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建忠专利>正文

键盘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85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键盘组,包括微机键盘,其特征是所述的微机键盘配置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游戏键盘,通过接口电路使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与游戏键盘的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相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微机键盘与电脑游戏键盘组合的键盘组。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电脑游戏是利用微机键盘和鼠标共同控制的。用户在玩“反恐精英”、“重返德军总部”这类游戏时常常感到很不方便,其原因是所用微机键盘是为通常的计算机操作设计的,并不适合于玩游戏时的操作。而且在玩游戏时仅使用特定的几个键,这几个键由于受到长时间持续的按压,常常最早失灵,其结果就导致了整个键盘的报废。而且,由于微机键盘上标准的按键形状及布局常使用户在玩电脑游戏时感到很不舒服,微机键盘的一体结构也不便使用者在玩游戏时对键盘的放置和移动,因此必须加以改进或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性强、使用方便、适合于玩电脑游戏、具有保护微机键盘功能的键盘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键盘组,它包括微机键盘及接口电路,利用该接口电路连接配置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游戏键盘,通过接口电路使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与游戏键盘的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相连。所述的接口电路由接口电路芯片及用于控制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与游戏键盘的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连接或断开的控制开关组成。微机键盘由微机键盘控制芯片U1、行/列扫描信号驱动电路U2-U7、微机键盘阵列U8组成,U1采用8048、U2采用3-8译码器74156,U3采用4-16译码器74159,U4采用双3输入与非门7410,U5和U6均为反相器7406;U1的DB2、DB3、DB4经过反相器分别与U2的A0、A1、1C或2C及U3的A、B、C引脚相连,U1的DB5经过反相器分别与U3的D引脚相连,U1的P22、P10、P23、P11引脚与微机的标准键盘接口相连,U2的8条输出线引脚、U3的16条输出线引脚与微机键盘矩阵U8相连,U8的行/列位置检查引脚与U7相连,再经过反相器与U1的T1引脚相连。所述的接口电路由接口电路控制芯片U10、U11、U12、U13、U14、U15与U16、控制开关U17组成接口电路的控制芯片与控制开关和游戏键盘阵列U9相连,游戏键盘按所用到的键按照微机键盘对应键行/列位置排列,其行/列扫描总线与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总线通过控制芯片相连,两个键盘的行/列位置检查线也通过控制芯片相连,各模拟电子开关的控制引脚则与控制开关U17相连。本技术的键盘组可以针对不同需要分别选择使用,因此克服了使用微机键盘进行电脑游戏时,因长期频繁使用某几个键,导致这几个键失灵而报废了整个键盘。而且键盘组中的游戏键盘按键数量少,键盘体积小,所以可对其进行适合于电脑游戏并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由于其壳体与微机键盘壳体是分开的,由接口电路及连线连接到微机键盘上,操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要求方便地放置和移动,提高了用户玩电脑游戏时的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逻辑结构方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键盘组的逻辑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接口电路系统逻辑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键盘组外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所示键盘组,它由微机键盘1,通过接口电路3连接游戏键盘2组成。微机键盘1中的控制芯片发出的行/列扫描线信号,通过接口电路3加载到游戏键盘2阵列上,按下游戏键盘某个键时,对应的行/列扫描线位置有记录信号,微机键盘1中的控制芯片依键盘矩阵排列位置进行判断,并向微机输出相应的代码。在图2中,所述键盘组由微机键盘控制芯片U1、行/列扫描信号驱动电路U2-U7、微机键盘阵列U8和游戏键盘阵列U9组成。游戏键盘阵列U9是通过图3所示接口电路与键盘组相连。U1采用8048,U2采用3-8译码器74156,U3采用4-16译码器74159,U4采用双3输入与非门7410,U5和U6均为反相器7406。U1的DB2、DB3、DB4经过反相器分别与U2的A0、A1、1C(2C)及U3的A、B、C引脚相连,U1的DB5经过反相器分别与U3的D引脚相连,U1的P22、P10、P23、P11引脚与微机的标准键盘接口相连,U2的8条输出线引脚、U3的16条输出线引脚与微机键盘矩阵U8相连,U8的行/列位置检查引脚与U7相连,再经过反相器与U1的T1引脚相连。其工作原理如下键盘矩阵U8将所有的键排成矩阵,如8列16行,键盘控制芯片U1先对键盘的列线进行扫描,看哪一列有键按下,再对行线进行扫描,检查哪一行有键按下,根据行线和列线的检查结果来确定闭合键的位置。工作时,U1通过DB2、DB3、DB4、DB5发出4位行计数和3位列计数信号CNT4、CNT8、CNT16、CNT32,列计数时CNT32不起作用,引脚DB6即CATT64信号作为行/列控制信号,输出低电平时U1输出的信号为行计数器,输出高电平时U1输出的信号为列计数信号,行计数信号通过4-16译码器U3得到16个行扫描信号,顺序输出16个行扫描信号,列计数信号通过3-8译码器U2得到8个列扫描信号,顺序输出8个列扫描信号。微机键盘与微机的通信软件中按键位排列顺序存有微机键盘的键值代码,U1的P20引脚发出扫描开始信号,行/列位置检查线没有信号输出时,跳过该键对应的健值代码,当行/列位置检查线有信号输出时,U1的T1引脚收到信号,U1找到所按键的行/列位置,并将该键值代码传送给微机。游戏键盘矩阵U9与微机键盘矩阵相对应,平时只有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线及行/列检查线起作用,微机只能接收微机键盘发出的键信号;需要时游戏键盘与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线及行/列检查线由接口电路控制一一对应相连,此时不论微机键盘按下键或游戏键盘按下键相应键信号都能发送到微机去。在图3中,所述接口电路由接口电路芯片U10、U11、U12、U13、U14、U15与U16和控制开关U17组成。利用U17的通断控制U10-U16各模拟电子开关的连通和断开。接口电路芯片各模拟电子开关的引线分别与微机键盘及游戏键盘对应键行/列扫描线、行/列检查线相连。U10的2、10、3、9引脚,U11的1、11、4、8引脚与游戏键盘行扫描线相连;U10的1、11、4、8引脚,U11的2、10、3、9引脚与微机键盘行扫描线相连;U12、U14的2、10、3、9引脚,U13、U15的1、11、4、8引脚与游戏键盘列扫描线相连;U12、14的1、11、4、8引脚,U13、U15的2、10、3、9引脚与微机键盘列扫描线相连;U16的2、10引脚,与游戏键盘行/列检查线相连;U16的1、11引脚与微机键盘行/列检查线相连。接口电路和游戏键盘阵列U9配合实现各游戏键的输入功能。游戏键盘2将所用到的键按微机键盘对应键行/列位置进行排列,其行/列扫描总线与微机键盘的行/列扫描总线通过控制开关芯片相连,行/列位置检查线也通过控制开关芯片相连。各模拟电子开关的控制引脚则与控制开关U17相连,利用U17的开关功能控制模拟电子开关接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游戏键盘接入或断开控制。所述游戏键盘由游戏键盘阵列U9组成,在游戏键盘触点上可以是专门设计的按键或游戏手柄等。图4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键盘组外形图。该游戏键盘采用了符合人机工程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秦建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