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34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器、线状刀固定器、线状刀、线状刀穿引器四部分,角膜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环、第一手柄、凹槽、固定齿、连接轴、轨道槽,固定齿为波纹形结构,用于固定眼球,轨道槽的开口端与凹槽相通,线状刀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半圆固定器、第二手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线状刀为单侧带齿的线状刀具,线状刀穿引器为医用弧形金属管结构,弧形用以适应角膜的弧度;切割方向、切割深度可控,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同时避免手术不当造成角膜损伤,便于固定眼球,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便于操作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特别是一种便于操作、切割方向可控的安全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的装置,有效避免由于手术切割造成角膜损伤。
技术介绍
:翼状胬肉是一种由球结膜向角膜表面生长并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不仅影响外观,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视力。其发生与长期户外工作受到紫外线、风沙刺激、炎症、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眼科领域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手术量非常大。术中需要将翼状胬肉自角膜表面剥离,目前使用的方式是以锋利的手术刀进行切割、剥离。由于角膜的厚度在0.5-1mm之间,切割动作、切割方向、层面的把控都需要极为精确,这对于初学者或手术经验不够丰富的年轻医生而言有相当的挑战性。一方面,锋利的手术刀稍微把控不当就会导致角膜损伤,轻者引起角膜组织缺损形成散光、影响视力恢复、重者伤口愈合困难引起角膜溃疡甚至感染,临床上此类医源性损伤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翼状胬肉病患位置表浅,手术一般仅需局部浸润麻醉,那么患者的眼球运动并未受到阻滞,患者在术中由于心理紧张或无意的突发眼球运动,也可能导致上述损伤或给手术者造成意外的困难,即便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眼位训练也不足以完全预防。本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专用于切除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降低手术难度、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以解决胬肉切除时切割方向、切割力度不可控、操作难度大的问题,克服手术中因患者眼球转动造成眼球意外损伤的问题,解决因胬肉切除操作不当易造成角膜损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器、线状刀固定器、线状刀、线状刀穿引器四部分;所述角膜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环、第一手柄、凹槽、固定齿、连接轴、轨道槽,角膜固定环为医用金属圆环结构;角膜固定环两侧通过连接轴安装有带有半圆叉结构的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把持端与半圆叉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手柄能绕连接轴相对于角膜固定环转动,角膜固定环的底部与第一手柄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便空出胬肉区域;角膜固定环的底部周圈边缘开设有固定齿,固定齿为波纹形结构,用于固定眼球;凹槽两侧的角膜固定环上分别开设有镂空的弧形轨道槽,用于容纳线状刀,并引导线状刀切割的方向,使线状刀延眼球表面弧形轮廓方向进行切割,轨道槽的开口端与凹槽相通。所述线状刀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半圆固定器、第二手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半圆固定器为半圆环结构,直径大于角膜固定环的直径,以便将线状刀放入角膜固定环两侧的轨道槽内,并来回拉动线状刀;半圆固定器的中段位置设置有一体结构的第二手柄,半圆固定器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与半圆固定器的上边缘平行,第一卡扣槽的上下两卡边之间的缝隙能将线状刀卡住,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一卡扣槽的旁边设置有第三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的旁边设置有第四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均向半圆固定器的上边缘倾斜并开口,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的尺寸、结构与第一卡扣槽相同。所述的线状刀为单侧带齿的线状刀具。所述的线状刀穿引器为医用弧形金属管结构,弧形用以适应角膜的弧度。进一步地,线状刀为单侧带有一体微小锯齿结构的医用尼龙线,每个齿突适于切割分离胬肉与角膜表面的细小纤维粘连。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先将装置进行消毒,医护助手手持第一手柄将角膜固定环按压紧贴在角膜缘处以固定眼球,使胬肉穿过凹槽下方;主刀医生将线状刀穿引器从胬肉颈部下方穿过,将线状刀从线状刀穿引器的一端穿入内径,直至线状刀从线状刀穿引器的另一端穿出,将线状刀的刀齿朝向手术切割方向并捏紧两端固定,将线状刀穿引器退出,线状刀保留在胬肉下方并使刀齿朝向手术切割方向;手持第二手柄将半圆固定器套在角膜固定环外圈,将线状刀的一端从第一卡扣槽的开口处进入槽内,再卡入旁边的第三卡扣槽内,将线状刀的另一端从第二卡扣槽的开口处进入槽内,再卡入旁边的第四卡扣槽内,同时线状刀的刀齿保持朝向手术切割方向,线状刀卡紧在两端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内;手持第二手柄使线状刀的两端分别从两侧轨道槽的开口处进入轨道槽,主刀医生一手把持着第一手柄不动将眼球固定,另一只手把持着第二手柄,沿着切割方向左右平行拉动第二手柄,开始从轨道槽的开口处沿着轨道槽进行切割,即向角膜中央方向切割,线状刀沿轨道槽的弧度进行切割,避免损伤深层角膜。由于角膜呈半球形,只要线状刀沿角膜的切向运动,则切割动作总是以点对面的形式进行,避免手术操作不当造成角膜损伤的风险。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的上下两卡边之间的缝隙为钝形锯齿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线状刀一端固定设置有指示盘,指示盘为医用PVC材料制成的圆盘结构,指示盘的一面为红色,当指示盘的红色面朝上时,线状刀的刀齿朝向指示盘的左方,当指示盘的红色面朝下时,线状刀的刀齿朝向指示盘的右方,用以判断和确定刀齿的方向。在使用时,将线状刀穿过线状刀穿引器时,根据切割方向确定刀齿朝向并选择指示盘方向,然后捏住指示盘,将线状刀穿引器退出;在将线状刀卡在半圆固定器上时,一只手捏住线状刀的指示盘,另一只手捏住线状刀的另一端,将指示盘端卡在第一卡扣槽内,将另一端从第二卡扣槽的开口处进入槽内,再卡入旁边的第四卡扣槽内,然后进行后面的操作。进一步地,所述的线状刀可以借助成型模具,采用一体成型方式制得;线状刀还可以通过手动切割的方式制成,即在线体直径符合4-0医用尼龙线标准的医用尼龙线外表面沿一条直线进行等距切割,切割角度为45°,切割深度小于医用尼龙线直径的三分之二。本专利技术制造和使用的材料均按照医用标准进行生产和制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以单侧带有微齿的齿状线替代手术刀,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并设置切割轨道,切割方向、切割深度可控,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同时避免手术不当造成角膜损伤;便于固定眼球,防止因眼球转动造成角膜意外损伤,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降低工作强度,提高手术效率;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原理科学,安全可靠,通用性好,便于操作和普及,应用环境友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1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3的线状刀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角膜固定环1、第一手柄2、凹槽3、固定齿4、连接轴5、轨道槽6、半圆固定器7、第二手柄8、第一卡扣槽9、第二卡扣槽10、第三卡扣槽11、第四卡扣槽12、线状刀13、线状刀穿引器14、指示盘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涉及的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器、线状刀固定器、线状刀、线状刀穿引器四部分;所述角膜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环1、第一手柄2、凹槽3、固定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器、线状刀固定器、线状刀、线状刀穿引器四部分;所述角膜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环、第一手柄、凹槽、固定齿、连接轴、轨道槽,角膜固定环为医用金属圆环结构;角膜固定环两侧通过连接轴安装有带有半圆叉结构的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把持端与半圆叉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手柄能绕连接轴相对于角膜固定环转动,角膜固定环的底部与第一手柄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便空出胬肉区域;角膜固定环的底部周圈边缘开设有固定齿,固定齿为波纹形结构,用于固定眼球;凹槽两侧的角膜固定环上分别开设有镂空的弧形轨道槽,用于容纳线状刀,并引导线状刀切割的方向,使线状刀延眼球表面弧形轮廓方向进行切割,轨道槽的开口端与凹槽相通。所述线状刀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半圆固定器、第二手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半圆固定器为半圆环结构,直径大于角膜固定环的直径,以便将线状刀放入角膜固定环两侧的轨道槽内,并来回拉动线状刀;半圆固定器的中段位置设置有一体结构的第二手柄,半圆固定器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与半圆固定器的上边缘平行,第一卡扣槽的上下两卡边之间的缝隙能将线状刀卡住,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一卡扣槽的旁边设置有第三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的旁边设置有第四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均向半圆固定器的上边缘倾斜并开口,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的尺寸、结构与第一卡扣槽相同。所述的线状刀为单侧带齿的线状刀具。所述的线状刀穿引器为医用弧形金属管结构,弧形用以适应角膜的弧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器、线状刀固定器、线状刀、线状刀穿引器四部分;所述角膜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角膜固定环、第一手柄、凹槽、固定齿、连接轴、轨道槽,角膜固定环为医用金属圆环结构;角膜固定环两侧通过连接轴安装有带有半圆叉结构的第一手柄,第一手柄的把持端与半圆叉所在平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手柄能绕连接轴相对于角膜固定环转动,角膜固定环的底部与第一手柄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弧形凹槽,以便空出胬肉区域;角膜固定环的底部周圈边缘开设有固定齿,固定齿为波纹形结构,用于固定眼球;凹槽两侧的角膜固定环上分别开设有镂空的弧形轨道槽,用于容纳线状刀,并引导线状刀切割的方向,使线状刀延眼球表面弧形轮廓方向进行切割,轨道槽的开口端与凹槽相通。所述线状刀固定器的主体结构包括半圆固定器、第二手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半圆固定器为半圆环结构,直径大于角膜固定环的直径,以便将线状刀放入角膜固定环两侧的轨道槽内,并来回拉动线状刀;半圆固定器的中段位置设置有一体结构的第二手柄,半圆固定器的两个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与半圆固定器的上边缘平行,第一卡扣槽的上下两卡边之间的缝隙能将线状刀卡住,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的结构尺寸相同;第一卡扣槽的旁边设置有第三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的旁边设置有第四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均向半圆固定器的上边缘倾斜并开口,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的尺寸、结构与第一卡扣槽相同。所述的线状刀为单侧带齿的线状刀具。所述的线状刀穿引器为医用弧形金属管结构,弧形用以适应角膜的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状刀为单侧带有一体微小锯齿结构的医用尼龙线,每个齿突适于切割分离胬肉与角膜表面的细小纤维粘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卡扣槽、第二卡扣槽、第三卡扣槽、第四卡扣槽的上下两卡边之间的缝隙为钝形锯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任意一种组合式翼状胬肉的手术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状刀一端固定设置有指示盘,指示盘为医用PVC材料制成的圆盘结构,指示盘的一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涛张凌云吴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