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16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茶机,包括制茶装置、传送带、抽查装置,制茶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抽查装置设置在传送带另一端的下方;抽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转动连接转动轴,转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横梁的每端均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取料盒,取料盒下侧固定连接加重块,抽查装置还包括立板,立板一侧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档杆,档杆与加重块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能够将取料盒内多次倒入的茶叶进行混合,检查人员再从接料盒内随机取样,这样抽检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直接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且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流程,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制茶机。
技术介绍
茶叶生产是我国传统产业,茶叶已经成为全球三大饮料之一。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4年,我国茶叶产量175万吨,居世界首位。可茶叶的生产制造大多数依赖人工炒制,这无形中为制茶产业增加了不少人工成本和降低了生产效率。茶叶生产线机械装备发展速度缓慢,使得成品茶质量不稳定,炒茶完成后需要经过抽查来确定茶叶的品质,现有技术中是将茶叶集中后再进行取样,这样取样点比较集中,不是特别分散,取样效果不是特别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茶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茶机,包括制茶装置、传送带、抽查装置,制茶装置设置在传送带一端的上方,抽查装置设置在传送带另一端的下方;抽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转动连接转动轴,转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横梁,横梁的每端均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取料盒,取料盒下侧固定连接加重块,抽查装置还包括立板,立板一侧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档杆,档杆与加重块相对设置。优选地,立板一侧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转动销,转动销一端固定连接接料盒,转动销另一端设有用于控制转动销往复转动的摆动装置。优选地,摆动装置包括转盘,转盘与转动销同轴固定,转盘一侧固定连接摆动杆,立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块,第一铰接块与摆动杆相铰接。优选地,制茶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圆轴,圆轴上转动连接安装板,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炒锅,炒锅一侧设有出料口,炒锅的锅口固定连接盖板,盖板上装有翻炒电机,翻炒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连接翻炒板,翻炒板设置在炒锅内,安装板一侧装有控制安装板转动的动力装置。优选地,盖板上设有进料口。优选地,翻炒板上设有多个过料孔。优选地,动力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上转动连接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块,第二铰接块与安装板相铰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将取料盒内多次倒入的茶叶进行混合,检查人员再从接料盒内随机取样,这样抽检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直接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且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流程,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制茶机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是制茶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是抽查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4是摆动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茶装置1、传送带2、抽查装置3,制茶装置1设置在传送带2一端的上方,抽查装置3设置在传送带2另一端的下方。具体的,制茶装置1包括支撑板11,支撑板11一侧固定连接圆轴111,圆轴111上转动连接安装板12,安装板12一侧固定连接炒锅14,炒锅14采用电加热的锅,炒锅14一侧设有出料口141,炒锅14的锅口固定连接盖板15,盖板15上设有进料口151。盖板15上装有翻炒电机16,翻炒电机16的主轴上固定连接翻炒板17,翻炒板17设置在炒锅14内,翻炒板17上设有多个过料孔171。安装板12一侧装有控制安装板12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固定板112,固定板112一侧固定接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上转动连接第二铰接座131,第二铰接座131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13,第二电动伸缩杆1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块132,第二铰接块132与安装板12相铰接。抽查装置3包括底座31,底座31上侧转动连接转动轴32,底座上装有控制驱动转动轴32转动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在图中未画出,转动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转动轴32上端固定连接横梁33,横梁33的每端均转动连接转动杆341,转动杆341一端固定连接取料盒34,取料盒34下侧固定连接加重块342,抽查装置3还包括立板35,立板35一侧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档杆36,档杆36与加重块342相对设置。立板35一侧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转动销371,转动销371一端固定连接接料盒37,转动销371另一端设有用于控制转动销371往复转动的摆动装置。摆动装置包括转盘38,转盘38与转动销371同轴固定,转盘38一侧固定连接摆动杆381,立板35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第一铰接座391,第一铰接座39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39,第一电动伸缩杆3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块392,第一铰接块392与摆动杆381相铰接。在使用时,通过进料口151向炒锅14内加入待炒制的茶叶,通过翻炒电机16带动翻炒板17对茶叶进行翻炒,翻炒完成后,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3拉动安装板12转动,从而使得炒锅14翻转,通过出料口141将茶叶倒出,倒出的茶叶通过传送带2传送至下道工序,在茶叶从传送带掉落的过程中,横梁33缓慢转动,当取料盒34经过传送带时,取料盒34内会接到部分茶叶,当取料盒34下侧的固定块342与档杆36碰撞时,会带动取料盒34翻转,从而将茶叶倒入接料盒37,摆动装置能够带动接料盒37往复摆动,能够将取料盒34内多次倒入的茶叶进行混合,检查人员再从接料盒37内随机取样,这样抽检的分散性大大提高,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直接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且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能够实现自动化作业流程,适合推广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茶装置(1)、传送带(2)、抽查装置(3),所述制茶装置(1)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一端的上方,所述抽查装置(3)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另一端的下方;/n所述抽查装置(3)包括底座(31),底座(31)上侧转动连接转动轴(32),转动轴(32)上端固定连接横梁(33),所述横梁(33)的每端均转动连接转动杆(341),所述转动杆(341)一端固定连接取料盒(34),所述取料盒(34)下侧固定连接加重块(342),所述抽查装置(3)还包括立板(35),所述立板(35)一侧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档杆(36),所述档杆(36)与所述加重块(342)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茶装置(1)、传送带(2)、抽查装置(3),所述制茶装置(1)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一端的上方,所述抽查装置(3)设置在所述传送带(2)另一端的下方;
所述抽查装置(3)包括底座(31),底座(31)上侧转动连接转动轴(32),转动轴(32)上端固定连接横梁(33),所述横梁(33)的每端均转动连接转动杆(341),所述转动杆(341)一端固定连接取料盒(34),所述取料盒(34)下侧固定连接加重块(342),所述抽查装置(3)还包括立板(35),所述立板(35)一侧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档杆(36),所述档杆(36)与所述加重块(342)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35)一侧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连接转动销(371),所述转动销(371)一端固定连接接料盒(37),所述转动销(371)另一端设有用于控制转动销(371)往复转动的摆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转盘(38),所述转盘(38)与所述转动销(371)同轴固定,所述转盘(38)一侧固定连接摆动杆(381),所述立板(35)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上转动连接第一铰接座(391),所述第一铰接座(391)一侧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39),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启梅寅张洋洋赵晨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