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洪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包括设在地下的蓄水腔,蓄水腔包括用于安放建筑物的主腔室以及与主腔室相连通的进水管路,进水管路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建筑物与主腔室间通过滑动组件相连,建筑物的底部设有筒体漂浮组件,主腔室的底部设有支撑柱,在建筑物未被浮力抬升时,支撑柱用于对建筑物进行支撑;所述主腔室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内铺设有水管,水管伸出地面后连接有水龙头。该建筑物可以随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避免了洪涝对建筑物内的居民、建筑物本身或建筑物内的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洪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
技术介绍
部分地区饱受洪涝灾害影响,热带地区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洪涝时期房屋损害为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冬季干旱的气候又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该建筑物可以随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避免了洪涝对建筑物内的居民、建筑物本身或建筑物内的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包括设在地下的蓄水腔,蓄水腔包括用于安放建筑物的主腔室以及与主腔室相连通的进水管路,进水管路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建筑物与主腔室间通过滑动组件相连,建筑物的底部设有筒体漂浮组件,主腔室的底部设有支撑柱,在建筑物未被浮力抬升时,支撑柱用于对建筑物进行支撑;所述主腔室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路,出水管路内铺设有水管,水管伸出地面后连接有水龙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T型结构,支撑柱较大的一端用于支撑建筑物。进一步地,所述主腔室内还设置有净水系统,净水系统低于支撑柱用于支撑建筑物的接触面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与筒体漂浮组件相配合对建筑物进行支撑。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带有U型槽的滑轨以及滑轮装置,滑轨由主腔室延伸至地面上方,滑轮装置的底座安装在建筑物上,滑轮装置的滚轮与滑轨滚动配合。进一步地,位于建筑物四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组件,且每处拐角处的两组所述滑动组件分别设置拐角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物包括地上空间和用于储藏物品的储藏空间,储藏空间位于建筑物的最底部。洪水通过进水管路流进蓄水腔的主腔室,当洪水到达一定程度,给与建筑物向上的浮力,建筑物在浮力的作用下随着滚轮沿着滑轨的轨道向上移动,避免了洪涝对建筑物内的居民、建筑物本身或建筑物内的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当洪水逐渐退去的时候,随着水位的降低,建筑物再随着水位缓慢的下降,直至下降到与支撑柱相接触,建筑物恢复至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可以随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的居住建筑,避免了洪涝对建筑物内的居民、建筑物本身或建筑物内的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在蓄水腔内设置有净水系统,当洪水退去时,蓄水腔内仍能储存一部分水,经过净水系统净化后,可以通过出水管路将蓄水腔内的水抽出,对植物或其他农作物进行浇灌,因此,不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时期,居民都可以正常生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受到浮力作用时漂浮起来的示意图;图中,1、蓄水腔,1-1、主腔室,1-2、进水管路,1-3、出水管路,1-4、水龙头,2、建筑物,2-1、地上空间,2-2、储藏空间,3、筒体漂浮组件,4、支撑柱,5、净水系统,6、滑轨,7、滑轮装置,8、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该建筑物设在用于积蓄洪水的蓄水腔1内,建筑物2可以随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建筑物2包括了地上空间2-1和储藏空间2-2,储藏空间2-2位于建筑物2的最底部,地上空间2-1构造成居民日常生活的活动空间,储藏空间2-2可以用于储藏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或者其他不常用的物件。位于地下的蓄水腔1包括用于安放建筑物2的主腔室1-1以及与主腔室1-1相连通的进水管路1-2,进水管路1-2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8,当洪水来袭时,会夹杂着不少垃圾,过滤网8对较大的垃圾物进行过滤,避免大的垃圾物随着洪水经进水管路1-2流进蓄水腔1的主腔室1-1内。同时,将过滤网8拿开后,可以顺着进水管路1-2进入蓄水腔1的主腔室1-1内,对蓄水腔1的主腔室1-1进行清洁和维护。建筑物2可以随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建筑物2与主腔室1-1间通过滑动组件相连,滑动组件包括带有U型槽的滑轨6以及滑轮装置7,滑轨6由主腔室1-1延伸至地面上方,滑轮装置7的底座安装在建筑物2上,滑轮装置7的滚轮与滑轨6滚动配合。建筑物2的底部设有筒体漂浮组件3,筒体漂浮组件3在水浮力的推动下带动建筑物2进行直线运动。主腔室1-1的底部还设有支撑柱4,在建筑物2未被浮力抬升时,支撑柱4用于对建筑物2进行支撑,支撑柱4也预留了下部空间,使得洪水能够从该下部空间对筒体漂浮组件3进行作用。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主腔室1-1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路1-3,出水管路1-3内铺设有水管,水管伸出地面后连接有水龙头1-4,所述主腔室1-1内还设置有净水系统5,净水系统5低于支撑柱4用于支撑建筑物2的接触面进行设置,避免净水系统5与建筑物2发生干涉。当洪水退去时,蓄水腔1内仍能储存一部分水,净水系统5能够对蓄水腔1内的洪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水能存储在蓄水腔1内。当需要利用蓄水腔1内净化后的水资源时,在水龙头1-4上再外接水管,打开水龙头1-4,并通过水泵将水从出水管路1-3将蓄水腔1内的水抽出,对植物或其他农作物进行浇灌。具体地,所述支撑柱4为T型结构,支撑柱4较大的一端用于支撑建筑物2。所述支撑柱4与筒体漂浮组件3相配合对建筑物2进行支撑,即支撑柱4与筒体漂浮组件3相接触对建筑物2进行支撑。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位于建筑物2四周的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两组所述滑动组件,且每处拐角处的两组所述滑动组件分别设置拐角的两侧,上述一共设置有八组所述滑动组件,且上述的布置形式使得建筑物随着滑轨6能够稳定的移动。在本申请中,为了使得滑轨6能够更为稳定的对建筑物2进行支撑,在滑轨6的外侧还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的一端与地面紧固,加强杆的另一端支撑在滑轨6上,加强杆与滑轨6间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洪水通过进水管路流进蓄水腔的主腔室,当洪水到达一定程度,给与建筑物向上的浮力,建筑物在浮力的作用下随着滚轮沿着滑轨的轨道向上移动,避免了洪涝对建筑物内的居民、建筑物本身或建筑物内的设施造成不利的影响,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当洪水逐渐退去的时候,随着水位的降低,建筑物再随着水位缓慢的下降,直至下降到与支撑柱相接触,建筑物恢复至初始状态。在蓄水腔内设置有净水系统,当洪水退去时,蓄水腔内仍能储存一部分水,经过净水系统净化后,可以通过出水管路将蓄水腔内的水抽出,对植物或其他农作物进行浇灌,因此,不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时期,居民都可以正常生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地下的蓄水腔(1),蓄水腔(1)包括用于安放建筑物(2)的主腔室(1-1)以及与主腔室(1-1)相连通的进水管路(1-2),进水管路(1-2)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建筑物(2)与主腔室(1-1)间通过滑动组件相连,建筑物(2)的底部设有筒体漂浮组件(3),主腔室(1-1)的底部设有支撑柱(4),在建筑物(2)未被浮力抬升时,支撑柱(4)用于对建筑物(2)进行支撑;所述主腔室(1-1)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路(1-3),出水管路(1-3)内铺设有水管,水管伸出地面后连接有水龙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在地下的蓄水腔(1),蓄水腔(1)包括用于安放建筑物(2)的主腔室(1-1)以及与主腔室(1-1)相连通的进水管路(1-2),进水管路(1-2)靠近地面的一端设有过滤网;建筑物(2)与主腔室(1-1)间通过滑动组件相连,建筑物(2)的底部设有筒体漂浮组件(3),主腔室(1-1)的底部设有支撑柱(4),在建筑物(2)未被浮力抬升时,支撑柱(4)用于对建筑物(2)进行支撑;所述主腔室(1-1)的底部还设有出水管路(1-3),出水管路(1-3)内铺设有水管,水管伸出地面后连接有水龙头(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为T型结构,支撑柱(4)较大的一端用于支撑建筑物(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洪涝灾害地区可漂浮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1-1)内还设置有净水系统(5),净水系统(5)低于支撑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翔,黄飞宇,刘晓斌,陈炯臻,王建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