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721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其中一个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背夹板,所述背夹板内设置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均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伸缩电机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背夹板的下端设置有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以及第三充电头;所述安装底板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距离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以及辅助驾驶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设备
,具体是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到一些便携式的数码设备或电子产品,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的电池容量小、耗电快的缺陷也越加明显,同时,伴随着国内乘用车数量的增长,使智能手机在乘用车内的充电需要也变得愈加迫切。公开号为CN104953644A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吸附装置、连接轴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吸附装置通过连接轴与无线充电装置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为空心结构,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盘、吸附橡胶、旋转销和锁位开关,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上盖板、无线充电线路板和下盖板构成,所述无线充电线路板包括电源接口;该专利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占用车内的一定空间,在不使用时,需要对充电器进行收纳,在使用时有得重新安装,较为繁琐;2、无法同时满足不同型号手机充电口的充电需求;3、无法在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对手机进行散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其中一个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背夹板,所述背夹板内设置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均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伸缩电机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背夹板的下端设置有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内设置有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以及第三充电头,所述充电底座内中部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上连接有升降杆,所述背夹板上开设有线性滑槽,所述背夹板内安装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杆的一端穿过线性滑槽与升降电机相连接;所述充电底座内部设置有牵引带,所述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以及第三充电头均固定连接在牵引带上,所述牵引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压辊,所述背夹板内安装有伺服电机,其中一个压辊活动安装在背夹板上,另一个压辊的一端贯穿背夹板与伺服电机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背夹板的两侧且位于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背夹板的中部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背夹板的上端表面粘接有承托垫。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的上端为弧形结构,且两个夹持板的上端正相对,所述夹持板的表面且位于中部设置有触发按钮,所述夹持板的下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且夹持板的下端与背夹板两侧中部的凹槽相契合。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表面设置有传感器,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上安装有防护网罩,且所述防护网罩与圆形孔之间设置有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的安装位置与圆形孔的位置正对,且背夹板与散热风扇正对的位置开设有散热通道,安装底板的内部与背夹板的内部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切换按钮,三个所述切换按钮分别与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以及第三充电头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底板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距离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以及辅助驾驶模块;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传感器前是否存在遮挡物,从而判定用户是否需要使用车载充电器,具体判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检测传感器正上方距离为L处是否存在遮挡物;步骤S2:不存在遮挡物时,则不作任何操作;当存在遮挡物时,则对该遮挡物的存在时间t1进行计时;步骤S3:当t1=3s时,则判定用户需要使用车载充电器,并向控制器发送需求指令;步骤S4:控制器在接收到需求指令后,控制转动电机将车载充电器进行180°转动,并对车载充电器进行通电;步骤S5:车载充电器通电后,记录车载充电器的闲置时间,并将闲置时间标记为t2;当t2≥t0时,判定车载充电器处于闲置状态,则将车载充电器进行断电,并控制转动电机反向180°转动将车载充电器进行复原;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在车载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对手机背面与背夹板之间区域的温度值以及车内的温度值,从而判定是否需要进行散热,具体判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N1:获取车内的温度,并将车内的温度标记为Ct;步骤N2:获取手机背面与背夹板之间区域的温度,并将手机背面与背夹板之间区域的温度标记为St;步骤N3:通过公式获得热度预警值Mt,当Mt≤0时,则判定不需要对手机进行散热;当Mt>0时,则判定需要对手机进行散热,其中Ct0与St0均为系统预设温度值,且St0>Ct0>0;α、β为纠正系数,且|α|>|β|;步骤N4:当判定需要对手机进行散热时,则通过控制器启动散热风机,散热风机带动气流通过背夹板上的散热孔对手机背面进行散热;所述湿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载充电器周围的空气湿度,具体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1:获取车载充电器周围的空气湿度,并将车载充电器周围的空气湿度标记为Cs;步骤M2:当Cs<Cs0时,不做任何操作;当Cs≥Cs0时,则判定车载充电器周围有水;步骤M3:当车载充电器周围有水时,则通过控制器将充电底座进行断电;所述辅助驾驶模块在手机进行充电时,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测,具体检测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P1:当手机在进行充电时,获取车辆的行驶速度,并将车辆行驶速度标记为V1;步骤P2:当V1>0时,则判定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中;步骤P3:当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中时,则将手机自动连接至汽车中控大屏。进一步地,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车载充电器未使用前,背夹板的一侧位于汽车中控内部,当需要使用车载充电器时,将手机放置在传感器前,并持续3s,车载充电器内的距离检测模块则判定需要使用车载充电器,通过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正向转动180°将背夹板的一侧转动至汽车中控外部,同时对充电底座内的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以及第三充电头进行通电;第二步:通过充电底座一侧的切换按钮选择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或第三充电头,通过内部的伺服电机带动牵引带,并将所选择的充电头移动至承托板的正上方,再通过升降电机带动承托板将所选择的充电头升起;第三步:将手机与所选择的充电头进行对接后,背夹板两侧的夹持板在伸缩电机的带动下进行夹紧,当手机两侧将夹持板上的触发按钮按下后,伸缩电机停止收缩;第四步:在手机进行充电后,温度检测模块获取背夹板与手机背面之间区域的温度以及车内温度,当背夹板与手机背面之间区域的温度或车内温度高于系统预设温度值时,则控制散热风机对手机进行散热;同时通过湿度检测模块对车载充电器周围的空气湿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车载充电器周围有水时,则将充电底座内的第一充电头、第二充电头以及第三充电头进行断电;当手机充电过程中,检测到车辆处于行驶状态中时,则将手机自动连接至中控大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5),其中一个转动轴(5)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9),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置有背夹板(2),所述背夹板(2)内设置有伸缩电机(15),所述伸缩电机(15)的两侧输出端均连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远离伸缩电机(15)的一端与连接杆(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6);/n所述背夹板(2)的下端设置有充电底座(3),所述充电底座(3)内设置有第一充电头(4)、第二充电头(10)以及第三充电头(11),所述充电底座(3)内中部设置有承托板(23),所述承托板(23)上连接有升降杆(20),所述背夹板(2)上开设有线性滑槽(22),所述背夹板(2)内安装有升降电机(21),所述升降杆(20)的一端穿过线性滑槽(22)与升降电机(21)相连接;所述充电底座(3)内部设置有牵引带(12),所述第一充电头(4)、第二充电头(10)以及第三充电头(11)均固定连接在牵引带(12)上,所述牵引带(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压辊(13),所述背夹板(2)内安装有伺服电机(18),其中一个压辊(13)活动安装在背夹板(2)上,另一个压辊(13)的一端贯穿背夹板(2)与伺服电机(1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包括安装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轴(5),其中一个转动轴(5)的一端连接有转动电机(19),所述安装底板(1)上设置有背夹板(2),所述背夹板(2)内设置有伸缩电机(15),所述伸缩电机(15)的两侧输出端均连接有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远离伸缩电机(15)的一端与连接杆(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6);
所述背夹板(2)的下端设置有充电底座(3),所述充电底座(3)内设置有第一充电头(4)、第二充电头(10)以及第三充电头(11),所述充电底座(3)内中部设置有承托板(23),所述承托板(23)上连接有升降杆(20),所述背夹板(2)上开设有线性滑槽(22),所述背夹板(2)内安装有升降电机(21),所述升降杆(20)的一端穿过线性滑槽(22)与升降电机(21)相连接;所述充电底座(3)内部设置有牵引带(12),所述第一充电头(4)、第二充电头(10)以及第三充电头(11)均固定连接在牵引带(12)上,所述牵引带(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压辊(13),所述背夹板(2)内安装有伺服电机(18),其中一个压辊(13)活动安装在背夹板(2)上,另一个压辊(13)的一端贯穿背夹板(2)与伺服电机(1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板(2)的两侧且位于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背夹板(2)的中部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01),所述背夹板(2)的上端表面粘接有承托垫(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6)的上端为弧形结构,且两个夹持板(6)的上端正相对,所述夹持板(6)的表面且位于中部设置有触发按钮,所述夹持板(6)的下端与伸缩杆(14)固定连接,且夹持板(6)的下端与背夹板(2)两侧中部的凹槽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表面设置有传感器(8),所述安装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上安装有防护网罩(9),且所述防护网罩(9)与圆形孔之间设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风机(17),所述散热风机(17)的安装位置与圆形孔的位置正对,且背夹板(2)与散热风扇正对的位置开设有散热通道,安装底板(1)的内部与背夹板(2)的内部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底座(3)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切换按钮(24),三个所述切换按钮(24)分别与第一充电头(4)、第二充电头(10)以及第三充电头(11)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夹持手机的车载手机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板(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6),所述控制器(16)连接有距离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湿度检测模块以及辅助驾驶模块;
所述距离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传感器(8)前是否存在遮挡物,从而判定用户是否需要使用车载充电器,具体判定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检测传感器(8)正上方距离为L处是否存在遮挡物;
步骤S2:不存在遮挡物时,则不作任何操作;当存在遮挡物时,则对该遮挡物的存在时间t1进行计时;
步骤S3:当t1=3s时,则判定用户需要使用车载充电器,并向控制器(16)发送需求指令;
步骤S4: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科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