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手工石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66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省力手工石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磨盘转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为横向长度可调节的把手,把手在调节的过程中,把手与上磨盘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把手在横向长度上可调节,可以通过将延长杆设置成伸缩结构,还可以将延长杆上设置多个安装孔,通过连接不同的安装孔实现伸出长度的调节,在研磨时,增加把手在横向的长度,更加省力,收纳时,占用空间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省力手工石磨
本技术涉及石磨
,具体地说是一种省力手工石磨。
技术介绍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器械,传统的石磨通常由两个石盘叠加而成,分为上磨盘和下磨盘,且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结合处刻有纹理,称为磨齿,上磨盘上设置有投料口,上述粮食通过投料口进入到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的磨齿中,通过挤压摩擦形成粉或浆,上磨盘转动的过程中,同时将粉或浆推出。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在高速发展,但是用石磨加工的食品能够保持食品的纯正风味,营养成分破坏少,和传统电器加工设备相比,具有一些特别的风味,因此石磨一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虽然现在存在一些电动石磨,但是由于电动石磨整体质量比较大,而且部件较多,清洗较为麻烦,不适用于家庭情况中使用。而且在研磨的过程中,上磨盘提供主要的挤压力,因此传统的石磨上磨盘的设置的重量都会比较大,用于保证研磨效果,但是这就导致上磨盘设置的比较厚,整体质量也会比较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大的力气才能转动石磨,使用很不方便,这是阻碍石磨走入家庭使用的主要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省力手工石磨,在研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使用较小的力气,还能够方便收纳放置,节省空间。本技术所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省力手工石磨,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磨盘转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为横向长度可调节的把手,把手在调节的过程中,把手与上磨盘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把手包括延长杆和握持手柄,所述延长杆通过伸缩结构与上磨盘连接,所述的握持手柄通过基座连接在延长杆上,且握持手柄与基座之间转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把手包括直杆和握持手柄,所述直杆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在上磨盘上的安装孔,所述握持手柄设置在直杆的另一端。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握持手柄通过基座连接在延长杆上,所述握持手柄与基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基座铰接在延长杆的外侧端,且该端设置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与延长杆之间设置有锁紧弹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槽,当握持手柄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锁紧销插入到基座的定位槽中。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磨芯和调节组件,所述磨芯依次穿过上磨盘和下磨盘的中心轴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磨芯的一端,磨芯的另一端通过紧固元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压紧帽和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帽与磨芯之间螺接,压紧弹簧的一端顶在压紧帽上,压紧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相靠近的磨盘上。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上磨盘的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压紧弹簧位于上磨盘的第一凹槽内,且压紧弹簧与上磨盘之间设置有两个叠加设置的钢片,所述钢片放置在第一凹槽的底部,压紧弹簧的下端顶在钢片上,两个钢片之间滑动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压紧弹簧与压紧帽之间设置有两个压紧片,两个压紧片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渗垫,第一防渗垫的内径不大于压紧片的内径,第二防渗垫的外径与第一凹槽的直径相匹配;上磨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磨芯的中部设置有压板,压板与下磨盘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渗垫。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下磨盘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接料的集料盘,所述下磨盘放置在集料盘上,且下磨盘与集料盘的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三防渗垫,集料盘位于下磨盘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集料槽,所述环形集料槽上设置有出料口,上磨盘上设置有随上磨盘一同转动的刮板,刮板的下端与环形集料槽的底面相接处,刮板的下边缘与环形集料槽的纵截面的形状相对应。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集料盘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支撑架,环形集料槽的出料口设置在磨槽的侧壁上,所述集料盘处于倾斜状态,环形集料槽设置出料口的一侧低于未设置出料口的一侧。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本技术所述环形集料槽的出料口设置在环形集料槽的底部,集料盘的下部设置有支撑筒,支撑筒上设置有抽拉式的料筒,料筒的上部设置有过滤网,当料筒位于支撑筒内时,料筒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把手在横向长度上可调节,可以通过将延长杆设置成伸缩结构,还可以将延长杆上设置多个安装孔,通过连接不同的安装孔实现伸出长度的调节,在研磨时,增加把手在横向的长度,更加省力,收纳时,占用空间更小;2、本技术的把手还可以设置成折叠的样式,不使用时,可以将把手进行折叠,在运输和收纳时更加节省占用空间;3、本技术设置的第一防渗垫避免在加水过程中溅射的水珠流入到磨芯中第二防渗垫能够能够避免浆料流入到磨芯与下磨盘之间的间隙中,第三防渗垫能够避免浆料流入到下磨盘与集料盘之间的间隙中,避免了原料流入到难以清洗的地方出现变质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磨盘的磨齿示意图;图6为下磨盘的磨齿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6中B-B的剖视示意图;图9为把手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另一种把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0把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12为另一种把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3为图12把手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14为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磨盘,2、下磨盘,3、集料盘,4、磨芯,5、紧固螺母,6、支撑座,7、把手,8、刮板,9、第三防渗垫,10、压紧帽,11、压紧片,12、第一防渗垫,13、压紧弹簧,14、钢片,15、第二防渗垫,16、压板,17、支撑筒,18、料筒,19、过滤网,20、粗研磨齿,21、细研磨齿,22、过渡区域,23、固定螺栓,24、把手,25、把手,1-1、投料口,1-2、第一凹槽,1-3、第二凹槽,3-1、环形集料槽,3-2、出料口,3-3、出料口,7-1、第一磨芯,7-2、弹簧销,7-3、第二磨芯,7-4、套管,7-5、转轴,24-1、转轴,24-2、限位销,24-3、中间杆,25-1、直杆,25-2、安装孔,25-3、手柄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需要理解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省力手工石磨,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磨盘转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为横向长度可调节的把手,把手在调节的过程中,把手与上磨盘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省力手工石磨,包括上磨盘和下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磨盘转动的把手,所述把手为横向长度可调节的把手,把手在调节的过程中,把手与上磨盘的转动轴线之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延长杆和握持手柄,所述延长杆通过伸缩结构与上磨盘连接,所述的握持手柄通过基座连接在延长杆上,且握持手柄与基座之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直杆和握持手柄,所述直杆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在上磨盘上的安装孔,所述握持手柄设置在直杆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力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通过基座连接在延长杆上,所述握持手柄与基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基座铰接在延长杆的外侧端,且该端设置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与延长杆之间设置有锁紧弹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槽,当握持手柄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锁紧销插入到基座的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盘与下磨盘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磨芯和调节组件,所述磨芯依次穿过上磨盘和下磨盘的中心轴线,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磨芯的一端,磨芯的另一端通过紧固元件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压紧帽和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帽与磨芯之间螺接,压紧弹簧的一端顶在压紧帽上,压紧弹簧的另一端顶在相靠近的磨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力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辰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