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450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56
实现降低串扰以及从第一子像素高效地提取第一波长的光中的至少一方。在图像显示装置(90)中,散射部(21)覆盖红色转换部(22)中的放射第二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221)和绿色转换部(23)中的放射第三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231),并且是最大与微型LED元件(201)的一部分相对的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微型LED元件被期待为例如AR(AugmentedReality)用眼镜型终端及平视显示器(HUD)用的显示元件。具备多个这样的微型LED元件的图像显示元件例如成为在光源中的放射光源光的一侧的面配置有使作为光源光的蓝色光透射的带通滤波器以及波长转换层的结构。波长转换层可考虑将对蓝色光的波长进行波长转换的荧光体与滤色器层叠的结构。此外,在波长转换层的光放射面上,以往为了防止液晶显示元件、光源光的泄漏,配置有反射光源光,并且配置有透射波长转换后的光的带通滤波器。作为上述现有的具备图像显示元件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关于荧光体和滤色器的组,将彼此相邻的两个组用黑色矩阵划分的显示装置。该黑矩阵作为遮挡上述两个组间的光的进入的遮光材料发挥功能。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显示装置中,在滤色器中的放射光的一侧的面设置有对置基板。该显示面板使用直视型比较大的显示元件。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红色着色层、绿色着色层以及蓝色着色层的放射光的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基板主体与外光滤波器的层叠体的显示装置。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红色转换层、绿色转换层以及蓝色转换层的放射光的一侧的面设置有第三基板的显示装置。专利文献2的层叠体及专利文献3的第三基板都是为了防止光源光的泄漏而反射该光源光,且透射从着色层(转换层)放射的光。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0/1434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1393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892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显示装置在滤色器中的放射光的一侧的面的整个面上设置有对置基板。此外,上述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显示装置也在着色层(转换层)中的放射光的一侧的面的整个面上设置有层叠体(第三基板)。因此,例如,在进行专利文献1~3所公开的显示装置的小型化及像素尺寸的微细化时,有可能发生对置基板及层叠体(第三基板)本身成为导光路的串扰。此外,专利文献1的对置基板等反射作为光源光的蓝色光,因此,若如上述所示设置对置基板等,则还存在无法提取蓝色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是鉴于上述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降低串扰和高效地提取作为光源光的蓝色光中的至少一方。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形态的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由三个以上的子像素构成,作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其具有放射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一光源;第二子像素,其具有:第二光源,其放射第一波长的光;以及第一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二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地配置;第三子像素,其具有:第三光源,其放射第一波长的光;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第三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三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地配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反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且透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和所述第三波长的光,所述第一层覆盖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层最大为与所述第一光源的一部分相对的大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一形态的显示装置具有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由三个以上的子像素构成,作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像素包括:第一子像素,其具有放射第一波长的光的光源;第二子像素,其具有:所述光源;以及第一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二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地配置;以及第三子像素,其具有:所述光源;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三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地配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反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且透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和所述第三波长的光,所述第一层覆盖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层为最大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光源的一部分相对的大小。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情况的一方:降低从第一光源放射的第一波长的光与从第一波长转换层以及第二波长转换层漏出的第一波长的光的串扰的情况、以及从第一子像素高效地提取第一波长的光中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像素区域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从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各子像素放射的光的光路的截面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蓝色反射层的结构的截面图。图5中的附图标记301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蓝色反射层的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结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302及附图标记303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结构的变化的截面图。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侧面为平面形状时的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第二部分的倾斜侧面是圆弧形状时的所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8中的附图标记401~404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9中的附图标记501~504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10中的附图标记601~603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一变形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二变形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三变形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第四变形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第五变形例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6中的附图标记701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比较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附图标记702所示的图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比较例的另一个例子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使用图1及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90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90是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具有多个由蓝色子像素5、红色子像素6和绿色子像素7构成的像素4。另外,构成图像显示装置90的像素4的子像素并不限定于蓝色子像素5、红色子像素6及绿色子像素7。图像显示装置90的像素4只要由三个以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由三个以上的子像素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n作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像素包括:/n第一子像素,其具有放射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一光源;/n第二子像素,其具有:第二光源,其放射第一波长的光;以及第一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二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地配置;/n第三子像素,其具有:第三光源,其放射第一波长的光;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第三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三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地配置,/n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反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且透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和所述第三波长的光,/n所述第一层覆盖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层最大为与所述第一光源的一部分相对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7 JP 2019-227520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有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由三个以上的子像素构成,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三个以上的子像素包括:
第一子像素,其具有放射第一波长的光的第一光源;
第二子像素,其具有:第二光源,其放射第一波长的光;以及第一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第二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二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一子像素相邻地配置;
第三子像素,其具有:第三光源,其放射第一波长的光;以及第二波长转换部,其将从所述第三光源放射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转换成第三波长的光,并且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二子像素相邻地配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反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且透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和所述第三波长的光,
所述第一层覆盖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中的放射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的一侧的表面,且所述第一层最大为与所述第一光源的一部分相对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层中的比另一侧面更靠近所述第一子像素配置的两个接近侧面中,至少一个所述接近侧面朝向配置在最靠近所述一个所述接近侧面的所述第二子像素或配置在最靠近所述一个所述接近侧面的所述第三子像素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层叠有两种以上的功能层的结构,所述两种以上的功能层相对于所述第一波长的光的折射率各自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具有:
第一部分,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层中的与背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方向上层叠有所述两种以上的功能层,所述背面与所述第一波长转换部及所述第二波长转换部相对;以及
第二部分,其在垂直于倾斜侧面的倾斜方向的方向上层叠有反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且透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及所述第三波长的光的两种以上的功能层,所述倾斜侧面是朝向所述第二子像素或所述第三子像素倾斜的所述接近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中的包括倾斜侧面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光源的一部分相对,且构成为层叠有两种以上的功能层的结构,所述两种以上的功能层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前川真澄井口胜次高桥幸司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福山半导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