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雪松专利>正文

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6747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件镀液技术领域,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包括镀液池、液池处理机构、处理固定机构、废液过滤机构,所述液池处理机构底部与处理固定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固定机构安装于液池处理机构上方,所述废液过滤机构安装于处理固定机构下方,且废液过滤机构与液池处理机构导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镀液池池底容易产生液结,不可避免产生许多杂质,在镀液时,液液里的杂质附着与工件表面,对镀液的效果大大减低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镀液效率,提升镀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件镀液
,具体涉及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进程,如今许多工业工件都通过表面镀液来对工件进行防磨损防氧化,一般都是工件生产完成后,通过将工件整体浸入液池来对工件进行全包围镀液,此镀液方式优点在于覆盖全面且覆盖均匀,镀液速度较快,并且利用此金属液体对工件表面形成保护层,使工件的抗疲劳、耐腐蚀、耐磨损效果大大提高。在长时间使用时,目前液池里液液通过外部储存装置进行直接导入,镀液池池底容易产生液结,不可避免产生许多杂质,在镀液时,液液里的杂质附着与工件表面,对镀液的效果大大减低。申请号为CN2109458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家电工件镀液装置,涉及家电工件加工领域,其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电镀池,电镀池内固定有阳极板,所述电镀池的两侧均设有固定于底座上的竖向的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有横置于电镀池上方的中空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竖向的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的上端均固定有位于安装箱内侧的从动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位于安装箱内侧的主动带轮。本方案不仅能够用于对工件进行电镀上液,且还能在电镀前和电镀后对电镀池内的电镀液进行搅拌,使得电镀液浓度均匀,方便后续的电镀。申请号为CN2061530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焊接钢管内壁自动防腐装置,其包括工作台,支承焊接钢管用的支承组件,驱动焊接钢管自转用的驱动组件,以及注液用的注液组件;所述支承组件包括下部支承及管挡,所述下部支承高、管挡低,使放置在其上的焊接钢管与水平面存在一夹角;所述注油液嘴设置在正对着焊接钢管高的一端的端口位置、用于给焊接钢管的内部注防腐液,接液槽设置在管挡的下方、用于收集从焊接钢管低的一端流出的防腐液。本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摒弃了传统的人工防腐施工装置,实现钢管内壁的自动、高效防腐;且防腐液在钢管内壁附着均匀,保障了钢管内壁的防腐质量,该装置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及应用前景。申请号为CN2088789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工件表面加工用镀液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下方均固定支撑有支座,所述底板顶部上方固定安装有镀液箱,所述镀液箱顶部上方设置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内侧设置有过滤腔室,所述过滤腔室内侧顶部设置有次级过滤层,所述次级过滤层底部下方设置有初级过滤层,所述过滤腔室内的底部安装有排气腔室,所述排气腔室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气风机,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过滤腔室、次级过滤层和初级过滤层能够对镀液结束后的油液进行过滤和净化处理,进而防止油液直接扩散到空气中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利用排气风机加快了油液气体的排出速度,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工作效率。上述技术在使用时,由于在长时间使用时,液池里液液通过外部储存装置进行直接导入,镀液池池底容易产生液结,不可避免产生许多杂质,在镀液时,液液里的杂质附着与工件表面,对镀液的效果大大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目前液池里液液通过外部储存装置进行直接导入,镀液池池底容易产生液结,不可避免产生许多杂质,在镀液时,液液里的杂质附着与工件表面,对镀液的效果大大减低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的使用方法。旨在提高工件镀液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包括镀液池、液池处理机构、处理固定机构、废液过滤机构,所述液池处理机构底部与处理固定机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固定机构安装于液池处理机构上方,所述废液过滤机构安装于处理固定机构下方,且废液过滤机构与液池处理机构导通连接。当需要镀液池池底进行除渣工作时,处理固定机构对液池处理机构进行伸缩调整,液池处理机构对镀液池池底进行旋转出渣,且所述液池处理机构对残渣吸附通过废液过滤机构进行过滤分离后排出,使镀液池保持清洁,避免在镀液过程,由于镀液池底部残渣异物沉淀,在镀液时,液液里的杂质附着与工件表面,对镀液的效果大大减低。进一步的,所述液池处理机构包括清理轮、清理连接结构、吸附结构,所述清理轮安装于清理连接结构首端,所述吸附结构安装于清理连接结构中段连接处;所述清理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杆、连接组件、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后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所述清理轮置入镀液池池底,清理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连杆对清理轮进行角度调整,清理轮旋转,对镀液池池底沉淀进行打散,与残存的金属液混合,随后通过吸附结构对混合后的残液进行吸取,目前对于镀液池的清理必须在镀液池彻底干涸后进行,耗时较长,且如果在残渣板结后进行清除,废液大且清理不彻底,本专利技术在不需要镀液池完全干涸的情况下即可对镀液池进行清理,且清洁力度大,清理彻底,省时省力。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轮包括第一轮体、第二轮体、轮体连杆,所述第一轮体安装于轮体连杆左端,所述第二轮体安装于轮体连杆右端,所述轮体连杆固定安装第一连杆顶端;所述轮体连杆包括轮体轴、轮体套筒,所述轮体轴套设于轮体套筒内部。在具体使用,通过轮体连杆连接第一轮体、第二轮体,进行双轮旋转工作,提高清理效率,节省清洁时间,同时,在第一轮体或第二轮体发生故障时,另一轮体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不影响正常使用,避免耽误清理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清理轮包括轮毂、清理片,所述轮毂底端连接轮体轴,所述轮毂顶端连接清理片;所述清理片包括清理齿、片体、清理孔,所述清理齿设于片体中心线,所述清理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清理孔设于片体表面。在具体使用时,由于镀液池池底未完全干涸,残存有少量的金属液,所述清理孔能够在清理片对镀液池池底进行旋转清理时,清理孔能够使残液通过,避免片体旋转导致残液飞溅影响清理效果,设于片体上的清理齿能够在片体旋转清理镀液池池底时对顽固沉淀的残渣进行打散,使吸附装置能够对残渣进行吸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左连杆、右连杆、连接板,所述左连杆前端连接连接板左段,所述右连杆前端连接连接板右段;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后端与轮体连杆活动连接,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杆体中部中空,且所述左连杆与右连杆内壁设有滑轨。在具体使用时,所述左连杆、右连杆内部中空,大大的提高了结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同时,左连杆与右连杆内壁设有滑轨,使吸附结构能够通过滑轨向前移动,加大吸附范围。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结构包括吸附连接片、吸附杆;所述吸附连接片包括吸附连接前板、吸附连接后板,所述吸附连接前板前端与吸附连接后板后端绞接,所述吸附连接前板后端与轮体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吸附连接后板前端与左连杆活动连接。在具体使用时,所述吸附连接后板通过左连杆与右连杆内壁所设滑轨向前移动,带动吸附连接前板向前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连杆向下移动,对吸附结构以及第一连杆实现重量平衡,避免装置在去清理过程中产生侧翻。进一步的,所述废液过滤机构包括罐壁、上盖、下盖、滤壁,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镀液池、液池处理机构(2)、处理固定机构(3)、废液过滤机构(5),所述液池处理机构(2)底部与处理固定机构(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固定机构(3)安装于液池处理机构(2)上方,所述废液过滤机构(5)安装于处理固定机构(3)下方,且废液过滤机构(5)与液池处理机构(2)导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镀液池、液池处理机构(2)、处理固定机构(3)、废液过滤机构(5),所述液池处理机构(2)底部与处理固定机构(3)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处理固定机构(3)安装于液池处理机构(2)上方,所述废液过滤机构(5)安装于处理固定机构(3)下方,且废液过滤机构(5)与液池处理机构(2)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池处理机构(2)包括清理轮(21)、清理连接结构(22)、吸附结构(23),所述清理轮(21)安装于清理连接结构(22)首端,所述吸附结构(23)安装于清理连接结构(22)中段连接处;
所述清理连接结构(22)包括第一连杆(221)、连接组件(222)、第二连杆(223),所述第一连杆(221)后端通过连接组件(222)与第二连杆(223)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轮(21)包括第一轮体(211)、第二轮体(212)、轮体连杆(213),所述第一轮体(211)安装于轮体连杆(213)左端,所述第二轮体(212)安装于轮体连杆(213)右端,所述轮体连杆(213)固定安装第一连杆(221)顶端;
所述轮体连杆(213)包括轮体轴(2131)、轮体套筒(2132),所述轮体轴(2131)套设于轮体套筒(2132)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轮(21)包括轮毂(214)、清理片(215),所述轮毂(214)底端连接轮体轴(2131),所述轮毂(214)顶端连接清理片(215);
所述清理片(215)包括清理齿(2151)、片体(2152)、清理孔(2153),所述清理齿(2151)设于片体(2152)中心线,所述清理孔(215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清理孔(2153)设于片体(2152)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21)包括左连杆(2211)、右连杆(2212)、连接板(2213),所述左连杆(2211)前端连接连接板(2213)左段,所述右连杆(2212)前端连接连接板(2213)右段;
所述左连杆(2211)与右连杆(2212)后端与轮体连杆(213)活动连接,所述左连杆(2211)与右连杆(2212)杆体中部中空,且所述左连杆(2211)与右连杆(2212)内壁设有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结构(23)包括吸附连接片(231)、吸附杆(232);
所述吸附连接片(231)包括吸附连接前板(2311)、吸附连接后板(2312),所述吸附连接前板(2311)前端与吸附连接后板(2312)后端绞接,所述吸附连接前板(2311)后端与轮体连杆(213)固定连接,所述吸附连接后板(2312)前端与左连杆(221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过滤机构(5)包括罐壁(51)、上盖(52)、下盖(53)、滤壁(54),所述罐壁(51)为空心圆柱,所述上盖(52)安装在罐壁(51)上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52)上设有把手(521),所述下盖(53)安装在罐壁(51)下部,所述罐壁(51)、上盖(52)和下盖(53)共同构成密闭空间,所述滤壁(54)为金属丝构成的空心圆柱形滤网,且所述滤壁(54)在罐壁(51)内,所述滤壁(54)上端与上盖(52)下端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件表面复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过滤机构(5)还包括滤底(541)、除尘拉杆(56)、第二U型杆(561)、进液管(57)和出尘管(58),所述滤底(541)固定连接在滤壁(54)下端,所述滤壁(54)与罐壁(51)之间设有除尘环(55),所述除尘环(55)与滤壁(54)滑动连接,且所述除尘环(55)下端与第二U型杆(561)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廖雪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