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的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531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的终端装置,由主系统电路板、从系统电路板及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主系统电路板由主CPU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组成,主系统电路板并设有与标准计算机输入键盘的连接接口;从系统电路板由从CPU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组成,从CPU设有报务信号输出接口,主CPU与从CPU间经I↑[2]C时钟引脚及I↑[2]C数据引脚以I↑[2]C总线通信方式连接,各电路板并均与电源板连接。(*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通信报务的训练和/或实际应用的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的终端装置。传统的通信报务系统可有莫尔斯码、移频印字(电传)和语音报等多种不同的方式。每种报务方式均有各自独立的专用操作终端设备和系统,如手键、电子键、电传、电台送话器等,其间无共通性,操作人员只能单独训练和单独使用,不同报务方式的输出信号间也不能相互转换,不仅训练难度大,效率低,使用上也极为不便。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具有综合性智能功能的报务系统终端装置,使其能统一由标准计算机键盘输入报文,根据需要以莫尔斯码、移频印字或语音报等不同的报务方式输出,并能实现不同报务输出方式间的转换,从而能极大地提高报务训练和报务通信的效率和效果。本技术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的终端装置,由主系统电路板、从系统电路板及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其中主系统电路板由主CPU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组成,主系统电路板并设有与标准计算机输入键盘的连接接口。从系统电路板由从CPU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组成,从CPU设有报务信号输出接口。主CPU与从CPU间经I2C时钟引脚及I2C数据引脚以I2C总线通信方式连接。各电路板均与电源板连接,由其提供工作电源。上述结构中的主系统电路板和从系统电路板可以分别设计为一个独立的16位单片机系统,其主CPU和从CPU可以分别均采用8051系列芯片,如PHILIP 80C552单片微控制器等8XC552系列芯片。其优点在于功能强大,兼容性好,且扩展了温度范围,价格也相对较低。各数据存储器可以均采用62256芯片;程序存储器可以均采用27C512芯片。I2C总线通信方式是一种无中央主控器件的多主总线,由一条串行数据线和一条串行时钟线组成,在彩色电视机等电器设备中已有广泛的应用。主CPU与从CPU间采用I2C总线通信方式连接的优点在于其技术成熟,性能可靠,可实现主CPU和从CPU间的双向串行通信。经试验测试,其效果满意。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说的主CPU分别经相互对应的TXD和RXD脚还可以连接有莫尔斯监听芯片,可以在进行报务通信的训练和/或使用中进一步实现监听功能。此外,所说的主CPU还可以经显示模块芯片及相应的非门电路连接有显示结构,如常用的数码管或液晶等数码式显示结构、屏幕显示结构、或者其它所希望适当形式的显示结构,使报务的输入和/或输出功能更加完善和方便。为实现语音报务输出,可以使上述结构中的从CPU再连接有语音转换输出电路,可以采用目前已较为成熟的各种形式的语音转换输出电路。如,可以采用OKI公司的MSM6585等专用ADPCM编解码芯片,也可以采用DAC0832等D/A转换模块芯片,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语音处理技术。上述结构中从CPU的莫尔斯码和移频印字输出转换开关可以采用固态继电器实现。本技术上述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终端装置的工作过程是需发送的报文经标准计算机键盘输入主系统电路板后,由主系统电路板对原始报文信号进行识别和接收、报文数据的存贮、报文信号的智能化处理和系统的控制等处理后,通过I2C总线方式传送给从系统电路板;从系统电路板将接收到的报文数据转换为莫尔斯码、或移频印字(电传)、语音等所需的电报终端信号,经相应的接口送到监听和输出口。装置中的显示结构可以实时显示报务员输入的报文,监听结构可以对输入的报文信号进行监听。本技术上述报务系统终端装置的特点在于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通信新技术,在相应的程序软件配合下通过同一套终端装置,即可统一由标准计算机键盘将需发送的报文输入后,按需要提供多种标准的报务信号输出,并可完成对报文的存储、调用和相互转换输出。例如,在莫尔斯工作模式下,其可以实现包括自动生成电报报头、号数、组数和开始符号,以及存贮所拍发的报文等智能存发功能,以及人工存发报、调取报文、插报、长短码转换、存入号、自动呼叫、中间取组、报文查询、报文编辑、速度调整、监听报调调整、开/关输出口等多种功能;在移频印字工作模式下,也可以实现智能存发、移频印字报码型转换、波特率调整等功能;在语音报工作模式下,可以实现语音报速度调整、音调调整、男女声语音报转换及与莫尔斯班模式下其它相似的多种功能。因此,本技术的上述报务终端装置无论是用于电台机工作和对报务员进行训练,还是作为报务终端使用,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装置中采用的多处理器并行技术,增强了系统的处理能力;采用短时中断技术,完成了单片机与标准计算机键盘的接口,以及采用板际通信技术完成芯片间的互连与通信,既保证了该终端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也为功能的进一步扩充预留了较大的空间。以下通过如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终端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框图。图2是图1中主系统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图1主系统电路板连接的显示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图4是与图1主系统电路板连接的莫尔斯监听CPU连接示意图。图5是图1中从系统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与图5从系统电路板连接的ADPCM编解码语音接口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是与图5从系统电路板连接的D/A转换语音接口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终端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图1中显示了本技术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终端装置的一种基本结构。装置由主系统电路板、从系统电路板及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在图2中,主系统电路板由主CPU(U1)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U2、数据存储器U3及程序存储器U4组成;主CPU(U1)的外部中断引脚及某一双向/准双向I/O引脚并分别与标准计算机输入键盘的时钟线和数据信号线连接。在图5中,从系统电路板由从CPU(U9)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U10、数据存储器U11及程序存储器U12,U13组成;从CPU(U9)设有莫尔斯码输出接口MES-0和移频印字输出接口DC-0及语音报输出接口等报务信号输出接口端。主系统电路板与从系统电路板分别均为独立的16位单片机系统,其中的主CPU(U1)和从CPU(U9)均采用PHILIP 80C552单片微控制器;主CPU和从CPU间分别经SCL时钟引脚及SDA数据引脚以I2C总线通信方式连接。主系统板和从系统板中的各数据存储器(U3,U11)均采用62256芯片,利用标准RAM扩展方法得到62256的连接方式,其寻址范围可以为0000H-7FFFFH,具有32K字节的数据存贮能力。各系统板中的程序存储器(U4,U12,U13)均采用27C512芯片,其寻址范围为0000H-FFFFH,具有64K字节的程序存贮能力,可为终端功能的扩展预留较大的空间。装置的工作电源由电源—接口板提供,从系统电路板的报务信号也经该电源—接口板输出。上述主CPU(U1)的AD0-AD7脚还与8255显示模块CPU(U7)连接,以常规方式在相应的非门电路(U5和U6)配合下经适当形式的接口板P1与常用的数码显示结构连接(如图3所示)。同时,主CPU(U1)分别经可相互对应的发送引脚TXD脚和接收引脚RXD脚以标准串口通信方式还与89C2051单片机系统的莫尔斯监听电路(U8)连接(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综合性智能报务系统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系统电路板、从系统电路板及相关的外围电路组成,其中主系统电路板由主CPU(U1)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U2)、数据存储器(U3)及程序存储器(U4)组成,主系统电路板并设有与标准计算机输入键盘的连接接口;从系统电路板由从CPU(U9)和分别与其连接的系统锁存器(U10)、数据存储器(U11)及程序存储器(U12,U13)组成,从CPU(U9)设有报务信号输出接口,主CPU(U1)与从CPU(U9)间经I↑[2]C时钟引脚及I↑[2]C数据引脚以I↑[2]C总线通信方式连接,各电路板并均与电源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乘风邹定学熊承康冯沫林安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八一零八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