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441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控
,特别是一种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设备。
技术介绍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层能吸收外来的紫外线,因此被称为保护地球的卫士。但是近些年来,地面臭氧的浓度却在在不断增长,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比例也在不断增加,占总超标天数的41.8%,仅次于占比45%的PM2.5。影响臭氧污染的因素非常复杂,臭氧的形成与其前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的总量和比例密切相关,呈现非线性化学响应关系,对气象因素极其敏感。夏季臭氧污染问题已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拦路虎”,与秋冬季PM2.5污染成为挡在环境综合治理面前的“两座大山”。因此,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刻不容缓。而目前的空气质量监管识别模型输入参数复杂、存在技术壁垒,对于高频次、快速的定位监管区无法提供有力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设备,通过对待监测地点进行高密度的单位监测区域划分,设置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各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物质浓度,根据空气物质浓度绘制臭氧EKMA曲线图和PM2.5浓度分布图,根据臭氧EKMA曲线图和PM2.5浓度分布图确定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可以实现高密度的PM2.5和臭氧的协同监管,综合确定待监测地点的空气质量,提高了空气管控区域类别确定的准确性,为后续提升空气质量水平提供基础。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方法,包括:对待监测地点划分至少一单位监测区域,在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确定空气质量采集点;在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物质浓度;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可选地,所述空气物质浓度包括臭氧浓度、PM2.5浓度、VOCs浓度和NOx浓度;所述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之前,还包括:分别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的PM2.5浓度、VOCs浓度及NOx浓度计算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PM2.5小时浓度、VOCs小时浓度及NOx小时浓度;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的臭氧浓度计算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包括: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VOCs小时浓度、NOx小时浓度和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其中,所述VOCs小时浓度和所述NOx小时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前的初始浓度,所述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后的平衡浓度;和/或,基于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VOCs小时浓度、NOx小时浓度和PM2.5小时浓度,利用逻辑回归算法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浓度分布图;其中,所述VOCs小时浓度和所述NOx小时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前的初始浓度,所述PM2.5小时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后的平衡浓度。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包括: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类别;和/或,根据所述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管控区域类别;根据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类别和/或PM2.5管控区域类别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其中,所述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包括以下之一:PM2.5-NOx-VOCs监管区域、PM2.5-NOx监管区域、PM2.5-VOCs监管区域,NOx-VOCs监管区域、NOx监管区域、VOCs监管区域、PM2.5监管区域和正常区域。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类别,包括:获取当前测量的NOx浓度和VOCs浓度分别作为目标NOx浓度和目标VOCs浓度,在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中确定第一目标点,并获取所述第一目标点对应的横轴等值线密度与纵轴等值线密度;若所述第一目标点对应的横轴等值线密度大于纵轴等值线密度,则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为VOCs监管区域;若所述第一目标点对应的横轴等值线密度小于纵轴等值线密度,则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为NOx监管区域;若所述第一目标点对应的横轴等值线密度与纵轴等值线密度相同,则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为VOCs-NOx监管区域。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PM2.5管控区域类别,包括:获取当前测量的NOx浓度、VOCs浓度和PM2.5浓度分别作为目标NOx浓度、目标VOCs浓度和目标PM2.5浓度,在所述PM2.5浓度分布图中确定第二目标点,并获取所述第二目标点对应的目标PM2.5浓度与拟合PM2.5浓度;若所述第二目标点对应的目标PM2.5浓度大于拟合PM2.5浓度,则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管控区域为PM2.5监管区域;若所述第二目标点对应的目标PM2.5浓度小于或等于拟合PM2.5浓度,则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管控区域为正常区域。可选地,当所述待监测地点划分的单位监测区域为多个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收集各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获取各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地理位置;根据各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对应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绘制空气质量监管地图,以对所述待检测地点中各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进行可视化展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装置,包括: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待监测地点划分至少一单位监测区域,在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确定空气质量采集点;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物质浓度;图像绘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监管区域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方法的步骤。依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区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待监测地点划分至少一单位监测区域,在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确定空气质量采集点;
在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物质浓度;
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
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包括臭氧浓度、PM2.5浓度、VOCs浓度和NOx浓度;
所述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之前,还包括:
分别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的PM2.5浓度、VOCs浓度及NOx浓度计算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PM2.5小时浓度、VOCs小时浓度及NOx小时浓度;
根据所述空气质量采集点采集的臭氧浓度计算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空气物质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分布图,包括:
利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VOCs小时浓度、NOx小时浓度和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EKMA曲线图;
其中,所述VOCs小时浓度和所述NOx小时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前的初始浓度,所述臭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后的平衡浓度;和/或,
基于所述设定时间周期内各小时对应的VOCs小时浓度、NOx小时浓度和PM2.5小时浓度,利用逻辑回归算法绘制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浓度分布图;
其中,所述VOCs小时浓度和所述NOx小时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前的初始浓度,所述PM2.5小时浓度为光化学反应后的平衡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和/或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包括:
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类别;和/或,
根据所述PM2.5浓度发布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PM2.5管控区域类别;
根据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类别和/或PM2.5管控区域类别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的空气管控区域类别;
其中,所述空气管控区域类别包括以下之一:PM2.5-NOx-VOCs监管区域、PM2.5-NOx监管区域、PM2.5-VOCs监管区域,NOx-VOCs监管区域、NOx监管区域、VOCs监管区域、PM2.5监管区域和正常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臭氧EKMA曲线图确定所述单位监测区域对应的臭氧管控区域类别,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启明郑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英视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