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661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5
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燃烧器、柴油箱,其特征是:所述热解装置上设置燃烧器和热解烟气出口,所述热解烟气出口通过热解烟气管道连接烟气净化装置的进口,烟气净化装置的出口通过净气管道连接排气筒,所述热解装置的出料端设置热解油气出口和热解渣出口,热解油气出口通过热解油气管道连接燃烧器的进口,所述热解装置上设有给料系统,所述给料系统包括斗式提升机、含油污泥料斗、双翻板阀、圆筒、第一旋转密封、回转滚筒,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含油污泥料斗的进料口,所述含油污泥料斗的下部连接双翻板阀。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自发电、无需用水、适合各种类型油泥、性价比高、灵活机动、处理彻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为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
技术介绍
含油污泥来源于油气田开采过程,主要有废液油泥、落地油泥、集输系统油泥、污水处理系统油泥几大类,是一种油、水、泥的混合物,具有产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历史遗留问题突出等特点。含油污泥的特殊性在于易燃易爆、含水与含油,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一般而言,油气田地处偏僻,工作环境艰苦,原油污染多为零星分布,油泥的清理和收集极为不便,而且一般缺水缺电不利于建设大规模的油泥集中处理设施。目前,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主流技术是热解法,利用回转式热解炉对含油污泥进行间接加热。由于上述提到的含油污泥的含水、含油特性,以及各种工况下物料特性的复杂变化,比如含水率可以从高达85%的极易流动变化到50%以下的较干状态,这对物料的下料、输送、加热脱附都造成了严重困难,需要考虑物料的广谱适应性问题。此外,油泥的含油率也并非恒定不变,当含油率偏低时,对于以冷凝方式回收油品的热解方式来说就变得不太经济,而且冷凝方式需要大量冷却水以及污水处理装置。上述种种问题,都急需一种适合偏远地区缺水缺电的、零星散布的、物料特性复杂变化的、性价比高、最好可以灵活机动、处理彻底的油泥处理方式。因此,针对以上现状,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具有自发电、无需用水、适合各种类型油泥、性价比高、灵活机动、处理彻底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燃烧器、柴油箱,其特征是:所述热解装置上设置燃烧器和热解烟气出口,所述热解烟气出口通过热解烟气管道连接烟气净化装置的进口,烟气净化装置的出口通过净气管道连接排气筒,所述热解装置的出料端设置热解油气出口和热解渣出口,热解油气出口通过热解油气管道连接燃烧器的进口,所述热解装置上设有给料系统,所述给料系统包括斗式提升机、含油污泥料斗、双翻板阀、圆筒、第一旋转密封、回转滚筒,斗式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含油污泥料斗的进料口,所述含油污泥料斗的下部连接双翻板阀,双翻板阀的出料端连接垂直管的进料口,垂直管的出料口连接内伸管的进料口,圆筒的一端连接垂直管和包围内伸管,圆筒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密封连接热解装置的回转滚筒,回转滚筒远离第一旋转密封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旋转密封,所述柴油箱出口的一路通过第一油管连接燃烧器的进口,所述柴油箱出口的另一路通过第二油管连接风冷柴油发电机组的进口,风冷柴油发电机组的出口通过发电机组烟气管道连接烟气净化装置的进口。进一步的,所述净气管道上设有引风机。进一步的,所述热解油气管道上设有阻火器。进一步的,所述热解渣出口连接固渣收集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管上设有第一油泵。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油泵。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1)、针对零星散布的油泥发生场所,提出了车载式的油泥热解方案,可灵活机动地处理中小规模的油泥发生量。(2)、针对油泥发生地区一般缺水缺电的情况,提出了风冷柴油发电机组自发电,以及热解油气返回燃烧而不需要冷凝的方案,全过程不需要用水,也不会产生废水的二次污染。(3)、针对油泥组分复杂多变,油泥状态时干时稀,本方案设计了适应性强的物料给料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发电、无需用水、适合各种类型油泥、性价比高、灵活机动、处理彻底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柴油箱,2、第一油泵,3、斗式提升机,4、给料系统,5、第一旋转密封,6、回转滚筒,7、热解装置,8、热解烟气出口,9、第二旋转密封,10、热解油气出口,11、下料端,12、燃烧器,13、净气管道,14、阻火器,15、固渣收集器,16、第二油泵,17、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8、烟气净化装置,19、引风机,20、排气筒,21、发电机组烟气管道,22、热解烟气管道,23、热解油气管道,24、热解渣出口,25、圆筒,26、第一油管,27、第二油管,28、含油污泥料斗,29、双翻板阀,30、垂直管,31、内伸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7、燃烧器12、柴油箱1,其特征是:所述热解装置7上设置燃烧器12和热解烟气出口8,所述热解烟气出口8通过热解烟气管道22连接烟气净化装置18的进口,烟气净化装置18的出口通过净气管道13连接排气筒20,所述热解装置7的出料端设置热解油气出口10和热解渣出口24,热解油气出口10通过热解油气管道23连接燃烧器12的进口,所述热解装置7上设有给料系统4,所述给料系统4包括斗式提升机3、含油污泥料斗28、双翻板阀29、圆筒25、第一旋转密封5、回转滚筒6,斗式提升机3的出料口连接含油污泥料斗28的进料口,所述含油污泥料斗28的下部连接双翻板阀29,双翻板阀29的出料端连接垂直管30的进料口,垂直管30的出料口连接内伸管31的进料口,圆筒25的一端连接垂直管30和包围内伸管31,圆筒2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密封5连接热解装置7的回转滚筒6,回转滚筒6远离第一旋转密封5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旋转密封9,所述柴油箱1出口的一路通过第一油管26连接燃烧器12的进口,所述柴油箱1出口的另一路通过第二油管27连接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7的进口,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7的出口通过发电机组烟气管道21连接烟气净化装置18的进口。所述净气管道13上设有引风机19。所述热解油气管道23上设有阻火器14。所述热解渣出口24连接固渣收集器15。所述第一油管26上设有第一油泵2。所述第二油管27上设有第二油泵16。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7为常规成熟的设备,为整个车载热解系统提供电力,总功率20KW左右,设备大小适合车载需要。给料系统4主要包括:斗式提升机3、含油污泥料斗28、双翻板阀29、圆筒25、第一旋转密封5、回转滚筒6等。所述斗式提升机3为常规设备,由于物料是一斗一斗地被输送,不存在物料被泵送或者螺旋输送方式中物料被挤压而导致的堵塞问题。含油污泥从原料场通过上述斗式提升机3进入含油污泥料斗28,通过控制双翻版阀29进行下料操作,随后物料依靠重力降落,通过垂直管30,以及内伸管31进入热解装置7的回转滚筒6内,完成物料的进料流程。圆筒25连接垂直管30和包围内伸管31。所述第一旋转密封5连接上述给料系统4的圆筒25和热解装置7的回转滚筒6,第一旋转密封5采用迷宫式交错挡圈,外缠石棉盘根。本给料系统4避免了传统的泵送、螺旋输送过程中物料与机械之间的堵塞,适应各种物料特性变化,设备简单、安全、可靠。油泥热解主体系统采用间接加热式回转滚筒6,燃料为柴油。回转滚筒6内是含油污泥热解的场所,热解温度高达650℃以上,使各种复杂的含油组分脱附彻底。回转滚筒6外是燃烧腔体,走柴油燃烧之后的高温烟气。油泥被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7)、燃烧器(12)、柴油箱(1),其特征是:所述热解装置(7)上设置燃烧器(12)和热解烟气出口(8),所述热解烟气出口(8)通过热解烟气管道(22)连接烟气净化装置(18)的进口,烟气净化装置(18)的出口通过净气管道(13)连接排气筒(20),所述热解装置(7)的出料端设置热解油气出口(10)和热解渣出口(24),热解油气出口(10)通过热解油气管道(23)连接燃烧器(12)的进口,所述热解装置(7)上设有给料系统(4),所述给料系统(4)包括斗式提升机(3)、含油污泥料斗(28)、双翻板阀(29)、圆筒(25)、第一旋转密封(5)、回转滚筒(6),斗式提升机(3)的出料口连接含油污泥料斗(28)的进料口,所述含油污泥料斗(28)的下部连接双翻板阀(29),双翻板阀(29)的出料端连接垂直管(30)的进料口,垂直管(30)的出料口连接内伸管(31)的进料口,圆筒(25)的一端连接垂直管(30)和包围内伸管(31),圆筒(2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密封(5)连接热解装置(7)的回转滚筒(6),回转滚筒(6)远离第一旋转密封(5)的外壁上设有第二旋转密封(9),所述柴油箱(1)出口的一路通过第一油管(26)连接燃烧器(12)的进口,所述柴油箱(1)出口的另一路通过第二油管(27)连接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7)的进口,风冷柴油发电机组(17)的出口通过发电机组烟气管道(21)连接烟气净化装置(18)的进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含油污泥热解系统,包括热解装置(7)、燃烧器(12)、柴油箱(1),其特征是:所述热解装置(7)上设置燃烧器(12)和热解烟气出口(8),所述热解烟气出口(8)通过热解烟气管道(22)连接烟气净化装置(18)的进口,烟气净化装置(18)的出口通过净气管道(13)连接排气筒(20),所述热解装置(7)的出料端设置热解油气出口(10)和热解渣出口(24),热解油气出口(10)通过热解油气管道(23)连接燃烧器(12)的进口,所述热解装置(7)上设有给料系统(4),所述给料系统(4)包括斗式提升机(3)、含油污泥料斗(28)、双翻板阀(29)、圆筒(25)、第一旋转密封(5)、回转滚筒(6),斗式提升机(3)的出料口连接含油污泥料斗(28)的进料口,所述含油污泥料斗(28)的下部连接双翻板阀(29),双翻板阀(29)的出料端连接垂直管(30)的进料口,垂直管(30)的出料口连接内伸管(31)的进料口,圆筒(25)的一端连接垂直管(30)和包围内伸管(31),圆筒(2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旋转密封(5)连接热解装置(7)的回转滚筒(6),回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震东吴立进刘前锋
申请(专利权)人:优尼环境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