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513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深海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控制平台启动下潜或上浮操作;II、通过投送系统进行喂料;III、深海网箱上浮时,可通过清洗系统对网箱进行清洗、维护,清洗包括对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的清洗以及网衣的清洗;IV、移动客户端通过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检测到的水温、水质、溶解氧、残余物以及水生物的成像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深海养殖网箱的管理初放和抗风浪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浮沉的方式对深海网箱进行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台风侵袭带来的损坏率;在提高了深海养殖安全保障的同时,大大拓展了深海养殖空间和适应海域,改善了近海养殖生态环境,为深海渔业打开新的篇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海洋渔业资源衰退和传统作业渔场老化,网箱养殖业越来越多地成为世界各沿海国家的发展重点。目前我国已有100多万只的海水养殖网箱,已是海水养殖的主要方式,所生产的鱼虾也已占海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但网箱几乎都是木结构的小型网箱,其抗风浪性能相当差,只能大量集中于近海港湾内,养殖密度高于海区的环境容量,从而使养殖环境自身污染严重,网箱内外水流不畅,引起病类频发,养殖品质下降,迫使我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深海网箱养殖。深海网箱是指可以在相对较深海域(通常海区深度大于20m)使用的养殖网箱,网箱内环境稳定,水体大,更接近于自然环境;鱼类活动范围广,成活率高,生长快,鱼病少,易康复;自然饵料多,用饵少;养殖鱼体形、肉质接近野生。且对拓展养殖海域、减轻环境压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意义重大。HDPE型圆形深水网箱是目前我国深水网箱养殖中用得最多的类型,已经超过1万多只。近二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新材料、气动、防腐蚀、防污损(附着物)、抗紫外线(防老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箱的强度、成本、寿命及安全可靠性都有飞跃性的进步。我国南海多台风,且台风强度大,目前这种结构的网箱虽然很结实,但每年的一个台风季下来仍有10%的损坏率。鉴于此需要一种潜浮式网箱,使得可以在强台风来临前,下潜至水面一定深度以下,从而避开风浪的冲击,台风过后再浮出海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包括控制平台、深海网箱,还包括双向潮汐电站、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双向潮汐电站与控制平台电性相接,双向潮汐电站为控制平台提供电力支持,控制平台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客户端相连接,控制平台分别与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相连接;深海网箱包括网箱框架系统、监控系统、清洗系统、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网箱框架系统与投送系统相连接;网箱框架系统由网箱框架及其内部悬挂的网衣一体化组成,网箱框架为外管由充气气囊填充的圆柱体,网箱框架系统可实现深海网箱的升降自动调节,根据潮汐周期和潮差设定智能电路控制频率,以调节网箱内腔水量改变浮力的方式实现网箱的升降,进而改变水体养殖空间;深海网箱的底部顶角处设置有柱脚,柱脚的下方均设置有潜水泵,潜水泵与控制平台相连接;通过设置潜水泵,保证在强台风来临前,下潜至水面以下,从而避开风浪的冲击,台风过后再浮出海面;深海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控制平台启动下潜操作,将深海网箱沉入深海中,网箱框架系统得到控制平台发出的下潜信号后,和气囊相连的排气阀打开,气囊受海水的挤压收缩,气囊内空气排出,海水进入外管内,网箱渐渐下潜,浮漂所受浮力逐渐增加,当浮漂所受浮力和下降的重力相等时,网箱停止下降,此时浮漂、锚绳、坠锤三者作用于网箱的力达到平衡,使网箱在水下平稳,通过改变浮漂系绳的长短可以控制下潜的深度;当需要上浮时,通过控制平台启动上浮操作,得到控制平台发出的上升信号后,预先储备充足的压缩空气从气囊接口进入气囊,气囊膨胀,将外管内的海水挤出,网箱上浮;II、通过投送系统进行喂料,具体过程为:控制平台与风机相连接,通过控制平台启动风机,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风管,风机与风管之间设置有风力调节器,通过风力调节器调节风机的风力大小,风管的出口与下料器相连通,风管与下料器之间设置有风力控制机器,通过风力控制机器控制风管的出风速度,从而进一步调节下料器的出料速度,下料器的出口端与网箱投料分配器相连通,网箱投料分配器由多根S型管组成,下料器内的投料分别通过S型管进入喷料器,网箱投料分配器通过喷料器与输送料管相连通,最终投料经过输送料管进入网箱框架系统,输送料管与网箱框架系统相连接;III、深海网箱上浮时,可通过清洗系统对网箱进行清洗、维护,清洗包括对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的清洗以及网衣的清洗;深海网箱的底部设置有伤残死鱼收集器、水下监视器,通过水下监视器对伤残死鱼收集器内的死鱼数量进行监视,从而可以定期清理;IV、移动客户端通过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检测到的水温、水质、溶解氧、残余物以及水生物的成像数据,达到调节水温、溶解氧以及水质的目的,经数据比对分析掌握水生物投食时间、投食量并进行病情监测。进一步地,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利用网架支撑结构安装水下测控芯片、仪器、灯光以及纳米供氧设备,对养殖生物实现智能管理和增氧功能。进一步地,网衣清洗系统由浮力调节系统共同组成,包括可移动给水管、高压水枪;清洗作业时,调节底部浮力使得框架系统逐步上浮,以高压水枪自上而下地清洗网衣。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深海养殖网箱的管理初放和抗风浪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浮沉的方式对深海网箱进行管理,从而有效避免台风侵袭带来的损坏率;在提高了深海养殖安全保障的同时,大大拓展了深海养殖空间和适应海域,改善了近海养殖生态环境,为深海渔业打开新的篇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投送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深海网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平台;2、风机;3、风管;4、下料器;5、网箱投料分配器;6、喷料器;7、输送料管;8、深海网箱;9、双向潮汐电站;10、风力调节器;11、风力控制机器;12、移动客户端;81、柱脚;82、潜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包括控制平台1、深海网箱8,还包括双向潮汐电站9、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双向潮汐电站9与控制平台1电性相接,双向潮汐电站9为控制平台1提供电力支持,控制平台1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客户端12相连接,控制平台1分别与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相连接;深海网箱8包括网箱框架系统、监控系统、清洗系统、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网箱框架系统与投送系统相连接;网箱框架系统由网箱框架及其内部悬挂的网衣一体化组成,网箱框架为外管由充气气囊填充的圆柱体,网箱框架系统可实现深海网箱8的升降自动调节,根据潮汐周期和潮差设定智能电路控制频率,以调节网箱内腔水量改变浮力的方式实现网箱的升降,进而改变水体养殖空间;如图3所示,深海网箱8的底部顶角处设置有柱脚81,柱脚81的下方均设置有潜水泵82,网箱为潜于水下的中空内腔封闭浮力箱体组成的带柱脚的立体箱体结构;中空管内腔相互连通,柱脚内腔设潜水泵,潜水泵82与控制平台1相连接;深海网箱8还包括锚固系统,锚固系统采用点状连环锚固桩、缆绳以及网箱立柱连接,当遭遇强风浪时,可给网箱内腔注满水,使箱体下沉以柱脚81锚固于海底。通过设置潜水泵82,保证在强台风来临前,下潜至水面以下,从而避开风浪的冲击,台风过后再浮出海面;深海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通过控制平台1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包括控制平台(1)、深海网箱(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潮汐电站(9)、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双向潮汐电站(9)与控制平台(1)电性相接,双向潮汐电站(9)为控制平台(1)提供电力支持,所述控制平台(1)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客户端(12)相连接,控制平台(1)分别与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相连接;所述深海网箱(8)包括网箱框架系统、监控系统、清洗系统、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网箱框架系统与投送系统相连接;/n所述网箱框架系统由网箱框架及其内部悬挂的网衣一体化组成,所述网箱框架为外管由充气气囊填充的圆柱体,网箱框架系统可实现深海网箱(8)的升降自动调节,根据潮汐周期和潮差设定智能电路控制频率,以调节网箱内腔水量改变浮力的方式实现网箱的升降,进而改变水体养殖空间;/n所述深海网箱(8)的底部顶角处设置有柱脚(81),所述柱脚(81)的下方均设置有潜水泵(82),所述潜水泵(82)与控制平台(1)相连接;通过设置潜水泵(82),保证在强台风来临前,下潜至水面以下,从而避开风浪的冲击,台风过后再浮出海面;/n所述深海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I、通过控制平台(1)启动下潜操作,将深海网箱(8)沉入深海中,网箱框架系统得到控制平台(1)发出的下潜信号后,和气囊相连的排气阀打开,气囊受海水的挤压收缩,气囊内空气排出,海水进入外管内,网箱渐渐下潜,浮漂所受浮力逐渐增加,当浮漂所受浮力和下降的重力相等时,网箱停止下降,此时浮漂、锚绳、坠锤三者作用于网箱的力达到平衡,使网箱在水下平稳,通过改变浮漂系绳的长短可以控制下潜的深度;当需要上浮时,通过控制平台(1)启动上浮操作,得到控制平台(1)发出的上升信号后,预先储备充足的压缩空气从气囊接口进入气囊,气囊膨胀,将外管内的海水挤出,网箱上浮;/nII、通过投送系统进行喂料,具体过程为:控制平台(1)与风机(2)相连接,通过控制平台(1)启动风机(2),风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风管(3),风机(2)与风管(3)之间设置有风力调节器(10),通过风力调节器(10)调节风机(2)的风力大小,风管(3)的出口与下料器(4)相连通,风管(3)与下料器(4)之间设置有风力控制机器(11),通过风力控制机器(11)控制风管(3)的出风速度,从而进一步调节下料器(4)的出料速度,下料器(4)的出口端与网箱投料分配器(5)相连通,网箱投料分配器(5)由多根S型管组成,下料器(4)内的投料分别通过S型管进入喷料器(6),网箱投料分配器(5)通过喷料器(6)与输送料管(7)相连通,最终投料经过输送料管(7)进入网箱框架系统,输送料管(7)与网箱框架系统相连接;/nIII、深海网箱(8)上浮时,可通过清洗系统对网箱进行清洗、维护,清洗包括对监控系统摄像头镜头的清洗以及网衣的清洗;深海网箱(8)的底部设置有伤残死鱼收集器、水下监视器,通过水下监视器对伤残死鱼收集器内的死鱼数量进行监视,从而可以定期清理;/nIV、移动客户端(12)通过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检测到的水温、水质、溶解氧、残余物以及水生物的成像数据,达到调节水温、溶解氧以及水质的目的,经数据比对分析掌握水生物投食时间、投食量并进行病情监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潮汐发电深海网箱自用的方法,包括控制平台(1)、深海网箱(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向潮汐电站(9)、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双向潮汐电站(9)与控制平台(1)电性相接,双向潮汐电站(9)为控制平台(1)提供电力支持,所述控制平台(1)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客户端(12)相连接,控制平台(1)分别与网箱框架系统、投送系统、清洗系统相连接;所述深海网箱(8)包括网箱框架系统、监控系统、清洗系统、水下测控及增氧系统,网箱框架系统与投送系统相连接;
所述网箱框架系统由网箱框架及其内部悬挂的网衣一体化组成,所述网箱框架为外管由充气气囊填充的圆柱体,网箱框架系统可实现深海网箱(8)的升降自动调节,根据潮汐周期和潮差设定智能电路控制频率,以调节网箱内腔水量改变浮力的方式实现网箱的升降,进而改变水体养殖空间;
所述深海网箱(8)的底部顶角处设置有柱脚(81),所述柱脚(81)的下方均设置有潜水泵(82),所述潜水泵(82)与控制平台(1)相连接;通过设置潜水泵(82),保证在强台风来临前,下潜至水面以下,从而避开风浪的冲击,台风过后再浮出海面;
所述深海网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通过控制平台(1)启动下潜操作,将深海网箱(8)沉入深海中,网箱框架系统得到控制平台(1)发出的下潜信号后,和气囊相连的排气阀打开,气囊受海水的挤压收缩,气囊内空气排出,海水进入外管内,网箱渐渐下潜,浮漂所受浮力逐渐增加,当浮漂所受浮力和下降的重力相等时,网箱停止下降,此时浮漂、锚绳、坠锤三者作用于网箱的力达到平衡,使网箱在水下平稳,通过改变浮漂系绳的长短可以控制下潜的深度;当需要上浮时,通过控制平台(1)启动上浮操作,得到控制平台(1)发出的上升信号后,预先储备充足的压缩空气从气囊接口进入气囊,气囊膨胀,将外管内的海水挤出,网箱上浮;
II、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剑峰张永志刘洋李忠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深海农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