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738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侧安装有电机本体固定架;所述的底架的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箱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电机本体固定架;所述电机本体固定架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八字形分布;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架缓冲块;所述的固定架缓冲块在与底座连接处设置镂空孔;所述在减速箱固定架包括支撑槽和支撑块;所述的支撑槽安装在支撑块的一边。其优点表现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针对汽车的电机组件针对性设计了固定机构,可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也能降低劳动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进步,由电能代替石油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市场上出现的新能源车主要以混合动力、纯电动车为主,汽车电机是专用于汽车内部使用的驱动源,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电机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因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如在鑫源X30EV车型上,在技术不断突破的同时,装配也需要不断改进,而现有的固定机构在安装电机时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传统的电机本体固定架,在与电机装配时,装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536645.1,申请日20160603,专利名称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安装结构,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安装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第一U型固定板、第二U型固定板、车身连接座、连接杆,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U型固定板和第二U型固定板进行安装,第一U型固定板和第二U型固定板的两侧设有连接耳。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安装结构,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安装结构通过第一U型固定板、第二U型固定板和第二护板对驱动电机进行固定,当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只用使第一U型固定板、第二U型固定板的锁紧器上的插销从第二护板内的插孔弹出,就能够把驱动电机从U型固定板内取出,拆卸快捷方便,同时连接杆上的减震弹簧设在沉孔和凹槽内,防止减震弹簧的横向变形,大大增加了减震弹簧的使用寿命。但是关于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的电机固定结构,而关于这种电机固定结构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减少劳动强度的电机固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侧安装有电机本体固定架;所述的底架的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箱固定架;所述电机本体固定架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八字形分布;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架缓冲块;所述的固定架缓冲块在与底座连接处设置镂空孔;所述在减速箱固定架包括支撑槽和支撑块;所述的支撑槽安装在支撑块的一边。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在固定架缓冲块包括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以及第三缓冲部;所述的第三缓冲部一端和第一缓冲部建立连接,另一端和第二缓冲部建立连接;所述在第一缓冲部贴合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一缓冲部贴合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在第二缓冲部贴合在第二支撑板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槽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两端设置有挡块;所述的挡块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块包括支撑块本体和支撑垫;所述的支撑垫贴合在支撑块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的支撑块本体为中空结构。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上还设有固定孔组件。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辅助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贴合安装有支撑体。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柱和减速箱固定架相对分布。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底架整体呈矩形状;所述底架的四周设置有固定耳片。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针对汽车的电机组件针对性设计了固定机构,可提高装配效率的同时,也能降低劳动程度。2、设有电机本体1.固定架和减速箱固定架,电机本体固定架用于对电机进行支撑和装配;通过减速箱固定架用于对减速箱固定,这样,分别对电机和减速箱均建立了装配固定点,使得安装时易放易取,提高了装配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本体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减速箱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辅助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固定机构的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电机本体固定架11.第一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3.底座14.固定架缓冲块141.第一缓冲部142.第二缓冲部143.第三缓冲部144.镂空孔2.减速箱固定架21.支撑槽22.支撑块211.底板212.挡块213.固定块221.支撑块本体222.支撑垫3.底架31.固定耳片4.辅助支撑结构41.支撑柱42.支撑体请参照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架3;所述底架3一侧安装有电机本体固定架1;所述的底架3的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箱固定架2;所述的底架3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4辅助支撑结构4;所述的辅助支撑结构4和减速箱固定架2相对分布;所述的底架3整体呈矩形状;所述底架3的四周设置有固定耳片31。请参照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机本体固定架1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电机本体固定架1;所述电机本体固定架1设有底座13;所述的底座13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在第一支撑板11和第二支撑板12呈八字形分布;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缓冲块14;所述在固定架缓冲块14包括第一缓冲部141、第二缓冲部142、以及第三缓冲部143;所述的第三缓冲部143一端和第一缓冲部141建立连接,另一端和第二缓冲部142建立连接;所述在第一缓冲部141贴合在底座13上;所述的第一缓冲部141贴合在第一支撑板11上;所述在第二缓冲部142贴合在第二支撑板12上。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1上还设有固定孔组件。所述的固定架缓冲块14在与底座13连接处设置镂空孔144。请参照图3,图3是减速箱固定架2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在减速箱固定架2包括支撑槽21和支撑块22;所述的支撑槽21安装在支撑块22的一边。所述的支撑槽21包括底板211;所述的底板211两端设置有挡块212;所述的挡块212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块213;所述的支撑块22包括支撑块22本体和支撑垫222;所述的支撑垫222贴合在支撑块22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的支撑块22本体为中空结构。请参照图4,图4为辅助支撑结构4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辅助支撑结构4包括支撑柱41;所述的支撑柱41上贴合安装有支撑体42。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架3;所述底架3一侧安装有电机本体固定架1;所述的底架3的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箱固定架2。该设计的效果是;电机本体固定架1用于对电机进行支撑和装配;通过减速箱固定架2用于对减速箱固定,这样,分别对电机和减速箱均建立了装配固定点,使得安装时易放易取,提高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侧安装有电机本体固定架;所述的底架的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箱固定架;所述电机本体固定架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八字形分布;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架缓冲块;所述的固定架缓冲块在与底座连接处设置镂空孔;所述在减速箱固定架包括支撑槽和支撑块;所述的支撑槽安装在支撑块的一边;所述的底架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辅助支撑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电机安装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机构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一侧安装有电机本体固定架;所述的底架的另一侧安装有减速箱固定架;所述电机本体固定架设有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呈八字形分布;所述的电机本体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架缓冲块;所述的固定架缓冲块在与底座连接处设置镂空孔;所述在减速箱固定架包括支撑槽和支撑块;所述的支撑槽安装在支撑块的一边;所述的底架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撑结构辅助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固定架缓冲块包括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以及第三缓冲部;所述的第三缓冲部一端和第一缓冲部建立连接,另一端和第二缓冲部建立连接;所述在第一缓冲部贴合在底座上;所述的第一缓冲部贴合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在第二缓冲部贴合在第二支撑板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椿云王传陈仕磊高望余洪周裕程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