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包括:骨架、前足、后足和电路设备,骨架包括主软体架、外包层和若干主微细管道,主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主软体架的中线处;前足包括第一活动带和若干第一副细微管道,第一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第一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前足包括第二活动带和若干第二副细微管道,第二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第二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前足和后足皆通过软体衔接部件连接主软体架,衔接部件包括衔接细微管道;电路设备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第一探针设置于第一活动带的一端,第二探针设置于第二活动带的一端,第一回路两端连接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第二回路两端连接第一探针和第二探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超高压大容量电力线路大幅扩建,线路走廊需要穿越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如经过大面积达水库、湖泊和崇山峻岭等,这些都给电力线路的检测带来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对于电力线路穿越原始森林边缘地区、高海拔、冰雪覆盖区以及沿线存在频繁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交通和通讯极不发达时,如何解决电力线路的日常检测成为困扰电力行业的一个重大难题。现如今,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可以完成多种在架空输电线路上的作业,例如巡检机器人、除冰机器人以及清障机器人等。巡检机器人是完成输电线路巡检的机器人,是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中较为的重要一种作业机器人,其在输电线路的巡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输电线路作业机器人依旧需要人工操控,并且对线路内部输电状况缺乏检测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包括:骨架、前足、后足以及电路设备,所述前足设置于所述骨架前端,所述后足设置于所述骨架后端,所述骨架包括主软体架、外包层以及若干主微细管道,所述外包层为若干纵向设置的外部结构构成的整体结构,在侧视角度上,所述外部结构的上端为方形、下端为三角形,所述外部结构的上端与下端的分界位置与所述主软体架的中线平齐,所述主细微管道设置于所述主软体架内,所述主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主软体架的中线处;所述前足包括第一活动带以及若干第一副细微管道,所述第一活动带弯曲为环状,所述第一活动带在弯曲为环状后,所述第一活动带的两端交错,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一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所述后足包括第二活动带以及若干第二副细微管道,所述第二活动带弯曲为环状,所述第二活动带在弯曲为环状后,所述第二活动带的两端交错,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二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所述前足以及所述后足皆通过软体衔接部件连接所述主软体架,所述衔接部件包括衔接细微管道,所述衔接细微管道用于衔接所述主细微管道与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所述主细微管道与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所述电路设备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所述第一探针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二探针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回路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探针,所述第二回路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探针;所述骨架内还包括第一微型气泵以及第二微型气泵,所述第一微型气泵以及所述第二微型气泵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细微管道,所述第一微型气泵设置于所述骨架内部的前四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微型气泵设置于所述骨架内部的后四分之一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主软体架的上半部分的材料为具有延展性的聚合物、下半部分的材料为硬性聚合物,所述第一活动带以及所述第二活动带的内侧的材料为具有延展性的聚合物、外侧的材料为硬性聚合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在所述前足中以蛇形蜿蜒设置,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在所述后足中以蛇形蜿蜒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骨架顶部设置主气泵,所述主气泵连接所述主细微管道,所述主气泵用于向所述主细微管道、第一副细微管道以及第二副细微管道提供空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回路上设置若干电子元件,包括微型电源、第一电流检测芯片、第一负载以及第一发信芯片,所述微型电源用于发电,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回路上的电流状况,所述第一负载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发信芯片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检测的电流状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二回路上设置若干电子元件,包括第二电流检测芯片、第二负载以及第二发信芯片,所述第二电流检测芯片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回路上的电流状况,所述第二负载用于包括所述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发信芯片用于发送所述第二电流检测芯片检测的电流状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微型气泵设置第一逻辑电平电路,所述第二微型气泵设置第二逻辑电平电路,所述第一逻辑电平电路控制所述第一微型气泵的开闭以及开启方向,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电路控制所述第二微型气泵的开闭以及开启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当第一回路工作时,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向所述第一逻辑电平电路的电平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电路发送相应的检测电平信号,当第二回路工作时,所述第二电流检测芯片向所述第一逻辑电平电路的电平信号以及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电路发送相应的检测电平信号,所述第一逻辑电平电路连接第一clk信号发射器,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电路连接第二clk信号发射器,所述检测电平信号与所述第一clk信号发射器的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逻辑电平电路的输出电平,检测电平信号与所述第二clk信号发射器的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电路的输出电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在所述软体机器人进行一次移动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芯片或所述第二电流检测芯片向所述第一逻辑电平电路以及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电路发送相应的检测电平信号。本专利技术实现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前足以及后足的收缩与膨胀使得软体机器人能够在配电网线路上行走,使得软体机器人能够在最佳的位置对配电网线路进行检测,便于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检测到的不同结果进行不同的电平信号分配,并通过clk信号的转变在不同时间输出不同的输出信号,从而便于进行检测结果与控制信号的转化,使得软体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控制。3.本专利技术通过探针接触线路内部的输电线,从而能够对内部输电线在输电时的断路、短路或出现波动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可以及时的了解输电线的状况,便于及时对配电网线路进行修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体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体机器人的结构透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体机器人的侧视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体机器人的正视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软体机器人的后视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此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以下实施例仅为示例,并且其他实施例可采用多种和替代的形式。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可夸大或最小化一些特征以示出特定组件的细节。因此,在此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限制,而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多种形式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基础。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参照任一附图示出和描述的多种特征可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中示出的特征组合,以产生未明确示出或描述的实施例。示出的特征的组合提供用于典型应用的代表性实施例。然而,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教导一致的特征的多种组合和修改可被期望用于特定的应用或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包括: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包括:骨架、前足、后足以及电路设备,所述前足设置于所述骨架前端,所述后足设置于所述骨架后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骨架包括主软体架、外包层以及若干主细微管道,所述外包层为若干纵向设置的外部结构构成的整体结构,在侧视角度上,所述外部结构的上端为方形、下端为三角形,所述外部结构的上端与下端的分界位置与所述主软体架的中线平齐,所述主细微管道设置于所述主软体架内,所述主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主软体架的中线处;/n所述前足包括第一活动带以及若干第一副细微管道,所述第一活动带弯曲为环状,所述第一活动带在弯曲为环状后,所述第一活动带的两端交错,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一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n所述后足包括第二活动带以及若干第二副细微管道,所述第二活动带弯曲为环状,所述第二活动带在弯曲为环状后,所述第二活动带的两端交错,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二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n所述前足以及所述后足皆通过软体衔接部件连接所述主软体架,所述衔接部件包括衔接细微管道,所述衔接细微管道用于衔接所述主细微管道与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所述主细微管道与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n所述电路设备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所述第一探针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二探针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回路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探针,所述第二回路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探针;/n所述骨架内还包括第一微型气泵以及第二微型气泵,所述第一微型气泵以及所述第二微型气泵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细微管道,所述第一微型气泵设置于所述骨架内部的前四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微型气泵设置于所述骨架内部的后四分之一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包括:骨架、前足、后足以及电路设备,所述前足设置于所述骨架前端,所述后足设置于所述骨架后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包括主软体架、外包层以及若干主细微管道,所述外包层为若干纵向设置的外部结构构成的整体结构,在侧视角度上,所述外部结构的上端为方形、下端为三角形,所述外部结构的上端与下端的分界位置与所述主软体架的中线平齐,所述主细微管道设置于所述主软体架内,所述主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主软体架的中线处;
所述前足包括第一活动带以及若干第一副细微管道,所述第一活动带弯曲为环状,所述第一活动带在弯曲为环状后,所述第一活动带的两端交错,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一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
所述后足包括第二活动带以及若干第二副细微管道,所述第二活动带弯曲为环状,所述第二活动带在弯曲为环状后,所述第二活动带的两端交错,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集中且平均分布在所述第二活动带的环体中线处;
所述前足以及所述后足皆通过软体衔接部件连接所述主软体架,所述衔接部件包括衔接细微管道,所述衔接细微管道用于衔接所述主细微管道与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所述主细微管道与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
所述电路设备包括第一探针、第二探针、第一回路以及第二回路,所述第一探针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二探针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带的一端,所述第一回路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探针,所述第二回路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针以及所述第二探针;
所述骨架内还包括第一微型气泵以及第二微型气泵,所述第一微型气泵以及所述第二微型气泵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细微管道,所述第一微型气泵设置于所述骨架内部的前四分之一处,所述第二微型气泵设置于所述骨架内部的后四分之一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软体架的上半部分的材料为具有延展性的聚合物、下半部分的材料为硬性聚合物,所述第一活动带以及所述第二活动带的内侧的材料为具有延展性的聚合物、外侧的材料为硬性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线路巡检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细微管道在所述前足中以蛇形蜿蜒设置,所述第二副细微管道在所述后足中以蛇形蜿蜒设置。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陶玉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