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32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屏安装架,所述显示屏安装架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架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安装有灯板安装架,所述灯板安装架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灯板,所述灯板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灯板安装架的内壁底部贴合。通过冷却板吸收灯板发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板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将冷却板吸收的热量快速带走,进而实现热量的快速流通散热。冷却液在对冷却板散热时散热效率较高,从而保证了冷却板可快速吸收灯板热量,提高了灯板的散热效率。该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谱治疗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
技术介绍
光谱治疗仪是利用0.4-3.6μm波段的光谱辐照人体表面或腔体表面,通过光热复合效应能有效地杀死病变细胞组织,使粘膜组织凝固,血管凝固闭塞,达到治愈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的产品名称有:可见光治疗仪、光照治疗仪、光辐射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红光治疗仪、蓝光治疗仪等。光谱治疗仪上的灯板在发光照射时其自身会产生很大热量,需要及时散热,散热不良会导致灯板烧坏。现有的光谱治疗仪上的灯板散热效果较差,有限的散热能力限制了治疗仪设计时灯板的最大功率,为协调有限的散热效果,不得不采用较低功率的灯板退而求其次。因此需要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底部安装有底座,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屏安装架,所述显示屏安装架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架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安装有灯板安装架,所述灯板安装架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灯板,所述灯板安装架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与所述灯板安装架的内壁底部贴合。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冷却板的内部嵌入有弯曲状的冷却循环管,所述冷却循环管为铜管,所述冷却循环管与所述冷却板内部贴合。<br>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冷却板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板、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垂直穿过所述活塞板的内部且与所述活塞板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冷却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板的外部连接有两根转接管,两根所述转接管的末端连接有管路换向阀,所述管路换向阀适于改变所述转接管内冷却液的流向。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管路换向阀包括阀体壳体,所述阀体壳体为圆柱状,所述阀体壳体的内部嵌入有阀门隔板,所述阀门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所述阀体壳体的外部,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有扭力摆臂,所述阀体壳体的外部固定有两个电磁铁,两个电磁铁分别位于所述扭力摆臂的同一侧两端位置,所述阀体壳体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出液管,所述阀体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转接管的一端连接。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转接管的外侧安装有压力缓冲机构,所述压力缓冲机构包括圆柱外壳,所述圆柱外壳的内部嵌入有液压塞,所述液压塞的远离所述转接管一侧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外侧嵌入有弹簧,所述导向柱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圆柱外壳的外部,所述圆柱外壳的内部靠近所述转接管一侧与所述转接管内部相通。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圆柱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适于限制所述液压塞的行程。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滚轮。优选地,上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中所述机身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时,通过冷却板吸收灯板发出的热量,通过冷却板内的冷却液循环流通,将冷却板吸收的热量快速带走,进而实现热量的快速流通散热。冷却液在对冷却板散热时散热效率较高,从而保证了冷却板可快速吸收灯板热量,提高了灯板的散热效率。该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散热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中冷却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冷却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中冷却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冷却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管路换向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管路换向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管路换向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机身,3、支撑臂,4、灯板安装架,5、灯板,6、显示屏,7、滚轮,8、冷却板,9、进液管,10、出液管,11、输液管,12、冷却循环管,13、导向杆,14、冷却腔,15、活塞板,16、压力缓冲机构,1601、圆柱外壳,1602、导向柱,1603、弹簧,1604、液压塞,1605、限位块,17、转接管,18、按压开关,19、管路换向阀,1901、阀体壳体,1902、管接头,1903、扭力摆臂,1904、转轴,1905、铁芯,1906、线圈,1907、阀门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包括机身2,机身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滚轮7。机身2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屏安装架6,显示屏安装架6上安装有显示屏6。显示屏安装架6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3,支撑臂3为可调节的万向旋转臂。支撑臂3的端部安装有灯板安装架4,灯板安装架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灯板5。灯板安装架4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8,冷却板8与灯板安装架4的内壁底部贴合,冷却板8为金属材质,用于给灯板5降温。冷却板8内循环流动有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带走灯板热量。机身2的内部安装有液压泵,液压泵用于给冷却循环系统提供动力。实施方式1:如图1、图2、图3所示,冷却板8的内部嵌入有弯曲状的冷却循环管12,冷却循环管12为铜管,冷却循环管12与冷却板8内部贴合,优选地,冷却循环管12与冷却板8一体铸造成型,冷却板8可选用金属铝材质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将冷却循环管12(铜管)放入铝溶液中一体铸造成型。冷却循环管12两端分别为进液管9、出液管10,进液管9、出液管10通过输液管11与液压循环系统连接,构成闭合的循环回路。弯曲状的冷却循环管12可增大与冷却板8的接触面积,便于吸热,从而便于灯板5散热。实施方式2:该技术方案简介:传统的液冷循环系统为了加大散热效率通常采用加大液冷管与发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积,然而将发热体的整个接触面积做到最大且最节省材料的做法是将液冷管中间改为冷却腔,使冷却腔完全与发热体发热面接触,但用于流通冷却液的冷却管横截面不可能做到冷却腔横截面那么大,因此造成冷却腔内吸热后的冷却液不能完全流通更换,这也是现有的液冷循环系统大多采用冷却管弯曲排布散热的原因。该技术方案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如图1、图4、图5所示,冷却板8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14,冷却腔14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板15、导向杆13。活塞板15将冷却腔14分为左右两个不相通的腔体。导向杆13垂直穿过活塞板15的内部且与活塞板15滑动连接,导向杆13与冷却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冷却板8的外部连接有两根转接管17,两根转接管17的末端连接有管路换向阀19,管路换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2),所述机身(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所述机身(2)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屏安装架(6),所述显示屏安装架(6)上安装有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安装架(6)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端部安装有灯板安装架(4),所述灯板安装架(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灯板(5),所述灯板安装架(4)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8),所述冷却板(8)与所述灯板安装架(4)的内壁底部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2),所述机身(2)的底部安装有底座(1),所述机身(2)的顶部固定有显示屏安装架(6),所述显示屏安装架(6)上安装有显示屏(6),所述显示屏安装架(6)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臂(3),所述支撑臂(3)的端部安装有灯板安装架(4),所述灯板安装架(4)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灯板(5),所述灯板安装架(4)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板(8),所述冷却板(8)与所述灯板安装架(4)的内壁底部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8)的内部嵌入有弯曲状的冷却循环管(12),所述冷却循环管(12)为铜管,所述冷却循环管(12)与所述冷却板(8)内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8)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14),所述冷却腔(14)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板(15)、导向杆(13),所述导向杆(13)垂直穿过所述活塞板(15)的内部且与所述活塞板(15)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3)与所述冷却板(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板(8)的外部连接有两根转接管(17),两根所述转接管(17)的末端连接有管路换向阀(19),所述管路换向阀(19)适于改变所述转接管(17)内冷却液的流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液冷高功率红蓝光谱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换向阀(19)包括阀体壳体(1901),所述阀体壳体(1901)为圆柱状,所述阀体壳体(1901)的内部嵌入有阀门隔板(1907),所述阀门隔板(1907)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时代阳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