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6063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7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包含,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装置,传动组件包含输入端,其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输出端,其通过第一齿轮与连接装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连接装置还具有,第一连接端,其通过第一卡接件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连接端,其通过第二卡接件连接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的配置;第一驱动齿轮安装有可滑动的离心组件。该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通过彼此之间啮合传动的传动组件及离心组件,从而使得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具有较大的转速输出范围;依据离心组件的设置,使得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在低速或怠速时输出状态快速切换,有效防止驱动电机的堵转,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走组件,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驱动设备移动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加快割草机、扫雪机等工具被广泛应用,为保证其使用效率,尺寸及重量也随之增大。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该类型设备中加装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为其提供自走动力,然而,目前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受到自身结构的影响,使得设备输出的速度范围较窄,大大影响了电动工具的使用范围。另外,现有的搭载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低速或怠速时,若操作者未及时断开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的驱动电机,则设备将自动移动,若处于下坡状态时,设备的移动速度(行走速度)将超过驱动电机提供的速度,会造成齿轮与驱动电机的运行方向相反,从而造成驱动电机或者设备的损害。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自走动力系统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在高于预设的转速,通过离心组件触发该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使得设备自动移动,其在低于预设的转速或怠速时,设备依靠外力(如手推)移动,有效防止驱动电机的堵转,提升系统稳定性。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装置,所述传动组件包含,输入端,其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输出端,其通过第一齿轮与连接装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装置还包含第一卡接件,其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卡接件,其连接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的配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还包含,安装于其上的永磁模块,可滑动的包含磁性材料的离心组件,其中,所述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离心组件在与所述永磁模块的磁力作用下,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上,所述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离心组件接触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连接、进而带动其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转动。这样,使用时用户依据现场的工况,调整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一或第二工作模式时,该方式操作方便。优选的,该驱动组件,包含传动部、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其与传动部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啮合,所述传动部还包含至少一个固定件,其用以固定所述行星齿轮,输出轴,其配置于所述传动部的与所述行星齿轮相对的一侧,轴套,其内侧配置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其中,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行星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输出轴旋转。优选的,该驱动组件还包含,第一电机壳体、第二电机壳体、其通过连接件连接后形成壳体以保护其内的驱动马达。优选的,该传动部的一侧配置有4个间隔设置的行星齿轮,其构成的轴心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心一致。优选的,该传动部的传动比介于3~10。优选的,该传动组件,包含壳体,其内包含有,第一齿轮,与其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与连接装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其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其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五齿轮,其与第四齿轮同轴连接,第三齿轮,连接至驱动组件的输出端,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工作时,第三齿轮在驱动电机驱动下旋转,带动其啮合的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同轴连接的第五齿轮的旋转,第五齿轮的旋转的同时带动其啮合的第二齿轮旋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旋转的同时带动与其啮合的连接装置的第一驱动齿轮旋转。优选的,该连接装置包含,永磁模块、其安装于第一驱动齿轮上,至少一个滑块组件、其安装于第一驱动齿轮的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齿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大于所述滑块组件与永磁模块的磁力时,所述滑块组件与第一卡接部件和/或第二卡接部件受力配合贴紧,所述第一驱动齿与第一卡接部件或第二卡接部件卡接进而带动第一卡接部件或第二卡接部件连接的输出轴转动。优选的,该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包含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包含第一滑块与第三滑块,其通过第一固定件连接,安装于第一驱动齿轮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包含第二滑块、第四滑块,其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安装于第二腔体内。该第一腔体内与第二腔体内沿第一驱动齿的轴线对称。优选的,该第一输出轴及所述第二输出轴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设备的滚轮,基于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的旋转进而带动滚轮转动,使得设备的移动。优选的,该第一驱动齿轮,包含至少一个安装孔,其用以嵌入永磁模块。优选的,该第一驱动齿轮还包含穿孔,用以安装连接杆,所述安装孔对称的配置于穿孔的两侧。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采用本申请实施方式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通过彼此之间啮合传动的传动组件及离心组件,在动力组件及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之间系形成了多级传动,从而使得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具有较大的转速输出范围;使得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在低速(低于预设的转速)或怠速时输出状态快速切换,提升系统的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传动组件与输出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申请实施例的输出轴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驱动齿轮301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通过彼此之间啮合传动的传动组件及离心组件,在驱动组件及输出轴之间系形成了多级传动,从而使得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在低速(低于预设的转速)或怠速时,不触发该基于电机驱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装置,/n所述传动组件包含,/n输入端,其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n输出端,其通过第一齿轮与连接装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装置还包含/n第一卡接件,其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卡接件,其连接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的配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n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还包含,安装于其上的永磁模块,可滑动的包含磁性材料的离心组件,其中,/n所述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离心组件在与所述永磁模块的磁力作用下,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上,/n所述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离心组件接触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进而带动其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驱动组件、传动组件、连接装置,
所述传动组件包含,
输入端,其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
输出端,其通过第一齿轮与连接装置的第一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连接装置还包含
第一卡接件,其连接第一输出轴,第二卡接件,其连接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的配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之间,
所述第一驱动齿轮还包含,安装于其上的永磁模块,可滑动的包含磁性材料的离心组件,其中,
所述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所述离心组件在与所述永磁模块的磁力作用下,固定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上,
所述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所述离心组件接触第一卡接件或第二卡接件进而带动其连接的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含传动部、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其与传动部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啮合,
所述传动部还包含至少一个固定件,其用以固定所述行星齿轮,
输出轴,其配置于所述传动部的与所述行星齿轮相对的一侧,
轴套,其内侧配置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其中,
所述驱动齿轮旋转时,带动与其啮合的行星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输出轴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含,第一电机壳体、第二电机壳体、其通过连接件连接后形成壳体以保护其内的驱动马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一侧配置有4个间隔设置的行星齿轮,其构成的轴心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心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机驱动的自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的传动比介于3~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洪刚叶晓波于忠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领越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