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范围广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直饮水处理,且上述水处理工艺中均会使用到膜体,如污水处理用的膜体多为MBR膜、超滤膜等,其中MBR膜一般为微滤膜,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种即分离膜、曝气膜和三萃取膜。污水处理工艺中多釆用分离膜,分离膜的孔径一般为0.1~0.4微米,可有效地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实现固液分离,形成MBR膜分离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MBR膜分离技术一般与生物处理法高效结合,实现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地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还具有污水三级处理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当利用MBR膜构成生物反应器时,MBR膜装在生化曝气池中,可浓缩活性污泥,增加系统生物量,提高系统处理能力,但MBR膜同活性污泥的长时间接触,容易被污染,且反清洗难度大,出水量、水质等波动大,膜反应器安装、维修麻烦,MBR膜使用寿命短,成本高。而直饮水处理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饮用水的水质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形成的新工艺,且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城市居民小区、乡村等都应运装上了净水机,实现了居民取水饮用,且用水量巨大。目前国内生产的直饮水相关设备中,主要采用了柱式超滤膜、柱式反渗透膜进行直饮水处理,这两种膜水处理效率极低,单支膜每小时产水量仅有2~3吨,难以实现万吨级的大水量供水,且造价高,清洗不方便,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造成吨级直饮水处理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r>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清洗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包括密封设置的机箱,所述机箱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和反洗水箱,贯穿所述处理水箱安装有向内送水及增加箱内水压的加压进水装置和向外泵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处理水箱内安装有内吸式膜组件,所述内吸式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出水装置并联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的进水端设于所述反洗水箱内,所述处理水箱上还安装有水压监控装置和排气阀。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加压进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所述水压监控装置和所述排气阀分别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吸式膜组件包括模组管架,所述模组管架内并列连通布置有帘式中空纤维膜,所述帘式中空纤维膜兼做所述模组管架的进水端,所述模组管架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出水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压进水装置包括加压进水泵,所述加压进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至少一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对应串接有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加压进水泵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处理水箱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处理水箱设置的通用管座,所述通用管座内端连接至所述模组管架,所述通用管座外侧并列设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之间串联有通用水泵,所述第二支管的出水端连接有过渡水管,所述过渡水管的出水端并联有排水管和蓄水管,所述蓄水管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反洗水箱内,所述第一支管、所述第二支管和所述过渡水管上分别安装有出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电磁阀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反洗水箱上的反洗管座,所述反洗管座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通用水泵之间,所述通用水泵兼做反洗水泵,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之间的反洗管,所述反洗管座和所述反洗管上分别安装接有反洗电磁阀,所述反洗电磁阀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水压监控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处理水箱的箱壁安装的压力表,所述压力表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水箱和所述反洗水箱的底部分布安装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安装有排空电磁阀,所述排空电磁阀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机箱设置为立式机箱,所述机箱的箱板均设置为碳钢板或不锈钢瓦楞板,所述机箱底部安装有便于移动的滚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包括密封设置的机箱,所述机箱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和反洗水箱,贯穿所述处理水箱安装有向内送水及增加箱内水压的加压进水装置和向外泵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处理水箱内安装有内吸式膜组件,所述内吸式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出水装置并联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的进水端设于所述反洗水箱内,所述处理水箱上还安装有水压监控装置和排气阀;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加压进水装置将待处理的水输送至处理水箱内并使水箱内水压保持一定量的正压,水在处理水箱内通过内吸式膜组件进行过滤处理,内吸式膜组件将过滤完成的水通过出水装置向外排放,且可将部分水输送至反洗水箱内暂存,以供反冲洗装置对内吸式膜组件进行反冲洗清理使用,该过滤机在水处理过程中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单独使用,且与其它水处理单元连接方便,使水处理系统的处理工艺使用更灵活有效,可广泛用于污水的净化处理和直饮水处理,特别适合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以及河道黑臭水体的大水量污水净化处理使用。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101-处理水箱;102-反洗水箱;2-滚轮;3-PLC控制器;4-排气阀;5-压力表;6-模组管架;7-帘式中空纤维膜;8-加压进水泵;9-进水管;10-进水电磁阀;11-通用管座;12-第一支管;13-第二支管;14-通用水泵;15-过渡水管;16-排水管;17-蓄水管;18-出水电磁阀;19-反洗管座;20-反洗管;21-反洗电磁阀;22-排空管;23-排空电磁阀;24-远程监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包括密封设置的机箱1,所述机箱1可以设置为立式机箱,立式的所述机箱1一般设置为长方体形结构,且所述机箱1的箱板均设置为碳钢板或不锈钢瓦楞板,可通过焊接等方式现场组装,且组装简单、方便、快捷。还可以在所述机箱1底部安装滚轮2,以方便移动,使所述机箱1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单独使用,也可以直接串联或并联至现有的水处理系统中,以提升水处理的质量。另外在使用时设置一PLC控制器3,用于实现该过滤机水处理的自动化进行。所述机箱1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101和反洗水箱10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包括密封设置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和反洗水箱,贯穿所述处理水箱安装有向内送水及增加箱内水压的加压进水装置和向外泵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处理水箱内安装有内吸式膜组件,所述内吸式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出水装置并联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的进水端设于所述反洗水箱内,所述处理水箱上还安装有水压监控装置和排气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包括密封设置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和反洗水箱,贯穿所述处理水箱安装有向内送水及增加箱内水压的加压进水装置和向外泵水的出水装置,所述处理水箱内安装有内吸式膜组件,所述内吸式膜组件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出水装置并联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的进水端设于所述反洗水箱内,所述处理水箱上还安装有水压监控装置和排气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加压进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所述水压监控装置和所述排气阀分别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式膜组件包括模组管架,所述模组管架内并列连通布置有帘式中空纤维膜,所述帘式中空纤维膜兼做所述模组管架的进水端,所述模组管架的出水端连接至所述出水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进水装置包括加压进水泵,所述加压进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至少一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对应串接有进水电磁阀,所述进水电磁阀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加压进水泵的出水端设于所述处理水箱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处理水箱设置的通用管座,所述通用管座内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一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