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机动车中的储物格的盖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97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10
带有上侧面(20)和下侧面(22)的用于在机动车(50)中的储物格(40)的盖部(12),其特征在于穿透盖部(12)的通风缝口(18)或通风通道(32),其中,通风缝口(18)或通风通道(3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缝口壁(24)或通道壁(24),其与盖部(12)的上侧面(20)包夹20º至70º的角度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在机动车中的储物格的盖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上侧面和下侧面的用于在机动车中的储物格的盖部、一种带有这样的盖部的储物格以及一种带有相应的储物格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储物格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机动车中以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案存在,以便于允许用户随时存取在行驶期间所需要的物品或简单地使得对于所携带物品的存储空间可供使用。因此,在几乎每辆当今所制造的机动车中存在例如杯架、用于钥匙、太阳镜或其它小物品的储物格或经常也存在用于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诸如此类的储物格或固定装置。许多储物格敞开地设计,然而也已知可封闭的储物格,其那么例如能够利用开头所描述类型的盖部来封闭。因为越来越多移动电话设有用于无线充电的功能,因此在此期间也提供具有在其中存在用于移动电话或其它电子设备借助于充电线缆或者感应的有线或无线充电的装置的储物格的机动车。在这样的电子设备的有线充电的情形中且尤其在感应充电的情形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能量转移的情形中和在能量存储的情形中的损失,其可能在待充电的电子设备、充电装置且有可能还有整个储物格的变热中使得可察觉到。因此进行如下尝试:冷却尤其带有感应充电装置的储物格。由WO2014/008423A2已知的是,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例如经由空气流对流地冷却感应充电装置。在此,热量首先从充电站的邻近的周围环境被传输至另一单元,其然后将热量受控制地发出到周围环境处。这样的设计方案在技术上是复杂的且成本密集的。由文献JPH07-304394A、DE102016216900B3和DE102006042145B3已知另外的现有技术。此外,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储物格中的许多敞开地设计,从而使得驾驶员在行驶期间由于为了充电而存放在储物格中的移动电话引起的刺激不可被排除,例如当到达的消息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器上被渐显或其余的通知或呼叫在显示器上被显示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如此地改进一种由现有技术已知的储物格以及用于储物格的盖部,使得布置在储物格中的电子设备的热量可在足够大的程度上被排出,其中,结构上的成本同时应被保持较少。此外,驾驶员由于电子设备引起的可能的分心应被避免或至少被减少。该目的通过这种类型的带有穿透盖部的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的盖部来实现,其中,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缝口壁或通道壁,其与盖部的上侧面包夹20º至70º的角度。在此,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尤其被理解为穿透盖部的元件,通过该元件可实现从盖部的一侧至盖部的另一侧的气体交换。换而言之,通风缝口建立在盖部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在流体技术上的连接。在此,盖部的上侧面和盖部的下侧面优选平行地伸延。换而言之,盖部那么是恒定厚度的尽可能平坦的物体。由两个面包夹的角度(即例如由缝口壁或通道壁与盖部的上侧面包夹的角度)尤其被理解为由相关联的面法向所包夹的角度。如果这些面中的一个具有更复杂的形状,则尤其该面法向可被使用于所构建的补偿平面。尤其地,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相应地具有两个壁,其与盖部的上侧面包夹20º至70º的角度。在此,两个壁优选彼此平行地伸延。相应地,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可设计成使得其将在盖部的上侧面中的开口与在盖部的下侧面中的开口彼此连接,其中,该连接不相应于穿过盖部的最短可能的路径,而是倾斜地伸延穿过盖部。相应地,在上侧面中的开口和在下侧面中的开口不完全一致地相叠放置,而是彼此相对偏移地布置。与之相反,常规的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在一般情况中仅具有垂直于盖部的表面或者说盖部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伸延的侧壁。原则上,通风通道也可由钻孔构成,从而产生通风通道的圆形横截面。在该情况中也可行的是通道的单个侧壁,其呈柱套状地设计。通风通道或通风缝口因而具有闭合的周缘,其优选在通风通道或通风缝口的长度上是恒定的。该周缘可圆地、尤其圆形地或多边形地、尤其四边形地设计。盖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尤其被理解为封闭储物格的元件(例如顶盖或翻盖)。盖部优选布置成使得其封闭布置在盖部之下或之后的储物格。储物格那么可在盖部被用户打开或移除之后被用于贮藏物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盖部可特别有利地与处在用户(尤其机动车的驾驶员)的视野中的储物格相关联地被使用。该储物格可例如布置在机动车的中控台中。该储物格那么优选被设计或者适合用于容纳电子设备、尤其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该盖部那么防止如下,即,电子设备对于用户而言可见且可能在行驶期间使其分心。该盖部在被装入的状态中优选水平地或以相对水平线小于45º的角度、优选以相对水平线小于30º的角度取向。以该形式和方式实现如下,即,可实现在储物格的内腔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尽可能无阻碍的空气交换。通过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热空气可从储物格的内部向外流动,由此可有效地实现储物格的内腔且因此布置在该处的电子设备的冷却。同时,储物格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盖部至少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如下,即,车辆的驾驶员不被存放在储物格中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干扰或刺激。驾驶员在一般情况中、尤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储物格布置在中控台的区域中的情形中以陡峭的视角近似从上方看向储物格且因此看向通常向上封闭储物格的盖部。如果此时盖部设有通风缝口或通风通道,其侧壁如常见的那样将与盖部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形成直角,则在直接从上方朝向储物格的观察方向的情形中但还在从足够陡峭的视角的观察方向的情形中,储物格的内含物原则上是可见的。通过使通风缝口和/或通风通道的侧壁(其也可被称为缝口壁或者通道壁)与盖部的上侧面包夹20º至70º、优选25º至55º的所提及的角度,视角(在该视角下储物格的内含物理论上可能是可见的)相应地变小,从而使得从通常由驾驶员所占据的位置不可见储物格的内含物。换而言之,盖部设计成使得通风缝口或者通风通道的中心轴线如此明显地与典型的视角(驾驶员在行驶期间在该视角下观察储物格)区别,即,对于驾驶员而言储物格的内含物在行驶期间是不可见的。为此,在典型的观察方向或者典型的视角与通风缝口或者通风通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角度应至少为30º、优选至少45º且特别优选地至少60º。在此,通风缝口尤其被理解为穿过盖部的完整厚度的伸长的凹槽。在此,该凹槽典型地具有带有彼此平行的侧壁的棱柱形形状。在此,通风通道尤其同样被理解为穿透盖部的完整厚度的凹槽。在此,通风通道相对通风缝口具有更紧凑的横截面,其例如可以是正方形的、卵形的、椭圆形的或圆形的。在此,通风缝口或者通风通道的中心轴线尤其在平行侧壁的情形中被理解为在盖部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之间最短连接的方向,其平行于侧壁中的一个伸延。当侧壁不彼此平行地伸延或不平坦时可使用穿过侧壁的补偿平面或者补偿直线。通风缝口可例如具有在1cm与5cm之间的长度和在1mm与5mm之间的宽度。在此,由缝口壁或通道壁与盖部的上侧面所包夹的角度尤其被理解为在处在相应的壁上且在最短的路径上连接盖部的上侧面与盖部的下侧面的直线与该直线到盖部的上侧面上的投影之间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案,通风缝口和/或通风通道的至少一个中心轴线到盖部的上侧面上的投影在盖部的被装入到机动车中的状态中与机动车的通常的行驶方向包夹70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上侧面(20)和下侧面(22)的用于在机动车(50)中的储物格(40)的盖部(12),其特征在于穿透所述盖部(12)的通风缝口(18)或通风通道(32),其中,所述通风缝口(18)或通风通道(3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缝口壁(24)或通道壁(24),其与所述盖部(12)的上侧面(20)包夹20º至70º的角度α。/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1120 DE 102018219849.71.一种带有上侧面(20)和下侧面(22)的用于在机动车(50)中的储物格(40)的盖部(12),其特征在于穿透所述盖部(12)的通风缝口(18)或通风通道(32),其中,所述通风缝口(18)或通风通道(3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缝口壁(24)或通道壁(24),其与所述盖部(12)的上侧面(20)包夹20º至70º的角度α。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盖部(1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缝口(18)和/或所述通风通道(32)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中心轴线到所述盖部(12)的上侧面(20)上的投影在所述盖部(12)的被装入到机动车(50)中的状态中与所述机动车(50)的通常的行驶方向F包夹70º至110º的角度。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盖部(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部(12)的下侧面(22)处和/或上侧面(20)处布置有可透过空气的薄膜和/或可透过空气的膜片(30),其覆盖所述通风缝口(18)和/或所述通风通道(32)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部(12),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弗劳恩费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