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903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支撑机构、压力检测机构、夹持机构、推料机构、封闭防护机构、驱动机构、观察机构、安装机构、保护罩和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固定,使新能源汽车外壳保持在检测腔内部中心位置,方便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的稳定性,通过压力检测器检测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的抗压能力,在压力检测过程中,会带动滑块在连接筒内部的滑腔中滑动,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对侧向压力板和顶部压力板进行缓冲,防止压力过大而导致压力检测器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其外壳的抗压能力达到要求,会对汽车的外壳进行压力检测,在对其进行检测过程中,若由于外壳的摆放位置出现偏差,会给其压力检测带来不便,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较大而突然出现的压力会使压力检测设备损坏,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夹持机构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固定,使新能源汽车外壳保持在检测腔内部中心位置,方便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压力检测机构,第一气缸控制第一活塞杆伸长,从而控制两个侧向压力板和顶部压力板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进行挤压,通过压力检测器检测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的抗压能力,在进行压力检测过程中,会带动滑块在连接筒内部的滑腔中滑动,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对侧向压力板和顶部压力板进行缓冲,防止压力过大而导致压力检测器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检测箱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的放置检测;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检测箱的支撑机构安装于检测箱的底部;压力检测机构,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的压力检测机构安装于检测箱内部;夹持机构,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限位的夹持机构安装于检测箱内部;推料机构,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完毕后将其推出检测箱外的推料机构安装于检测箱内部;封闭防护机构,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在检测箱内部进行检测过程中对检测箱内部进行封闭防护的封闭防护机构安装于检测箱中;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封闭防护机构移动的驱动机构安装于检测箱中;观察机构,用于可透过封闭防护机构观察检测箱内部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情况的观察机构安装于封闭防护机构上;安装机构,用于将驱动机构中的驱动部件固定在检测箱上的安装机构安装于检测箱上。优选的:检测箱包括箱体、检测腔、进料口和控制面板,检测腔开设于箱体中,进料口开设于箱体的侧壁上并与检测腔内部连通,控制面板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侧壁上,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和橡胶垫脚,两组支撑柱对称固定安装于箱体的下侧侧壁上,且两组橡胶垫脚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支撑柱的下端;通过上技术方案,将新能源汽车外壳放进检测箱内部进行检测前准备功能。优选的:压力检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侧向压力板、顶部压力板、压力检测器、连接筒、滑腔、滑块和弹簧,三个第一气缸分别固定安装于箱体的顶部和检测腔相对的两个内壁中,且三个第一活塞杆分别固定安装于三个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两个侧向压力板对称安装于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活塞杆上,顶部压力板安装于另一个第一活塞杆上,三个压力检测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向压力板和顶部压力板上,三个连接筒分别固定安装于三个第一活塞杆端部,滑腔开设于连接筒中,且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腔中并通过弹簧与滑腔的内壁弹性连接,压力检测器与滑块固定连接;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上部和两侧进行压力检测的功能。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和夹板,两组第二气缸对称固定安装于检测腔对称的两个内壁中,且两组第二活塞杆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两组夹板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第二活塞杆远离相应的第二气缸的一端上;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固定的功能。优选的:推料机构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活塞杆和推板,第三气缸固定安装于检测腔的后侧内壁中,且第三活塞杆固定安装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上,推板固定安装于第三活塞杆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上;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新能源汽车外壳压力检测完成后将其推出检测箱外的功能。优选的:封闭防护机构包括滑槽、密封门和密封条,滑槽开设于箱体靠近进料口的侧壁中,且两个密封门对称滑动连接于滑槽中,两个密封条对称固定安装于两个密封门相对的一侧侧壁上,驱动机构包括条形开口、连接块、固定块、双向电机和螺纹杆,条形开口开设于箱体的顶部并与滑槽连通,两个连接块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密封门的上端并均贯穿条形开口设置,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连接块的侧壁上,双向电机安装于箱体的顶部,且两个螺纹杆分别固定安装于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上,两个螺纹杆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并与其螺纹连接;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对检测箱进行封闭,防止飞溅的功能。优选的:观察机构包括安装口和观察窗,两个安装口分别开设于两个密封门上,且两个观察窗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安装口中;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可从封闭的封闭防护机构直接观察检测箱内部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的全过程功能。优选的: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固定螺钉,两个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双向电机的侧壁上,且安装板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安装于箱体的顶部;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对驱动机构中驱动部件的安装固定功能。优选的: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保护罩,保护罩将驱动机构罩住;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对驱动机构进行保护,防止落尘的功能。优选的:检测腔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通槽;通过上技术方案,实现可从检测箱内部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后产生的碎屑或者残渣进行清除的功能。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持机构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固定,使新能源汽车外壳保持在检测腔内部中心位置,方便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压力检测机构,第一气缸控制第一活塞杆伸长,从而控制两个侧向压力板和顶部压力板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进行挤压,通过压力检测器检测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的抗压能力,在进行压力检测过程中,会带动滑块在连接筒内部的滑腔中滑动,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对侧向压力板和顶部压力板进行缓冲,防止压力过大而导致压力检测器损坏,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封闭防护机构和驱动机构,双向电机控制两个螺纹杆的转动,从而控制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带动两个连接块在条形开口中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实现两个密封门在滑槽中的相互靠近对进料口进行关闭和相互远离使进料口打开,在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检测时,两个密封门相互靠近,对进料口进行封闭,防止在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过程中出现飞溅而砸到工作人员,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密封条,提高了两个密封门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箱(1),所述检测箱(1)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的放置检测;/n支撑机构(2),用于支撑所述检测箱(1)的所述支撑机构(2)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的底部;/n压力检测机构(3),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3)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n夹持机构(4),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限位的所述夹持机构(4)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n推料机构(5),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完毕后将其推出所述检测箱(1)外的所述推料机构(5)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n封闭防护机构(6),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外壳在所述检测箱(1)内部进行检测过程中对所述检测箱(1)内部进行封闭防护的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中;/n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移动的所述驱动机构(7)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中;/n观察机构(8),用于可透过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观察所述检测箱(1)内部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情况的所述观察机构(8)安装于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上;/n安装机构(9),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7)中的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检测箱(1)上的所述安装机构(9)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箱(1),所述检测箱(1)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的放置检测;
支撑机构(2),用于支撑所述检测箱(1)的所述支撑机构(2)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的底部;
压力检测机构(3),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压力检测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3)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
夹持机构(4),用于对新能源汽车外壳进行夹持限位的所述夹持机构(4)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
推料机构(5),用于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完毕后将其推出所述检测箱(1)外的所述推料机构(5)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内部;
封闭防护机构(6),用于所述新能源汽车外壳在所述检测箱(1)内部进行检测过程中对所述检测箱(1)内部进行封闭防护的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中;
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移动的所述驱动机构(7)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中;
观察机构(8),用于可透过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观察所述检测箱(1)内部新能源汽车外壳检测情况的所述观察机构(8)安装于所述封闭防护机构(6)上;
安装机构(9),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7)中的驱动部件固定在所述检测箱(1)上的所述安装机构(9)安装于所述检测箱(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包括箱体(11)、检测腔(12)、进料口(13)和控制面板(14),所述检测腔(12)开设于所述箱体(11)中,所述进料口(13)开设于所述箱体(11)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检测腔(12)内部连通,所述控制面板(14)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1)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柱(21)和橡胶垫脚(22),两组所述支撑柱(21)对称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1)的下侧侧壁上,且两组所述橡胶垫脚(22)分别固定安装于两组所述支撑柱(2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缓冲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用外壳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机构(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活塞杆(32)、侧向压力板(33)、顶部压力板(34)、压力检测器(35)、连接筒(36)、滑腔(37)、滑块(38)和弹簧(39),三个所述第一气缸(31)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箱体(11)的顶部和所述检测腔(12)相对的两个内壁中,且三个所述第一活塞杆(32)分别固定安装于三个所述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上,两个所述侧向压力板(33)对称安装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活塞杆(32)上,所述顶部压力板(34)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第一活塞杆(32)上,三个所述压力检测器(3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侧向压力板(33)和所述顶部压力板(34)上,三个所述连接筒(36)分别固定安装于三个所述第一活塞杆(32)端部,所述滑腔(37)开设于所述连接筒(36)中,且滑块(38)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腔(37)中并通过所述弹簧(39)与所述滑腔(37)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压力检测器(35)与所述滑块(3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于亮顾平林陆兆钠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