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摘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11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摘果器,涉及花生的采摘,属农业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机箱、设于机箱下端的支撑腿、设于机箱内部下端的倾斜的集果滑坡、设于集果滑坡下端口处的筛网、位于传输带下方的打果滚轮及设在打果滚轮上的打果杆,所述打果滚轮为滑轮形状的结构,滑轮的两侧轮体边缘平行轮轴设有若干打果杆;所述打果杆上设有若干抓手,所述抓手均垂直打果杆且各抓手沿打果杆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为月牙的形状,且向花生秧苗运输的相反方向弯曲;所述机箱的侧面还开设机箱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打果的整个过程中能够避免花生果实的遗漏,将花生秧苗上的果子打干净,避免了粮食浪费情况的发生,使打果的效率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摘果器
本技术涉及花生的采摘,更具体的是一种花生摘果器,属农业用具

技术介绍
花生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在我国北方被大量种植,如此大的种植规模让花生最后秧果分离的工作变得很辛苦,如今大规模花生种植地机械化程度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小规模花生种植或者家庭式的花生种植不便于使用大型的机械化设备来采收花生,于是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适于小规模花生种植或家庭式花生种植用的花生摘果器来代替人工操作,现有的花生摘果器一般由输秧结构、打果机构以及集果机构组成,而打果机构处一般设置的是直杆,很容易造成打果不干净和果实遗漏的情况,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打果干净的花生摘果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生摘果器,包括机箱、设于机箱下端的支撑腿、设于机箱内部下端的倾斜的集果滑坡、设于集果滑坡下端口处的筛网;还包括位于机箱上端的输秧台面、设在输秧台面上的输料通道、在输料通道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传输带、驱动传输带运转的第一电机、与输料通道相连通的输料口、位于传输带下方的打果滚轮以及驱动打果滚轮转动的第二电机及设在打果滚轮上的打果杆,所述打果滚轮为滑轮形状的结构,滑轮的两侧轮体边缘平行轮轴设有若干打果杆;所述打果杆上设有若干抓手,所述抓手均垂直打果杆且各抓手沿打果杆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为月牙的形状,且向花生秧苗运输的相反方向弯曲;所述机箱的侧面还开设机箱门。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箱门上设有透明观察窗。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箱门靠近透明观察窗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门把手。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机箱门与机箱铰接且可开合。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打果滚轮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打果滚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抓手与打果杆螺栓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位于同一个打果杆上的相邻两个抓手之间的距离为1~2cm。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有万向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的抓手垂直打果杆且沿打果杆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为月牙的形状,与打果杆螺栓连接,该结构可避免花生果实的遗漏,将花生秧苗上的果子打干净,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现象的发生;在机箱的侧面开设机箱门,在机箱门上设有透明观察窗,上述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机箱内部是否有污物堆积,以便及时清理;支撑腿下端设有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的抓手垂直打果杆且沿打果杆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为月牙的形状,与打果杆螺栓连接,该结构可避免花生果实的遗漏,将花生秧苗上的果子打干净,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现象的发生;在机箱的侧面开设机箱门,在机箱门上设有透明观察窗,上述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机箱内部是否有污物堆积,以便及时清理;支撑腿下端设有万向轮,便于整个装置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花生摘果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花生摘果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花生摘果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打果杆及抓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机箱、2-输秧台面、3-传输带、4-打果滚轮、5-打果杆、6-筛网、7-万向轮、8-支撑腿、9-抓手、10-第二电机、11-第一电机、12-输料口、13-集果滑坡、14-机箱门、15-门把手、16-输料通道、17-透明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第一实施例:如图1及图3所示,一种花生摘果器,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下端的支撑腿8、设于机箱1内部下端的倾斜的集果滑坡13(集果滑坡13为斜坡结构,方便收集打落下来的花生果实)、设于集果滑坡13下端口处的筛网6;还包括位于机箱1上端的输秧台面2、设在输秧台面2上的输料通道16、在输料通道16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传输带3、驱动传输带运转的第一电机11、与输料通道16相连通的输料口12(花生秧苗从输料口12进入输料通道16)、位于传输带3下方的打果滚轮4以及驱动打果滚轮4转动的第二电机10及设在打果滚轮4上的打果杆5,所述打果滚轮4为滑轮形状的结构,滑轮的两侧轮体边缘平行轮轴设有若干打果杆5(打果杆5与打果滚轮4一体成型);所述打果杆5上设有若干抓手9,所述抓手9均垂直打果杆5且各抓手9沿打果杆5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9为月牙的形状,且向花生秧苗运输的相反方向弯曲;所述机箱1的侧面还开设机箱门14。第二实施例:如图2及图4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机箱门14上设有透明观察窗17,方便在打果过程中随时查看打果及设备状况,避免打开机箱门时造成花生果漏出等问题;所述机箱门14靠近透明观察窗17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门把手15,便于开合机箱门14;所述机箱门14与机箱1铰接且可开合;所述打果滚轮4的个数有两个,两个打果滚轮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抓手9与打果杆5螺栓连接(抓手9上设有螺栓,打果杆5上设有螺母孔),便于拆卸更换和清理抓手9,提高花生摘果器打果的效率;所述位于同一个打果杆5上的相邻两个抓手9之间的距离为1~2cm;所述支撑腿8的底部设有万向轮7,方便整个机器的移动。本技术的一种花生摘果器在使用时,需要首先将带有果子的花生秧苗放进输料口12,通过输料通道16及输料通道16两侧的传输带3进行输送花生秧苗,把带有果子的一端朝向机箱1内,抓手9的月牙结构便在花生秧苗随传输带运输的过程中,把花生果实打落进机箱1内,在打果的整个过程中能够避免花生果实的遗漏,将花生秧苗上的果子打干净,避免了粮食浪费情况的发生,使打果的效率大大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花生摘果器,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下端的支撑腿(8)、设于机箱(1)内部下端的倾斜的集果滑坡(13)、设于集果滑坡(13)下端口处的筛网(6);还包括位于机箱(1)上端的输秧台面(2)、设在输秧台面(2)上的输料通道(16)、在输料通道(16)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传输带(3)、驱动传输带运转的第一电机(11)、与输料通道(16)相连通的输料口(12)、位于传输带(3)下方的打果滚轮(4)以及驱动打果滚轮(4)转动的第二电机(10)及设在打果滚轮(4)上的打果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果滚轮(4)为滑轮形状的结构,滑轮的两侧轮体边缘平行轮轴设有若干打果杆(5);所述打果杆(5)上设有若干抓手(9),所述抓手(9)均垂直打果杆(5)且各抓手(9)沿打果杆(5)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9)为月牙的形状,且向花生秧苗运输的相反方向弯曲;所述机箱(1)的侧面还开设机箱门(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摘果器,包括机箱(1)、设于机箱(1)下端的支撑腿(8)、设于机箱(1)内部下端的倾斜的集果滑坡(13)、设于集果滑坡(13)下端口处的筛网(6);还包括位于机箱(1)上端的输秧台面(2)、设在输秧台面(2)上的输料通道(16)、在输料通道(16)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传输带(3)、驱动传输带运转的第一电机(11)、与输料通道(16)相连通的输料口(12)、位于传输带(3)下方的打果滚轮(4)以及驱动打果滚轮(4)转动的第二电机(10)及设在打果滚轮(4)上的打果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果滚轮(4)为滑轮形状的结构,滑轮的两侧轮体边缘平行轮轴设有若干打果杆(5);所述打果杆(5)上设有若干抓手(9),所述抓手(9)均垂直打果杆(5)且各抓手(9)沿打果杆(5)的同一条轴线设置,所述抓手(9)为月牙的形状,且向花生秧苗运输的相反方向弯曲;所述机箱(1)的侧面还开设机箱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东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锦沃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