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该金属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49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该金属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式为M(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包含该金属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更具体地,涉及使用有机磷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

技术介绍
出于各种原因,利用有机材料的光电装置变得越来越受欢迎。用于制造所述装置的许多材料相对较为便宜,因此有机光电装置具有优于无机装置的成本优势的潜力。另外,有机材料的固有性质(例如其柔性)可以使其较适用于特定应用,如在柔性衬底上的制造。有机光电装置的实例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装置(OLED)、有机光电晶体管、有机光伏电池和有机光电检测器。对于OLED,有机材料可以具有优于常规材料的性能优势。OLED利用有机薄膜,其在电压施加于装置上时会发射光。OLED正成为用于如平板显示器、照明和背光的应用中的日益受关注的技术。磷光发射分子的一个应用是全色显示器。针对此类显示器的行业标准需要适合于发射特定颜色的像素。具体来说,这些标准需要饱和红色、绿色和蓝色像素。或者,OLED可经设计以发射白光。在常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吸收滤光器过滤来自白色背光的发射以产生红色、绿色和蓝色发射。相同技术也可以用于OLED。白色OLED可以是单发射层(EML)装置或堆叠结构。可以使用所属领域中所熟知的CIE坐标来测量色彩。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包含多元环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其用于OLED中时,尤其用于绿光至红光发射区域中时,展现增强的磷光量子产率,并且在OLED应用中适用作发射体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的稳定性良好、发光效率优良的金属配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层包含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含有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金属配合物,所述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式为:M(LA)x(LB)y(Lc)z,其中,M表示原子量大于40的金属元素;x表示整数1、2或3,y表示整数0、1或2,z表示整数0、1或2,并且,x、y、z之和等于金属M的氧化价态;LA为:LA中,R2、R7、R8、R9、R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且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多环;X1~X8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R1;环A上的取代基R2为一个或者二个以上;Z1选自氧、硫、CR3R4、NR3、SiR5R6;R1、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组成的组;LB为:LB中,R13、R1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R13、R14中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稠多环;R13、R14各自独立地为一个或者二个以上;环D、环E各自独立地选自五元碳环、五元杂环、六元碳环、六元杂环组成的组;X9为氮或碳;LC为:R15、R16、R1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R15、R16、R17中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稠多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含有前述的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含有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的层,所述层为一层或者二层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含有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的式M(LA)x(LB)y(Lc)z所示的结构为具有多环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其为电致磷光发光材料,其电致发光为绿色至红色,量子效率~10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好,材料易制备、易升华提纯,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通过含有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能够获得发光效率高的绿色至红色磷光材料。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之间的含有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的层,所述层为一层或者二层以上。通过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一层或多层中含有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能够获得电致发光为绿色至红色磷光且发光效率提高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热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通过含有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从而能够获得电致发光为绿色至红色磷光且发光效率提高的电子设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倒转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为基于重量的百分数。本专利技术中的“EQE”是指,元件的外部量子效率,即元件发射出的光子数与注入到元件的电子数之比。本专利技术中的“LE”是指,流明效率,即是发射的光通量与激发时输入的电功率之比。本专利技术中的“寿命T95”是指,元件的亮度衰减至初始亮度90%所需要的时间。[金属配合物]本专利技术的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式为:M(LA)x(LB)y(Lc)z其中,M表示原子量大于40的金属元素;x表示整数1、2或3,y表示整数0、1或2,z表示整数0、1或2,并且,x、y、z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配合物,其分子式为:/nM(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配合物,其分子式为:
M(LA)x(LB)y(Lc)z,
其中,M表示原子量大于40的金属元素;
x表示整数1、2或3,y表示整数0、1或2,z表示整数0、1或2,并且,x、y、z之和等于金属M的氧化价态;
LA为:



LA中,R2、R7、R8、R9、R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且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多环;
X1~X8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R1;
环A上的取代基R2为一个或者二个以上;
Z1选自氧、硫、CR3R4、NR3、SiR5R6;
R1、R3、R4、R5、R6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组成的组;
LB为:



LB中,R13、R1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R13、R14中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稠多环;R13、R14各自独立地为一个或者二个以上;
环D、环E各自独立地选自五元碳环、五元杂环、六元碳环、六元杂环组成的组;
X9为氮或碳;
LC为:



R15、R16、R1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R15、R16、R17中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稠多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A选自以下式LA-1~LA-17所示的结构组成的组:






式LA-1~LA-17中,R2、R7、R8、R9、R10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卤素原子、链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链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组成的组,且相邻的基团之间任选地接合或稠合成五元环、六元环或多环;
其中R1或R2为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华戴雄唐怡杰侯斌王学涛白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