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776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它包括振动台及上端开口的模盒,模盒固定在振动台上,模盒包括盒体及活动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壁,模盒内设有竖向布置的竖导热管及横向布置的横导热管,竖导热管及横导热管内均设有电热管,横导热管通过气缸驱动横向滑动设置在盒体上;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气缸伸缩杆上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相互啮合的一对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底壁运动的凸轮,通过联动将凸轮推动底壁向上运动以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热管对污泥进行烧结,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并且充分烧结,污泥烧结成砖后也容易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
技术介绍
污泥是工业和生活污水产生,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且在自然环境下难以分解和吸收,易产生二次污染。对污泥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目前污泥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农用、制建筑材料、热能利用、制取活性炭等。在建筑领域也有新的技术,尝试将污泥制作成砖进行废物再利用,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4649650B,授权公告日为2017.05.24,技术名称为“一种新型污泥制砖工艺”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制砖工艺,对城市污泥进行脱水性调理和除臭处理,并对重金属进行控制,将处理后的污泥泥料与粘土和添加剂进行配料,将配料送进强力挤出搅拌机充分混合,再经强力轮碾碾练均化后进行陈化,陈化后的制砖泥料送进制坯车间,进行压力成型制坯,成型后的砖坯送入烘干室烘干,将烘干后的砖坯放入隧道窑的后级进行烧结但是污泥的烧结存在一些难题,比如传统的烧结方式需要砖窑,设备大,操作麻烦,同时存在烧结不充分,烧结完后的砖不易取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泥烧结成砖技术中存在的需要砖窑,设备大,操作麻烦,同时存在烧结不充分,烧结完后的砖不易取出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采用电热管对污泥进行烧结,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并且充分烧结,污泥烧结成砖后也容易从模具中取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包括振动台及上端开口的模盒,模盒固定在振动台上,模盒包括盒体及活动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壁,模盒内设有竖向布置的竖导热管及横向布置的横导热管,竖导热管及横导热管内均设有电热管,横导热管通过气缸驱动横向滑动设置在盒体上;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气缸伸缩杆上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相互啮合的一对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底壁运动的凸轮,齿条与齿轮之间具有行程间隙,气缸活塞杆在回退至齿条与齿轮啮合后,齿轮转动并带动同轴布置的其中一个锥齿轮转动,另一锥齿轮带动同轴布置的凸轮转动,凸轮推动底壁向上运动以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具体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热管插入横导热管和竖导热管;2)从模盒的上端开口注入污泥,开启振动台将污泥振动均匀;3)关闭振动台,开启电热管将污泥烧结;4)烧结完成后气缸将横导热管拉出盒体,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底壁向上运动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5)最后由工作人员握住推出的砖将其从盒体中抽出。本技术通过电热管对污泥进行加热烧结,取代传统的砖窑方式,结构更小巧灵活,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横导热管和竖导热管相互配合充分均匀地对污泥进行烧结,且在烧结完成后,通过传动机构,由于齿条与齿轮之间具有行程间隙,首先气缸会带动横加热管滑动一端距离,此时齿条齿轮尚未接触,等横导热管完全撤离盒体,齿条齿轮接触促使凸轮运动向上顶起烧结好的砖,实现通过气缸活塞杆回退这一个动作,完成先拉出横导热管,后顶出砖的操作,横导热管不会对砖的取出产生干涉,且砖由于被及时推出,不会与横导热管或者竖导热管发生粘结,砖被推出模具一定高度后,便可人工握住砖将其从模具中抽出,取砖操作方便快捷。作为优选,所述模盒的底部设有底仓,凸轮设置在底仓内。底仓起保护作用,保证凸轮的使用环境和工作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底仓内设有向内伸出的台阶部,底壁抵在所述的台阶部上。台阶部用于限位底壁,防止底壁向下过度移位。作为优选,所述竖导热管固定在底仓的底部,底壁与竖导热管滑动密封连接。竖导热管固定位置,这样底壁顶起的时候,砖也与竖导热管发生了分离,便于后续人工抽出,同时也可以防止污泥从底壁与竖导热管的缝隙中渗漏。作为优选,所述底壁与盒体滑动密封连接。防止污泥从底壁与盒体的缝隙中渗漏。作为优选,所述齿条凸设于气缸活塞杆上的侧方,齿轮与其中一个锥齿轮均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第一传动轴竖向布置,另一个锥齿轮与凸轮均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二传动轴横向布置。这里公布了传动机构的一种空间布置方式,来实现齿条齿轮的转动、一对锥齿轮的转动到凸轮转动的联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振动台上。固定传动机构的位置,便于其稳定工作。作为优选,所述底仓上设有第一导套,第二传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导套中。第一导套对第二传动轴起支撑作用,同时设在第二传动轴穿过底仓的地方,有防止渗漏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气缸活塞杆的活动端连接有侧板,横导热管设置在侧板上。当横导热管数量较多时,可以将所有横导热管全部设置在侧板上,这样气缸通过驱动侧板就可以驱动所有的横导热管。作为优选,所述盒体上设有第二导套,横导热管滑动设置在第二导套中。第二导套用于对横导热管进行支撑和导向,同时设在横导热管穿过盒体的地方,有防止渗漏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热管而不是传统的砖窑对污泥进行加热烧结,结构更小巧灵活,简化设备和生产流程,横导热管和竖导热管相互配合地对污泥进行充分均匀烧结,且在烧结完成后,通过传动机构,实现通过气缸活塞杆回退这一个动作,完成先拉出横导热管,后顶出砖的操作,横导热管不会对砖的取出产生干涉,且砖由于被及时推出,不会与横导热管或者竖导热管发生粘结,砖被推出模具一定高度后,便可人工握住砖将其从模具中抽出,取砖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亦可根据下述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模具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气缸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振动台1、盒体2、底壁3、竖导热管4、横导热管5、气缸6、齿条7、齿轮8、锥齿轮9、凸轮10、行程间隙11、底仓12、台阶部13、侧板14、第一传动轴15、第二传动轴16、轴承座17、第一导套18、第二导套19、气缸伸缩杆20。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振动台及上端开口的模盒,模盒固定在振动台上,模盒包括盒体及活动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壁,模盒内设有竖向布置的竖导热管及横向布置的横导热管,竖导热管及横导热管内均设有电热管,横导热管通过气缸驱动横向滑动设置在盒体上;/n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气缸伸缩杆上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相互啮合的一对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底壁运动的凸轮,齿条与齿轮之间具有行程间隙,气缸活塞杆在回退至齿条与齿轮啮合后,齿轮转动并带动同轴布置的其中一个锥齿轮转动,另一锥齿轮带动同轴布置的凸轮转动,凸轮推动底壁向上运动以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振动台及上端开口的模盒,模盒固定在振动台上,模盒包括盒体及活动设置在盒体底部的底壁,模盒内设有竖向布置的竖导热管及横向布置的横导热管,竖导热管及横导热管内均设有电热管,横导热管通过气缸驱动横向滑动设置在盒体上;
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设在气缸伸缩杆上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相互啮合的一对锥齿轮以及用于驱动底壁运动的凸轮,齿条与齿轮之间具有行程间隙,气缸活塞杆在回退至齿条与齿轮啮合后,齿轮转动并带动同轴布置的其中一个锥齿轮转动,另一锥齿轮带动同轴布置的凸轮转动,凸轮推动底壁向上运动以将烧结好的砖推出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模盒的底部设有底仓,凸轮设置在底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底仓内设有向内伸出的台阶部,底壁抵在所述的台阶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热管烧结污泥的制砖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竖导热管固定在底仓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锋盼郑朝灿姚永鹤李晓珍赵权威李俊虎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