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61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靶室,其特征在于,设有复数个透明设置的隔板,设置在方形四个角上,且底部可固定的角柱;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之间,且底部可固定的中心柱;固定在所述角柱上的侧梁;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中心柱内侧顶部,且为长条状的中间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角柱、中心柱,隔板安插在角柱和中心柱之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中,构成周向的封闭,同时设置侧梁和中间横梁,隔板放置在侧梁和中间横梁之间用于顶部的封闭,以此将整个靶室构成封闭的空间,防止试验时,碎片四溅,另外隔板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靶室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物冲击试验靶室,属于空气炮

技术介绍
实验室内进行外物冲击试验时,外物撞击试样时会产生大量的高速碎片,高速碎片会对试验人员和试验设备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给收集试验后的残骸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难度,耗时长,残骸分散度大等,并且一般类型的靶室都是封闭式不透明,不利于拍摄试验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碎片向外溅射的靶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靶室,其特征在于,设有:复数个透明设置的隔板,设置在方形四个角上,且底部可固定的角柱,所述角柱设有其水平截面相互垂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均自所述角柱的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均为长条形;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之间,且底部可固定的中心柱,所述中心柱具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自所述中心柱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为长条形,所述第三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或者第二放置槽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之间插入有所述隔板;固定在所述角柱上的侧梁,所述侧梁的其中一侧固定在所述角柱内侧的顶部,其另一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一支撑条;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中心柱内侧顶部,且为长条状的中间横梁,所述中间横梁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水平放置有所述隔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柱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一固定片,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上的两个竖直设置且截面均为“L”形的第一固定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体位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固定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柱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二固定片以及两个竖直设置且为长条状的第二固定体,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平行设置,且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三放置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梁截面为“L”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横梁的截面为“T”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体为角钢,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体为条钢,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为亚克力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一用于外物入射的开口。本技术设置角柱、中心柱,隔板安插在角柱和中心柱之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中,构成周向的封闭,同时设置侧梁和中间横梁,隔板放置在侧梁和中间横梁之间用于顶部的封闭,以此将整个靶室构成封闭的空间,防止试验时,碎片四溅,另外隔板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中心柱结构三维轴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角柱结构三维轴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两侧横梁结构三维轴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中间横梁结构三维轴侧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三维轴侧视示意图其中:1-中心柱;2-角柱;3-横梁;4-隔板;5-中间横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5所示,本技术设有:复数个透明设置的隔板4,设置在方形四个角上,且底部可固定的角柱2,所述角柱2设有其水平截面相互垂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均自所述角柱2的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均为长条形;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2之间,且底部可固定的中心柱1,所述中心柱1具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自所述中心柱1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为长条形,所述第三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或者第二放置槽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之间插入有所述隔板4;固定在所述角柱2上的侧梁,所述侧梁的其中一侧固定在所述角柱2内侧的顶部,其另一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一支撑条;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中心柱1内侧顶部,且为长条状的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水平放置有所述隔板4。本技术设置角柱2、中心柱1,隔板4安插在角柱2和中心柱1之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中,构成周向的封闭,同时设置侧梁和中间横梁5,隔板4放置在侧梁和中间横梁5之间用于顶部的封闭,以此将整个靶室构成封闭的空间,防止试验时,碎片四溅,另外隔板4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柱2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一固定片,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上的两个竖直设置且截面均为“L”形的第一固定体,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体位于另一个所述第一固定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固定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角柱2设置第一固定片,用于固定;设置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用于隔板4的插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柱1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二固定片以及两个竖直设置且为长条状的第二固定体,两个所述第二固定体平行设置,且之间的间隙构成第三放置槽。中心柱1设置第二固定片,用于固定;设置第三放置槽,用于隔板4的插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梁截面为“L”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横梁5的截面为“T”形。侧梁和中间横梁5的界面分别设置“L”形和“T”形,用于铺放隔板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体为角钢,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体为条钢,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片上。通过焊接方式予以固定,结构简单且牢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4为亚克力板。隔板4采用亚克力板,便于观察,且强度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隔板4上设置有一用于外物入射的开口。设置开口,用于外物的入射。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靶室,其特征在于,设有:/n复数个透明设置的隔板(4),/n设置在方形四个角上,且底部可固定的角柱(2),所述角柱(2)设有其水平截面相互垂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均自所述角柱(2)的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均为长条形;/n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2)之间,且底部可固定的中心柱(1),所述中心柱(1)具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自所述中心柱(1)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为长条形,所述第三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或者第二放置槽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之间插入有所述隔板(4);/n固定在所述角柱(2)上的侧梁(3),所述侧梁(3)的其中一侧固定在所述角柱(2)内侧的顶部,其另一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一支撑条;/n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中心柱(1)内侧顶部,且为长条状的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水平放置有所述隔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靶室,其特征在于,设有:
复数个透明设置的隔板(4),
设置在方形四个角上,且底部可固定的角柱(2),所述角柱(2)设有其水平截面相互垂直的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均自所述角柱(2)的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均为长条形;
设置在两个所述角柱(2)之间,且底部可固定的中心柱(1),所述中心柱(1)具有第三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自所述中心柱(1)上表面竖直向下设置且为长条形,所述第三放置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或者第二放置槽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以及相邻的所述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之间插入有所述隔板(4);
固定在所述角柱(2)上的侧梁(3),所述侧梁(3)的其中一侧固定在所述角柱(2)内侧的顶部,其另一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一支撑条;
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中心柱(1)内侧顶部,且为长条状的中间横梁(5),所述中间横梁(5)的两侧水平设置有长条状的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上,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上水平放置有所述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2)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一固定片,以及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祥胜刘超王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心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