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扣及饰品,包括插接部件,设有第一卡勾部;锁扣部件,包括壳体、连接轴、转动地连接于连接轴上的卡扣件以及在壳体和卡扣件之间的弹性件;壳体开设有插接口以及伸出口,第一卡勾部由插接口插入;卡扣件包括与第一卡勾部匹配的第二卡勾部以及与第二卡勾部连接的解锁部,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具有容纳于壳体内的初始位置,解锁部从伸出口伸出;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扣合,解锁部可带动第二卡勾部转动以脱离第一卡勾部,在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脱离后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扣及饰品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容易松动的问题,能够解决饰品穿戴不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扣及饰品
本技术属于装饰配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扣及饰品。
技术介绍
当前,各种形式的饰品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穿戴用品,在穿戴饰品时,有采用一体式的环状链直接穿戴的,也有采用连接扣将饰品链两端连接来实现穿戴的。采用连接扣进行穿戴的方式能够实现饰品在环状链和条形链两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此外,连接扣还可以用于饰品中吊坠与环状链的连接,或者手镯的开闭等;但是,当前饰品用的连接扣在扣合后容易松动,不能有效保证饰品穿戴稳定,容易造成饰品丢失、损毁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扣及饰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饰品使用的连接扣容易松动,不能有效保证饰品穿戴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扣,包括:插接部件,设有第一卡勾部;锁扣部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轴、可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卡扣件以及在所述壳体和卡扣件之间提供弹性力的弹性件;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插接口以及伸出口,所述第一卡勾部由插接口插入;所述卡扣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勾部匹配的第二卡勾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勾部连接的解锁部,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具有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初始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所述伸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卡勾部插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卡勾部扣合,解锁部可带动第二卡勾部转动以脱离第一卡勾部,在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脱离后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接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卡勾部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卡勾部插入的限位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勾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卡勾部插入的插入槽。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内设有止挡台阶,所述卡扣件背向所述第一卡勾部的端部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靠在所述止挡台阶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挡块,挡块固定在止挡台阶上,所述卡扣件背向所述第一卡勾部的端部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抵靠在所述挡块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抵顶块,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在连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一端抵顶于所述卡扣件上,另一端抵顶于所述抵顶块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上设有扭簧槽,所述扭簧容纳于所述扭簧槽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凸起结构,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被两个所述凸起结构覆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设于所述解锁部背向所述第一卡勾部的一侧,所述止位结构限制所述解锁部带动所述第二卡勾部转动的转动角度。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饰品,包括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连接扣及饰品能够有效保证插接部件和锁扣部件连接稳定,避免出现容易松动的问题,从而能够解决饰品穿戴不稳的问题;而且连接扣中用于扣合的第一卡勾和第二卡勾在扣合时容纳于壳体内,能够有效避免受到外界误碰而脱离的情况,有效保证了连接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饰品穿戴的稳定性,减少饰品丢失、毁损的风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扣中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配合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扣中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配合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扣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插接部件;11、第一卡勾部;12、限位部;13、握持部;2、锁扣部件;21、壳体;211、插接口;212、伸出口;213、凸起结构;214、止位结构;22、连接轴;23、卡扣件;231、第二卡勾部;2311、插入槽;232、解锁部;233、扭簧槽;24、弹性件;25、止位台阶;26、抵顶块;27、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4,其显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扣,包括插接部件1和锁扣部件2,插接部件1设有第一卡勾部11,锁扣部件2包括壳体21、连接轴22、卡扣件23和弹性件24;连接轴22设于壳体21内,卡扣件23连接于连接轴22上且可绕连接轴23的轴线转动,弹性件24连接于壳体21和卡扣件23之间且能够提供弹性力;壳体21开设有插接口211和伸出口212,第一卡勾部11由插接口211插入;卡扣件23包括第二卡勾部231和解锁部232,其中第二卡勾部与第一卡勾部11匹配设置,解锁部232与第二卡勾部231连接并通过伸出口212伸出壳体21设置,第二卡勾部231在弹性件24的弹性力作用下具有容纳于所述壳体21内的初始位置;第一卡勾部11插入所述壳体21内与所述第二卡勾部231扣合,解锁部232可带动第二卡勾部231转动以脱离第一卡勾部11,在第一卡勾部11与第二卡勾部231脱离后第二卡勾部231在弹性件24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上述的连接扣通过设置插接部件1和锁扣部件2,当需要连接时,插接部件1的第一卡勾部11通过插接口211插入锁扣部件2的壳体21内,此时由于卡扣件23是转动连接在设于壳体21内的连接轴22上的,随着第一卡勾部11插入壳体21并推挤第二卡勾部231,卡扣件23整体绕连接轴22的轴线进行转动,直至第一卡勾部11与第二卡勾部231达到可相互扣合的位置,在弹性件24的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包括:/n插接部件,设有第一卡勾部;/n锁扣部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轴、可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卡扣件以及在所述壳体和卡扣件之间提供弹性力的弹性件;/n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插接口以及伸出口,所述第一卡勾部由插接口插入;所述卡扣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勾部匹配的第二卡勾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勾部连接的解锁部,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具有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初始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所述伸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卡勾部插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卡勾部扣合,解锁部可带动第二卡勾部转动以脱离第一卡勾部,在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脱离后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接部件,设有第一卡勾部;
锁扣部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连接轴、可绕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轴上的卡扣件以及在所述壳体和卡扣件之间提供弹性力的弹性件;
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插接口以及伸出口,所述第一卡勾部由插接口插入;所述卡扣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卡勾部匹配的第二卡勾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卡勾部连接的解锁部,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具有容纳于所述壳体内的初始位置,所述解锁部从所述伸出口伸出;所述第一卡勾部插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卡勾部扣合,解锁部可带动第二卡勾部转动以脱离第一卡勾部,在第一卡勾部与第二卡勾部脱离后第二卡勾部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勾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卡勾部和限位部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二卡勾部插入的限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勾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卡勾部插入的插入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止挡台阶,所述卡扣件背向所述第一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灿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百泰珠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