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雄专利>正文

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89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中部焊接有主板,且主板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合页固定有翻转板,两个所述翻转板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轴承孔,且两个轴承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且侧板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均套接有连接板,所述侧板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带动翻转板转动,帮助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翻身,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对病人上半身提供支撑,便于病人进行坐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院有许多昏迷、偏瘫、重症患者、骨伤患者及其他长期卧床的病人,病人长时间躺卧在床会造成身体与病床接触部位气体无法流通,局部肌肉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溃烂坏死,因此病人需要定时的翻身,经常对身体进行清洗、按摩,这样才能保证其病情快速好转。目前针对病人翻身基本完全由护理人员人为完成,很多重症患者处于瘫痪或者无意识状态,如果病人体型庞大,护理人员很难为病人进行翻身,费力麻烦,给护理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中部焊接有主板,且主板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合页固定有翻转板,两个所述翻转板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轴承孔,且两个轴承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底板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且侧板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支撑杆的一端均套接有连接板,所述侧板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焊接于两个齿轮的一侧外壁,所述侧板的外壁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滑板,且滑板通过螺钉固定于液压缸的活塞杆底端。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板,且齿板的两侧均开有啮合齿。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两侧外壁开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部套接有螺纹杆,齿板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杆的外壁。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托板。优选的,所述主板的一侧外壁通过合页固定有推板,且推板为T型结构。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活塞杆通过铰链连接于推板的底部外壁。优选的,所述翻转板的顶部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通过设置的翻转板、连接板、齿轮、齿板和液压缸,液压缸推动齿板下移,齿板与齿轮啮合带动齿轮转动,从而通过连接板带动支撑杆沿着弧形滑槽移动,可以带动翻转板转动,帮助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翻身,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2.该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通过设置的推板和气缸,气缸推动推板转动,可以对病人上半身提供支撑,便于病人进行坐起。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帮助病人进行翻身,大大减轻的护理工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板、2-连接板、3-齿轮、4-齿板、5-滑板、6-螺纹杆、7-底板、8-翻转板、9-推板、10-液压缸、11-主板、12-支撑杆、13-托板、14-气缸、15-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底板7,底板7的顶部外壁中部焊接有主板11,且主板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合页固定有翻转板8,两个翻转板8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轴承孔,且两个轴承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12,底板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1,且侧板1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弧形滑槽,两个支撑杆1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支撑杆12的一端均套接有连接板2,侧板1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3,两个连接板2分别焊接于两个齿轮3的一侧外壁,侧板1的外壁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本技术中,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10和滑板5,且滑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液压缸10的活塞杆底端。本技术中,滑板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齿板4,且齿板4的两侧均开有啮合齿,通过啮合齿使齿板4与齿轮3可以形成啮合传动。本技术中,滑板5的两侧外壁开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内部套接有螺纹杆6,齿板4通过螺纹连接于螺纹杆6的外壁。本技术中,底板7的顶部外壁两侧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托板13,托板13对翻转板8提供支撑力。本技术中,主板11的一侧外壁通过合页固定有推板9,且推板9为T型结构。本技术中,底板7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气缸14,且气缸14的活塞杆通过铰链连接于推板9的底部外壁。工作原理:根据病人躺卧的位置选择需要翻转的翻转板8,转动螺纹杆6推动齿板4横向移动,使齿板4与齿轮3啮合,启动液压缸10推动齿板4下移,齿板4带动齿轮3转动,连接板2随着齿轮3转动带动支撑杆12沿着弧形滑槽移动,从而带动翻转板8转动,帮助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翻身,当病人需要坐起时,启动气缸14推动推板9转动支撑病人上半身。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翻转板8的顶部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15,通气孔15增强了翻转板8的通风效果,可以防止受压部位长期缺氧产生褥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顶部外壁中部焊接有主板(11),且主板(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合页固定有翻转板(8),两个所述翻转板(8)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轴承孔,且两个轴承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底板(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1),且侧板(1)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杆(1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支撑杆(12)的一端均套接有连接板(2),所述侧板(1)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3),两个所述连接板(2)分别焊接于两个齿轮(3)的一侧外壁,所述侧板(1)的外壁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的顶部外壁中部焊接有主板(11),且主板(1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合页固定有翻转板(8),两个所述翻转板(8)的底部外壁均开有轴承孔,且两个轴承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底板(7)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侧板(1),且侧板(1)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弧形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杆(12)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弧形滑槽的内部,且两个支撑杆(12)的一端均套接有连接板(2),所述侧板(1)的外壁两侧均开有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齿轮(3),两个所述连接板(2)分别焊接于两个齿轮(3)的一侧外壁,所述侧板(1)的外壁中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10)和滑板(5),且滑板(5)通过螺钉固定于液压缸(10)的活塞杆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雄
申请(专利权)人:杜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