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12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8
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包括水平的十字底座,十字底座顶面中心处安装竖杆,竖杆底端与十字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竖杆顶端安装矩形块,矩形块侧面均固定安装挂钩,竖杆中部套装托盘,托盘左侧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螺纹,第一通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右端面与竖杆侧面接触配合,托盘顶面设置电子注药泵,电子注药泵通过输液管与输液袋连通,竖杆侧面对应托盘下方设置夹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易操作,可以避免医护人员或他人对输液装置误碰,造成输液装置偏移或倾倒,同时将装置锁止在床边也能避免患者的输液管道与各种设备的电线发生缠绕,以及防止患者翻转身体时由于输液管道长度不够,从而造成输液针管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
本技术属于遥控式电子注药泵
,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
技术介绍
电子注药泵是目前医疗界使用很普遍的医疗器械,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静脉施药,来达到治疗和快速止痛的目的,然而,现有的电子注药泵不具备防偏移的功能,在对患者进行注药时,输液架的偏移容易影响输液管正常输液,从而对输液速率产生偏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包括水平的十字底座,十字底座顶面中心处安装竖杆,竖杆底端与十字底座顶面固定连接,竖杆顶端安装矩形块,矩形块底面与竖杆顶端固定连接,矩形块侧面均固定安装挂钩,挂钩上悬挂输液袋,竖杆中部套装托盘,托盘左侧面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螺纹,第一通孔螺纹连接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右端面与竖杆侧面接触配合,托盘顶面设置电子注药泵,电子注药泵通过输液管与输液袋连通,竖杆侧面对应托盘下方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可在竖杆侧面上下滑动,通过夹紧装置可以将竖杆进行固定,夹紧装置能防止竖杆发生偏移。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圆环,第一圆环与竖杆滑动连接,第一圆环左侧面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螺纹,第二通孔螺纹连接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右端面与竖杆侧面接触配合,第一圆环右侧面固定安装第一横杆,第一横杆右端面固定安装开口朝下的第一C形杆,竖杆侧面对应第一圆环下方套装第二圆环,第二圆环与竖杆滑动连接,第二圆环右侧面固定安装第二横杆,第二横杆右端固定安装开口朝上的第二C形杆,第一C形杆与第二C形杆上下对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设置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与第一横杆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底端与第二横杆顶面固定连接,第一C形杆右侧面固定安装绑带,第一C型杆与第二C型杆之间设置魔术贴,绑带左侧面固定安装魔术贴的勾面体,第二C形杆右侧面固定安装魔术贴的毛面体,魔术贴的勾面体与毛面体可配合,魔术贴可将第一C形杆和第二C形杆进行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所述的十字底座的底面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均对称开设凹槽,凹槽内安装竖直的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杆上端与凹槽顶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下端固定安装万向轮,当电动伸缩杆缩短时,万向轮底面位于凹槽内,当电动伸缩杆伸长时,万向轮底面位于凹槽外。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所述的竖杆为伸缩杆,伸缩杆的固定杆左侧面上部开设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设有螺纹,第四通孔内螺纹连接第三螺栓,第三螺栓右端面与伸缩杆的活动杆侧面接触配合。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工作时,使用者将十字底座水平放置在地面上,使装置保持竖直状态,通过拧松第一螺栓,将托盘调节到合适位置,然后拧紧第一螺栓,使第一螺栓右端面与竖杆侧面紧贴,将电子注药泵放置在托盘顶面,使用者将输液袋悬挂在靠近电子输液泵一侧的挂钩上,药液通过输液管进入电子输液泵,然后由电子输液泵通过管道和针头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通过夹紧装置对床杆进行夹紧,可以防止竖杆发生偏移和倾倒,保证输液过程顺利进行;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易操作,可以避免医护人员或他人对输液装置误碰,造成输液装置偏移或倾倒,同时将装置锁止在床边也能避免患者的输液管道与各种设备的电线发生缠绕,以及防止患者翻转身体时由于输液管道长度不够,从而造成输液针管偏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Ⅲ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如图所示,包括水平的十字底座1,十字底座1顶面中心处安装竖杆2,竖杆2底端与十字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竖杆2顶端安装矩形块3,矩形块3底面与竖杆2顶端固定连接,矩形块3侧面均固定安装挂钩4,挂钩4上悬挂输液袋5,竖杆2中部套装托盘6,托盘6左侧面开设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设有螺纹,第一通孔7螺纹连接第一螺栓8,第一螺栓8右端面与竖杆2侧面接触配合,托盘6顶面设置电子注药泵9,电子注药泵9通过输液管10与输液袋5连通,竖杆2侧面对应托盘6下方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可在竖杆2侧面上下滑动,通过夹紧装置可以将竖杆2进行固定,夹紧装置能防止竖杆2发生偏移。本技术工作时,使用者将十字底座1水平放置在地面上,使装置保持竖直状态,通过拧松第一螺栓8,将托盘6调节到合适位置,然后拧紧第一螺栓8,使第一螺栓8右端面与竖杆2侧面紧贴,将电子注药泵9放置在托盘6顶面,使用者将输液袋5悬挂在靠近电子输液泵9一侧的挂钩4上,药液通过输液管10进入电子输液泵9,然后由电子输液泵9通过管道和针头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通过夹紧装置对床杆进行夹紧,可以防止竖杆2发生偏移和倾倒,保证输液过程顺利进行;本技术结构简单且易操作,可以避免医护人员或他人对输液装置误碰,造成输液装置偏移或倾倒,同时将装置锁止在床边也能避免患者的输液管道与各种设备的电线发生缠绕,以及防止患者翻转身体时由于输液管道长度不够,从而造成输液针管偏移。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圆环11,第一圆环11与竖杆2滑动连接,第一圆环11左侧面开设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内设有螺纹,第二通孔12螺纹连接第二螺栓13,第二螺栓13右端面与竖杆2侧面接触配合,第一圆环11右侧面固定安装第一横杆14,第一横杆14右端面固定安装开口朝下的第一C形杆15,竖杆2侧面对应第一圆环11下方套装第二圆环17,第二圆环17与竖杆2滑动连接,第二圆环17右侧面固定安装第二横杆18,第二横杆18右端固定安装开口朝上的第二C形杆19,第一C形杆15与第二C形杆19上下对称,第一横杆14与第二横杆18之间设置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顶端与第一横杆14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20底端与第二横杆18顶面固定连接,第一C形杆15右侧面固定安装绑带26,第一C型杆15与第二C型杆19之间设置魔术贴16,绑带26左侧面固定安装魔术贴16的勾面体,第二C形杆19右侧面固定安装魔术贴16的毛面体,魔术贴16的勾面体与毛面体可配合,魔术贴16可将第一C形杆15和第二C形杆19进行固定。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十字底座(1),十字底座(1)顶面中心处安装竖杆(2),竖杆(2)底端与十字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竖杆(2)顶端安装矩形块(3),矩形块(3)底面与竖杆(2)顶端固定连接,矩形块(3)侧面均固定安装挂钩(4),挂钩(4)上悬挂输液袋(5),竖杆(2)中部套装托盘(6),托盘(6)左侧面开设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设有螺纹,第一通孔(7)螺纹连接第一螺栓(8),第一螺栓(8)右端面与竖杆(2)侧面接触配合,托盘(6)顶面设置电子注药泵(9),电子注药泵(9)通过输液管(10)与输液袋(5)连通,竖杆(2)侧面对应托盘(6)下方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可在竖杆(2)侧面上下滑动,通过夹紧装置可以将竖杆(2)进行固定,夹紧装置能防止竖杆(2)发生偏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十字底座(1),十字底座(1)顶面中心处安装竖杆(2),竖杆(2)底端与十字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竖杆(2)顶端安装矩形块(3),矩形块(3)底面与竖杆(2)顶端固定连接,矩形块(3)侧面均固定安装挂钩(4),挂钩(4)上悬挂输液袋(5),竖杆(2)中部套装托盘(6),托盘(6)左侧面开设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内设有螺纹,第一通孔(7)螺纹连接第一螺栓(8),第一螺栓(8)右端面与竖杆(2)侧面接触配合,托盘(6)顶面设置电子注药泵(9),电子注药泵(9)通过输液管(10)与输液袋(5)连通,竖杆(2)侧面对应托盘(6)下方设置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可在竖杆(2)侧面上下滑动,通过夹紧装置可以将竖杆(2)进行固定,夹紧装置能防止竖杆(2)发生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偏移的遥控式电子注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圆环(11),第一圆环(11)与竖杆(2)滑动连接,第一圆环(11)左侧面开设第二通孔(12),第二通孔(12)内设有螺纹,第二通孔(12)螺纹连接第二螺栓(13),第二螺栓(13)右端面与竖杆(2)侧面接触配合,第一圆环(11)右侧面固定安装第一横杆(14),第一横杆(14)右端面固定安装开口朝下的第一C形杆(15),竖杆(2)侧面对应第一圆环(11)下方套装第二圆环(17),第二圆环(17)与竖杆(2)滑动连接,第二圆环(17)右侧面固定安装第二横杆(18),第二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康陈美玲周志东方亮王小建朱浩源熊晓云张超华福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