝隙,防止水分顺着该缝隙进入。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牵引组件和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桩下壳体;11、干燥剂放置槽;2、上盖;3、牵引组件;31、旋转轴;32、第一收紧轮;33、钢丝绳;34、第二收紧轮;4、密封组件;41、阶梯形密封框;411、斜坡;412、橡胶垫;42、阶梯形密封板;43、吊耳;5、动力组件;51、涡轮;52、蜗杆;53、减速机;54、电机;55、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请参照附图1-4,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包括有充电桩下壳体1和上盖2,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内部设有牵引组件3和密封组件4,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通过牵引组件3和密封组件4与上盖2相连接,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有阶梯形密封框41,所述阶梯形密封框41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上,所述阶梯形密封框41的框体内插接有阶梯形密封板42,所述阶梯形密封板42固定于所述上盖2靠近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一侧表面,所述牵引组件3包括有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外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所述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的外周面均固定有钢丝绳33,所述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均通过钢丝绳33与所述阶梯形密封板42相连接。具体的,请参照附图2,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干燥剂放置槽11,从而利用充电桩下壳体1顶端所开设的干燥剂放置槽11呈放干燥机,进而利用干燥机吸收阶梯形密封框41内的残存水分。具体的,请参照附图3,所述牵引组件3与动力组件5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有涡轮51,所述涡轮51固定于所述旋转轴31靠近第一收紧轮32的一端外周面,所述涡轮51的垂直正下方啮合连接有蜗杆52,所述蜗杆52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相连接,使得蜗杆52进行旋转时,由于蜗杆52与旋转轴31上的涡轮51相啮合,从而将扭矩传递给旋转轴31上的涡轮51并带动旋转轴31进行旋转,且利用涡轮51只能作为从动轮的方式,形成一种自锁机构,防止旋转轴31在除蜗杆52以外的带动下进行旋转,所述蜗杆52的一端与减速机53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减速机53的输入轴与电机54相连接,所述减速机53和电机54的底端均固定于支撑板55的顶端表面,所述支撑板55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上,使得电机54输出轴通过与其连接的减速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包括有充电桩下壳体(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内部设有牵引组件(3)和密封组件(4),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通过牵引组件(3)和密封组件(4)与上盖(2)相连接;/n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有阶梯形密封框(41),所述阶梯形密封框(41)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上,所述阶梯形密封框(41)的框体内插接有阶梯形密封板(42),所述阶梯形密封板(42)固定于所述上盖(2)靠近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一侧表面;/n所述牵引组件(3)包括有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外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所述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的外周面均固定有钢丝绳(33),所述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均通过钢丝绳(33)与所述阶梯形密封板(4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包括有充电桩下壳体(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内部设有牵引组件(3)和密封组件(4),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通过牵引组件(3)和密封组件(4)与上盖(2)相连接;
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有阶梯形密封框(41),所述阶梯形密封框(41)固定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上,所述阶梯形密封框(41)的框体内插接有阶梯形密封板(42),所述阶梯形密封板(42)固定于所述上盖(2)靠近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一侧表面;
所述牵引组件(3)包括有旋转轴(31),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所述充电桩下壳体(1)的顶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31)的两端外周面分别固定有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所述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的外周面均固定有钢丝绳(33),所述第一收紧轮(32)和第二收紧轮(34)均通过钢丝绳(33)与所述阶梯形密封板(4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充电桩的内部防雨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3)与动力组件(5)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5)包括有涡轮(51),所述涡轮(51)固定于所述旋转轴(31)靠近第一收紧轮(32)的一端外周面,所述涡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海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