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95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该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采用如下集成墙板开槽装置,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包括搭放板、定位板、限位机构、竖立柱、开槽支板和开槽机构;采用上述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对装配式集成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集成墙板成型;S2、集成墙板定位;S3、开槽机构定位;S4、集成墙板开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开槽机对集成墙板进行开槽处理时存在的:集成墙板进行锁定时稳定性较差,且集成墙板进行锁定时无法将其中部位置进行定位,从而造成集成墙板的开槽尺寸有偏差;开槽机对集成墙板开槽时无法对其进行限位,使得集成墙板上开设的弧形槽的弧度与墙板的弧度有偏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在精装房模块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精装房的市场让施工、外墙、内装都朝着模块化的方向前进,而模块化就是以工业化导向发展,使结构简化、合理性,使安装更便捷。于是,在墙面装修中,装配式集成墙面就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对于圆形立柱外侧安装的装配式集成墙板为弧形结构,该集成墙板进行安装锁定时通过连接在龙骨上的金属扣锁定在集成墙板预先设置的弧形槽内,从而增加集成墙板的安装强度与施工速度,集成墙板上的弧形槽根据其弧度开设在其中部上下侧面;集成墙板一般通过开槽机对其进行开槽处理,现有开槽机对集成墙板进行开槽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如下:1.集成墙板进行锁定时稳定性较差,且集成墙板进行锁定时无法将其中部位置进行定位,从而造成集成墙板的开槽尺寸有偏差,集成墙板开槽时发生晃动,造成集成墙板的损坏;2.开槽机对集成墙板开槽时无法对其进行限位,使得集成墙板上开设的弧形槽的弧度与墙板的弧度有偏差,且集成墙板开槽的位置会产生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该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采用如下集成墙板开槽装置,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包括搭放板、定位板、限位机构、竖立柱、开槽支板和开槽机构,所述的搭放板的中部上侧面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对称分布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安装在搭放板的顶部上,搭放板靠近外沿一侧的上侧面设置有竖立柱,竖立柱的上侧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开槽支板,竖立柱的中部为伸缩结构,开槽机构安装在开槽支板的顶部上,本专利技术能够对不同弧度的集成墙板进行定位锁定,并根据集成墙板的弧形在其上侧面开设与其弧形相对应的弧形槽,首先将集成墙板的中部放置在定位板的左侧,通过限位机构能够对其前后两端的位置进行定位,根据集成墙板的高度对竖立柱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便开槽机构能够对集成墙板进行开槽作业。所述的搭放板远离竖立柱的侧面为弧形面,搭放板的弧形面内设置有贴合垫,贴合垫能够增加搭放板与墙板的贴合紧密度,定位板远离竖立柱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板,卡位板设置在搭放板上,卡位板与搭放板相配合能够将集成墙板的左右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的开槽支板的中部设置有方槽,开槽支板的两侧对称分布有T型槽,T型槽设置在开槽支板的上侧面上,移动支板位于方槽的上方,移动支板的两端下侧面均设置有与T型槽相滑动配合的T型滑块,移动支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顶伸方槽,开槽支板的顶部靠近竖立柱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板,具体工作时,移动支板能够在T型槽内进行滑动,以便带动开槽机构进行前后移动并对集成墙板进行开槽处理。所述的开槽机构包括通过滑动配合连接在顶伸方槽内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为空心结构,支撑立柱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开槽圆柱相连接,支撑立柱的内壁与开槽圆柱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支撑环槽和支撑滑块,开槽圆柱内设置有开槽钻机,开槽圆柱的底部上对称设置有搭接板,支撑立柱的上端与弹簧支板之间通过定位弹簧相连接,具体工作时,开槽机构能够对集成墙板的上侧面进行开槽处理,当集成墙板定位完成后,将支撑立柱向右扳动,使得搭接板能够搭在集成墙板的上端右侧面上,通过开启开槽钻机并将其向下压动,使得开槽钻机上的钻头能够钻入到集成墙板内合适的深度,然后人工将移动支板在集成墙板开槽区域进行前后移动,此时搭接板能够始终搭在集成墙板上,开槽圆柱能够在支撑立柱内进行转动,且支撑立柱在顶伸方槽内进行配合滑动,以便开槽钻机能够沿集成墙板的上侧面进行弧形槽的开设。采用上述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对装配式集成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集成墙板成型:首先将建筑集成墙板进行成型加工,使得集成墙板形成合适的弧形结构,然后将集成墙板进行打磨处理;S2、集成墙板定位:首先将开槽支板向搭放板外沿方向进行翻转,使得开槽支板不影响集成墙板的放置,然后将集成墙板中部的弧形凸起一侧贴放在搭放板的弧形面上,限位机构能够对集成墙板的两端进行定位,卡位板与搭放板相配合能够将集成墙板的左右位置进行定位;S3、开槽机构定位:集成墙板锁定完成后,将开槽支板翻转到初始位置,使得开槽支板能够搭放在竖立柱上并保持水平布置,将支撑立柱向竖立柱的一侧扳动,使得搭接板能够搭在集成墙板对应定位板的侧面上方;S4、集成墙板开槽:通过开启开槽钻机并将其向下压动,使得开槽钻机上的钻头能够钻入到集成墙板内合适的深度,然后人工将移动支板进行前后移动,此时搭接板能够始终搭在集成墙板上,开槽圆柱能够在支撑立柱内进行转动,且支撑立柱在顶伸方槽内进行配合滑动,以便开槽钻机能够沿集成墙板的上侧面进行弧形槽的开设,集成墙板开设完成后将其从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内取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搭放板顶部上的限位支板,限位支板远离竖立柱的侧面上通过限位弹簧安装有限位卡板,限位卡板的底部上设置有燕尾型结构的限位滑块,搭放板的顶部上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与限位滑块相滑动配合的限位滑槽,限位卡板远离限位支板的侧面上通过铰链安装有侧压板,具体工作时,限位机构能够对集成墙板的两侧进行向左顶伸,使得集成墙板处于稳定的状态,当集成墙板向下放置时,集成墙板的中部右侧面能够贴在定位板的左侧面,此时侧压板在铰链的作用下能够贴合在集成墙板的前后两端,且限位弹簧会使得侧压板具有一定力度的抵在集成墙板的前后两端,增加集成墙板的稳定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的限位卡板靠近搭放板外沿的一侧均分布有一个对位支板,对位支板对应限位卡板的侧面上通过对位弹簧安装有对位板,对位板的底部上设置有对位滑块,搭放板的顶部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对位滑块相滑动配合的对位滑槽,对位板能够对集成墙板进行初始放置时进行限位,使得集成墙板的中部位置与定位板的位置相对应,当集成墙板向下放置时,其两端能够分别贴在对位支板上,对位支板在对位弹簧的作用能够对集成墙板产生相同的作用力,以便集成墙板的中部位置与定位板的位置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侧压板与对位板的上端均向外倾斜布置,这种设置使得集成墙板进行放置时无需人工将限位弹簧、对位弹簧进行压缩,侧压板远离限位卡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弧形槽,侧压板上的弧形槽能够增加其与集成墙板前后两端的贴合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卡位板为弧形凸起结构,卡位板的中部远离定位板的侧面上通过铰链安装有挤压螺柱,挤压螺柱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挤压支板相连接,挤压支板的底部安装在搭放板的顶部上,通过人工转动挤压螺柱能够调节卡位板的左右位置,以便卡位板与定位板相配合将集成墙板的中部下端进行锁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移动支板远离竖立柱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定位磁铁,定位磁铁吸附在移动支板的侧面上,定位磁铁能够对移动支板的竖直位置进行限位,且人工前后推动移动支板时,定位磁铁与移动支板产生的吸力不会对移动支板的移动造成影响;开槽钻机上的钻头的上端设置有刻度标识,开槽钻机上的钻头的刻度标识能够直观的看出集成墙板开槽的深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该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采用如下集成墙板开槽装置,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包括搭放板(1)、定位板(2)、限位机构(3)、竖立柱(4)、开槽支板(5)和开槽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放板(1)的中部上侧面设置有定位板(2),定位板(2)的两端对称分布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安装在搭放板(1)的顶部上,搭放板(1)靠近外沿一侧的上侧面设置有竖立柱(4),竖立柱(4)的上侧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开槽支板(5),竖立柱(4)的中部为伸缩结构,开槽机构(6)安装在开槽支板(5)的顶部上;其中:/n所述的搭放板(1)远离竖立柱(4)的侧面为弧形面,搭放板(1)的弧形面内设置有贴合垫,定位板(2)远离竖立柱(4)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板(21),卡位板(21)设置在搭放板(1)上;/n所述的开槽支板(5)的中部设置有方槽(51),开槽支板(5)的两侧对称分布有T型槽(52),T型槽(52)设置在开槽支板(5)的上侧面上,移动支板(53)位于方槽(51)的上方,移动支板(53)的两端下侧面均设置有与T型槽(52)相滑动配合的T型滑块(54),移动支板(5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顶伸方槽(55),开槽支板(5)的顶部靠近竖立柱(4)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板(56);/n所述的开槽机构(6)包括通过滑动配合连接在顶伸方槽(55)内的支撑立柱(61),支撑立柱(61)为空心结构,支撑立柱(6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开槽圆柱(62)相连接,支撑立柱(61)的内壁与开槽圆柱(6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支撑环槽和支撑滑块(63),开槽圆柱(62)内设置有开槽钻机(64),开槽圆柱(62)的底部上对称设置有搭接板(65),支撑立柱(61)的上端与弹簧支板(56)之间通过定位弹簧(66)相连接;/n采用上述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对装配式集成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集成墙板成型:首先将建筑集成墙板进行成型加工,使得集成墙板形成合适的弧形结构,然后将集成墙板进行打磨处理;/nS2、集成墙板定位:首先将开槽支板(5)向搭放板(1)外沿方向进行翻转,使得开槽支板(5)不影响集成墙板的放置,然后将集成墙板中部的弧形凸起一侧贴放在搭放板(1)的弧形面上,限位机构(3)能够对集成墙板的两端进行定位;/nS3、开槽机构(6)定位:集成墙板锁定完成后,将开槽支板(5)翻转到初始位置,使得开槽支板(5)能够搭放在竖立柱(4)上并保持水平布置,将支撑立柱(61)向竖立柱(4)的一侧扳动,使得搭接板(65)能够搭在集成墙板对应定位板(2)的侧面上方;/nS4、集成墙板开槽:通过开启开槽钻机(64)并将其向下压动,使得开槽钻机(64)上的钻头能够钻入到集成墙板内合适的深度,然后人工将移动支板(53)进行前后移动,此时搭接板(65)能够始终搭在集成墙板上,开槽圆柱(62)能够在支撑立柱(61)内进行转动,且支撑立柱(61)在顶伸方槽(55)内进行配合滑动,以便开槽钻机(64)能够沿集成墙板的上侧面进行弧形槽的开设,集成墙板开设完成后将其从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内取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该装配式集成墙板制造方法采用如下集成墙板开槽装置,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包括搭放板(1)、定位板(2)、限位机构(3)、竖立柱(4)、开槽支板(5)和开槽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搭放板(1)的中部上侧面设置有定位板(2),定位板(2)的两端对称分布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安装在搭放板(1)的顶部上,搭放板(1)靠近外沿一侧的上侧面设置有竖立柱(4),竖立柱(4)的上侧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开槽支板(5),竖立柱(4)的中部为伸缩结构,开槽机构(6)安装在开槽支板(5)的顶部上;其中:
所述的搭放板(1)远离竖立柱(4)的侧面为弧形面,搭放板(1)的弧形面内设置有贴合垫,定位板(2)远离竖立柱(4)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板(21),卡位板(21)设置在搭放板(1)上;
所述的开槽支板(5)的中部设置有方槽(51),开槽支板(5)的两侧对称分布有T型槽(52),T型槽(52)设置在开槽支板(5)的上侧面上,移动支板(53)位于方槽(51)的上方,移动支板(53)的两端下侧面均设置有与T型槽(52)相滑动配合的T型滑块(54),移动支板(5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顶伸方槽(55),开槽支板(5)的顶部靠近竖立柱(4)一侧设置有弹簧支板(56);
所述的开槽机构(6)包括通过滑动配合连接在顶伸方槽(55)内的支撑立柱(61),支撑立柱(61)为空心结构,支撑立柱(61)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开槽圆柱(62)相连接,支撑立柱(61)的内壁与开槽圆柱(62)的外壁分别设置有支撑环槽和支撑滑块(63),开槽圆柱(62)内设置有开槽钻机(64),开槽圆柱(62)的底部上对称设置有搭接板(65),支撑立柱(61)的上端与弹簧支板(56)之间通过定位弹簧(66)相连接;
采用上述集成墙板开槽装置对装配式集成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集成墙板成型:首先将建筑集成墙板进行成型加工,使得集成墙板形成合适的弧形结构,然后将集成墙板进行打磨处理;
S2、集成墙板定位:首先将开槽支板(5)向搭放板(1)外沿方向进行翻转,使得开槽支板(5)不影响集成墙板的放置,然后将集成墙板中部的弧形凸起一侧贴放在搭放板(1)的弧形面上,限位机构(3)能够对集成墙板的两端进行定位;
S3、开槽机构(6)定位:集成墙板锁定完成后,将开槽支板(5)翻转到初始位置,使得开槽支板(5)能够搭放在竖立柱(4)上并保持水平布置,将支撑立柱(61)向竖立柱(4)的一侧扳动,使得搭接板(65)能够搭在集成墙板对应定位板(2)的侧面上方;
S4、集成墙板开槽:通过开启开槽钻机(64)并将其向下压动,使得开槽钻机(64)上的钻头能够钻入到集成墙板内合适的深度,然后人工将移动支板(53)进行前后移动,此时搭接板(65)能够始终搭在集成墙板上,开槽圆柱(62)能够在支撑立柱(61)内进行转动,且支撑立柱(61)在顶伸方槽(55)内进行配合滑动,以便开槽钻机(64)能够沿集成墙板的上侧面进行弧形槽的开设,集成墙板开设完成后将其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陈凯张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以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