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419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基座,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工业业务应用和个性化工业业务应用;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以供不同级别的所述管理业务应用和所述工业业务应用直接使用所述数据。该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体的数字化能力共享平台,实现集约化和一体化管控,以及各级公司应用的快速复制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互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使技术改造成本大幅下降,为企业实现自主创新和工业互联网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集团级企业在组织架构上通常是三级管控模式,如集团公司、分公司、专业化子公司,各级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均是单点孤立的,无法互联互通,如何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实现自上而下的集约化、一体化管控,对集团内各级公司是一种新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各级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孤立而导致无法集约化、一体化管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基座,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工业业务应用和个性化工业业务应用;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以供不同级别的所述管理业务应用和所述工业业务应用直接使用所述数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基础设施模块,用于基于应用场景提供底层服务;大数据模块,用于汇聚和分析所述数据;研发模块,用于实现跨团队、跨系统的协作管理;能力模块,用于通过集约化方式对不同能力进行集中沉淀,以供上层业务应用调用;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商店模块,用于整合所述能力模块的能力,并进行开发管理。其中,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商店模块管理的所述能力包括API能力和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管理业务域,包括: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管理类应用和数据类应用;一体化接入口模块,用于统一管理接入业务;业务交互模块,用于底层业务和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其中,所述管理业务域,还包括:ESB+SOA模块,用于集成已有的目标模块;微服务模块,用于集成演进的新建的目标模块。其中,所述工业业务域,包括:中心云端的工业业务域,用于为等级大于或等于预设等级公司提供工业业务服务;边缘端的工业业务域,用于为级别小于预设等级公司提供工业业务服务。其中,所述中心云端的工业业务域和所述边缘端的工业业务域通过基础网络SD-WAN云联网专线连接。其中,所述中心云端的工业业务域,包括:工业应用移动平台模块,用于为工业生产提供移动管理;集中监控模块,用于对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进行数据挖掘和整理,为智能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安全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检测信息提供环保和安全管理;IoT模块,用于采集工业设备和智能终端的数据,并依据采集的所述数据为生产提供服务;监控/数据应用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工业设备的运行数据,以获得可视化分析结果;MEC模块,用于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与中心云端异地多节点的共识和备份。其中,所述边缘端的工业业务域,包括:边缘端本地应用,用于提供个性化的业务应用;边缘端通用性应用,用于以租户的形式直接复制调用基座提供的通用性能力的业务应用。其中,还包括:展示模块,用于对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内的应用进行展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通过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的基座;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工业业务应用和个性化工业业务应用;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实现了一体的数字化能力共享平台,解决了集团企业数据信息孤岛、数据整合难、数据利用率低、数据管理治理成本高、数据增值无门路等痛点问题,并实现集约化和一体化管控,以及各级公司应用的快速复制推广。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的示例性架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的示例性架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理业务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工业业务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边缘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举条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本公开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公开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当本公开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由……制成”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群组。本公开所述实施例可借助本公开的理想示意图而参考平面图和/或截面图进行描述。因此,可根据制造技术和/或容限来修改示例图示。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公开所用的全部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公开明确如此限定。大企业、尤其是集团级企业的组织架构复杂,对管理控制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多数集团级企业采用的组织架构包括自上而下的集团公司、分公司、专业化子公司的三级管控模式,如何实现自上而下的集约化、一体化的管控,对集团级企业是一种挑战。目前的集团级企业,在应用系统整体架构建设方面,缺乏顶层规划建设指导,导致各成员公司的系统自主重复和分散建设较严重,而且集团各级企业的机房建设也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集团公司及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机房数据中心的建设,缺乏集团层面统一的数据中心布局规划,进而导致机房重复建设及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参差不齐、不统一等现象问题较为突出,数据中心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管理标准。在应用系统技术架构方面,现有系统的技术路线往往较为落后,系统的可扩展性、性能、友好性均较差,导致用户的业务体验较差。在应用系统集成方面,大部分系统之间缺乏信息集成,数据孤岛情况严重,仅基于个别业务需求开发的系统间有一定集成接口,但未形成完整的接口体系。绝大部分应用系统数据口径繁杂,缺乏统一的交互标准,跨系统业务流程处于割据状态,无法有效打通,导致企业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n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n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和个性化的工业业务应用;/n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以供不同级别的所述管理业务应用和所述工业业务应用直接使用所述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用于汇聚、分析、管理和存储数据;其中,所述数据包括不同级别的数据;
管理业务域,用于管理预设等级的通用性管理业务应用;
工业业务域,用于管理所有等级的通用性和个性化的工业业务应用;
而且,所述基座、所述管理业务域和所述工业业务域通过网络垂直贯穿,以供不同级别的所述管理业务应用和所述工业业务应用直接使用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
基础设施模块,用于基于应用场景提供底层服务;
大数据模块,用于汇聚和分析所述数据;
研发模块,用于实现跨团队、跨系统的协作管理;
能力模块,用于通过集约化方式对不同能力进行集中沉淀,以供上层业务应用调用;
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商店模块,用于整合所述能力模块的能力,并进行开发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能力商店模块管理的所述能力包括API能力和所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业务域,包括:
应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管理类应用和数据类应用;
一体化接入口模块,用于统一管理接入业务;
业务交互模块,用于底层业务和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业务域,还包括:
ESB+SOA模块,用于集成已有的目标模块;
微服务模块,用于集成演进的新建的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哲赵文东安岗狄子翔钱红赫王潇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