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623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所述气溶胶灭火系统包括:基座;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圆型连接板一,所述圆型连接板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圆型连接板二,所述圆型连接板二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一的顶部;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二的顶部;铰接块一,所述铰接块一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具有使用方便,能够简单有效对气溶胶喷射仪设备进行角度调节和转向,利用气溶胶形态进行灭火,亦可配合温感系统或烟感系统进行安装形成一整套的智能灭火系统,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
本技术涉及灭火
,尤其涉及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0.001~100μm,分散介质为气体,液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固体气溶胶通常称为雾烟,气溶胶的消除,主要靠大气的降水、小粒子间的碰并、凝聚、聚合和沉降过程,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立式气溶胶灭火系统,包括箱体、正面出气窗、接线端子、反应室、内框体、隔热过滤层和装有灭火剂的药桶,正面出气窗设置在箱体的前壁上,接线端子设在箱体背面,内框体设置在箱体内,隔热过滤层与反应室均设置在内框体内,隔热过滤层位于反应室上方,内框体上设有用于支撑隔热过滤板的U形托槽,药桶设置在反应室内,所述的药桶为3个,其配置合理,灭火效率高。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结构中不具有对气溶胶喷射仪设备在喷洒液体灭火调节角度的功能性,灭火距离有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气溶胶灭火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简单有效对气溶胶喷射仪设备进行角度调节和转向,利用气溶胶形态进行灭火,亦可配合温感系统或烟感系统进行安装形成一整套的智能灭火系统,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气溶胶灭火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包括:基座;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圆型连接板一,所述圆型连接板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圆型连接板二,所述圆型连接板二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一的顶部;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二的顶部;铰接块一,所述铰接块一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弧形支撑块,所述弧形支撑块铰接在铰接块一上;气溶胶喷射仪设备,所述气溶胶喷射仪设备固定安装在弧形支撑块上;铰接块二,所述铰接块二固定安装在气溶胶喷射仪设备的底部;倾斜形铰接杆,所述倾斜形铰接杆铰接在铰接块二上;铰接块三,所述铰接块三铰接在倾斜形铰接杆远离铰接块二的一端;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一侧;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弧形连接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且铰接块三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且铰接块三螺纹套设在螺纹杆上。优选的,所述铰接块三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把手。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滑动套设有伸缩弹簧一,所述伸缩弹簧一的顶端与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一的底端与铰接块三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圆型连接板一上设有多个螺钉,所述圆型连接板一与圆型连接板二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通过驱动电机、圆型连接板一、圆型连接板二、支撑柱、铰接块一和弧形支撑块相互配合下,能够简单有效地实现气溶胶喷射仪设备360度转向灭火,通过螺纹杆、铰接块三、倾斜形铰接杆、铰接块二和伸缩弹簧一相互配合下,能够简单有效的对气溶胶喷射仪设备进行角度调节,改变灭火的角度,便于使用者操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还包括:防尘过滤网,所述防尘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喷射仪设备上,所述防尘过滤网上开设有圆型连接孔,所述圆型连接孔内滑动安装有圆型拉杆,所述圆型拉杆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圆型连接孔外,所述圆型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的底部与气溶胶喷射仪设备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圆型拉杆上滑动套设有伸缩弹簧二,所述伸缩弹簧二的顶端与防尘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二的底端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圆型拉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为橡胶材质制作而成。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通过圆型拉杆、第一压板、伸缩弹簧二和第二把手相互配合下,能够简单有效的对防尘过滤网进行安装和固定,能够在气溶胶喷射仪设备闲置时段避免灰尘进入,便于使用者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基座;2、驱动电机;3、圆型连接板一;4、圆型连接板二;5、支撑柱;6、铰接块一;7、弧形支撑块;8、气溶胶喷射仪设备;9、铰接块二;10、倾斜形铰接杆;11、铰接块三;12、弧形连接板;13、第一凹槽;14、螺纹杆;15、伸缩弹簧一;16、防尘过滤网;17、圆型连接孔;18、圆型拉杆;19、第一压板;20、伸缩弹簧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2,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灭火系统包括:基座1;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在基座1的顶部;圆型连接板一3,所述圆型连接板一3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圆型连接板二4,所述圆型连接板二4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一3的顶部;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二4的顶部;铰接块一6,所述铰接块一6固定安装在支撑柱5的顶部;弧形支撑块7,所述弧形支撑块7铰接在铰接块一6上;气溶胶喷射仪设备8,所述气溶胶喷射仪设备8固定安装在弧形支撑块7上;铰接块二9,所述铰接块二9固定安装在气溶胶喷射仪设备8的底部;倾斜形铰接杆10,所述倾斜形铰接杆10铰接在铰接块二9上;铰接块三11,所述铰接块三11铰接在倾斜形铰接杆10远离铰接块二9的一端;弧形连接板12,所述弧形连接板12固定安装在支撑柱5的一侧;第一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3开设在弧形连接板12远离支撑柱5的一侧,且铰接块三11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13内;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13内,所述螺纹杆14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凹槽13外,且铰接块三11螺纹套设在螺纹杆14上。所述铰接块三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14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把手。所述螺纹杆14上滑动套设有伸缩弹簧一15,所述伸缩弹簧一15的顶端与第一凹槽1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一15的底端与铰接块三11固定连接。所述圆型连接板一3上设有多个螺钉,所述圆型连接板一3与圆型连接板二4通过多个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本技术提供的气溶胶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调节气溶胶喷射仪设备8的喷洒角度时,直接转动第一把手,第一把手带动螺纹杆14在第一凹槽13内转动,在螺纹的作用下,螺纹杆14带动铰接块三11移动,铰接块三11带动倾斜形铰接杆10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n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n圆型连接板一,所述圆型连接板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n圆型连接板二,所述圆型连接板二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一的顶部;/n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二的顶部;/n铰接块一,所述铰接块一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n弧形支撑块,所述弧形支撑块铰接在铰接块一上;/n气溶胶喷射仪设备,所述气溶胶喷射仪设备固定安装在弧形支撑块上;/n铰接块二,所述铰接块二固定安装在气溶胶喷射仪设备的底部;/n倾斜形铰接杆,所述倾斜形铰接杆铰接在铰接块二上;/n铰接块三,所述铰接块三铰接在倾斜形铰接杆远离铰接块二的一端;/n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一侧;/n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弧形连接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且铰接块三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n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且铰接块三螺纹套设在螺纹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基座的顶部;
圆型连接板一,所述圆型连接板一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圆型连接板二,所述圆型连接板二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一的顶部;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圆型连接板二的顶部;
铰接块一,所述铰接块一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顶部;
弧形支撑块,所述弧形支撑块铰接在铰接块一上;
气溶胶喷射仪设备,所述气溶胶喷射仪设备固定安装在弧形支撑块上;
铰接块二,所述铰接块二固定安装在气溶胶喷射仪设备的底部;
倾斜形铰接杆,所述倾斜形铰接杆铰接在铰接块二上;
铰接块三,所述铰接块三铰接在倾斜形铰接杆远离铰接块二的一端;
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柱的一侧;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弧形连接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且铰接块三滑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
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且铰接块三螺纹套设在螺纹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三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正华成阿丽姜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东洲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