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3819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与方法。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包括:储气库;储液罐;储能组件,储能组件设于储气库与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储能组件由气态变为液态;释能组件,释能组件设置于储气库与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释能组件由液态变为气态;换热组件,储能组件、释能组件均与换热组件连接,换热组件能将储能组件中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释能组件;热量回收组件,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储气库前冷却时放出的能量、换热介质冷却时放出的能量中,至少有一处能量能经热量回收组件回收并供二氧化碳蒸发时使用。该装置能减少存储与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提高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存储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但能源消耗的增加使得环境问题较为严重,且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传统能源日益枯竭,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以减缓传统能源消耗成为必然选择。由于新能源的间歇性与波动性特点,直接并网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用户使用电能的时间与可再生能源产生电能的时间很难保持一致性。因此电能的存储对于能源系统的优化和调节具有重大意义。在现有的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依赖特定的地质条件,需要足够水源;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等均存在储能规模较低、安全要求高等使用场景上的局限性;传统压缩空气储能依赖化石能源,而绝热压缩空气储能虽不需要化石能源但压力很高,设备设计制造难度大、成本高,还需要大型储气空间(如岩石洞穴、废弃矿井等),基础条件要求严苛。在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通过压缩二氧化碳进行能源存储的方式。其主要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期时,用电厂输出的多余电力将二氧化碳进行压缩,并存储起来。当用电高峰期时,再将其释放,并通过透平对外做功。然而,目前的一些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在存储与释放能量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能量浪费,能量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传统储能系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通过该装置进行存储与释放能量时,能够减少存储与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提高能量利用率。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包括:储气库,所述储气库用于存储气态二氧化碳,所述储气库的容积能够变化;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液态二氧化碳;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用于存储能量,所述储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所述储能组件由气态转变为液态;释能组件,所述释能组件用于释放能量,所述释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所述释能组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换热组件,所述储能组件、所述释能组件均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组件中流动,所述换热组件能够将所述储能组件中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所述释能组件中;热量回收组件,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所述储气库之前冷却时放出的能量、换热介质冷却时放出的能量中,至少有一处能量能够经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回收,并供二氧化碳蒸发时使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能组件包括蒸发器,二氧化碳经所述蒸发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所述热量回收组件与所述蒸发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冷凝器,二氧化碳经所述冷凝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热量回收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能组件还包括节流膨胀阀,所述节流膨胀阀位于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节流膨胀阀用于使经所述储液罐流出的二氧化碳膨胀降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能够合并以形成相变换热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能组件还包括释能冷却器,所述释能冷却器用于对进入所述储气库的二氧化碳进行冷却,所述释能冷却器与所述热量回收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冷凝器与压缩储能部,所述压缩储能部至少设有一组,所述压缩储能部包括压缩机与储能换热器,每个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储能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每个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储能换热器与相邻的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压缩机连接,始端的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库连接,末端的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储能换热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储能换热器连接,所述储能换热器能够将二氧化碳经所述压缩机压缩时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所述换热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释能组件包括蒸发器、膨胀释能部与释能冷却器,所述膨胀释能部至少设有一组,所述膨胀释能部包括释能换热器与膨胀机,每个所述膨胀释能部中的所述膨胀机与所述释能换热器连接,每个所述膨胀释能部中的所述膨胀机与相邻的所述膨胀释能部中的所述释能换热器连接,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储液罐连接,始端的所述膨胀释能部中的所述释能换热器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末端的所述膨胀释能部中的所述膨胀机与所述释能冷却器连接,所述储气库与所述释能冷却器连接,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释能换热器连接,流经所述释能换热器的二氧化碳能够吸收所述换热组件中暂存的能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包括储冷罐与储热罐,所述储冷罐与所述储热罐内设有所述换热介质,所述储冷罐、所述储热罐在所述储能组件与所述释能组件之间形成换热回路,所述换热介质能够在所述换热回路中流动,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储冷罐流动至所述储热罐时,能够存储所述储能组件产生的部分能量,所述换热介质从所述储热罐流动至所述储冷罐时,能够将存储的能量转移至所述释能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换热介质冷却器,所述换热介质冷却器用于对进入所述储冷罐的所述换热介质进行冷却,所述换热介质冷却器与所述热量回收组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冷罐与所述储热罐之间设有辅助加热件,部分所述换热介质能够经所述辅助加热件加热后流入所述储热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包括中间存储件与回收管路,所述中间存储件与所述蒸发器之间通过部分所述回收管路连接,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所述储气库之前冷却时放出的能量、换热介质冷却时放出的能量中,至少有一处能量能够经部分所述回收管路到达所述中间存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气库为柔性气膜储气库。上述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设置了储气库与储液罐,气态二氧化碳被存储于储气库中,液态二氧化碳被存储于储液罐中。在储气库与储液罐之间设有储能组件与释能组件,在释能组件与储能组件之间还设有换热组件。二氧化碳经过储能组件时由气态变为液态,经过释能组件时由液态变为气态。二氧化碳从储气库经过储能组件到达储液罐时,完成能量存储,部分能量被存储于二氧化碳中,部分能量存储于换热组件中,并转移至释能组件,通过释能组件完成能量释放。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所述储气库之前冷却时放出的能量、换热介质冷却时放出的能量中,至少有一处能量能够经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回收,并供二氧化碳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使用。即内部的部分多余能量能够被回收利用,供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使用,通过回收内部多余能量,能够减少能量浪费,提高能量利用率。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方法,能够减少存储与释放过程中的能量浪费,提高能量利用率。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方法,包括储能步骤与释能步骤,所述储能步骤中,二氧化碳由气态变为液态,并将部分能量存储于换热介质中;所述释能步骤中,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所述换热介质中存储的能量通过二氧化碳进行释放,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储气库之前冷却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储气库,所述储气库用于存储气态二氧化碳,所述储气库的容积能够变化;/n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液态二氧化碳;/n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用于存储能量,所述储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所述储能组件由气态转变为液态;/n释能组件,所述释能组件用于释放能量,所述释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所述释能组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n换热组件,所述储能组件、所述释能组件均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组件中流动,所述换热组件能够将所述储能组件中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所述释能组件中;/n热量回收组件,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所述储气库之前冷却时放出的能量、换热介质冷却时放出的能量中,至少有一处能量能够经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回收,并供二氧化碳蒸发时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气库,所述储气库用于存储气态二氧化碳,所述储气库的容积能够变化;
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用于存储液态二氧化碳;
储能组件,所述储能组件用于存储能量,所述储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所述储能组件由气态转变为液态;
释能组件,所述释能组件用于释放能量,所述释能组件设置于所述储气库与所述储液罐之间,二氧化碳经所述释能组件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换热组件,所述储能组件、所述释能组件均与所述换热组件连接,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组件中流动,所述换热组件能够将所述储能组件中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所述释能组件中;
热量回收组件,二氧化碳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放出的能量、二氧化碳进入所述储气库之前冷却时放出的能量、换热介质冷却时放出的能量中,至少有一处能量能够经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回收,并供二氧化碳蒸发时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组件包括蒸发器,二氧化碳经所述蒸发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所述热量回收组件与所述蒸发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冷凝器,二氧化碳经所述冷凝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热量回收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组件还包括节流膨胀阀,所述节流膨胀阀位于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节流膨胀阀用于使经所述储液罐流出的二氧化碳膨胀降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能够合并以形成相变换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组件还包括释能冷却器,所述释能冷却器用于对进入所述储气库的二氧化碳进行冷却,所述释能冷却器与所述热量回收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组件包括冷凝器与压缩储能部,所述压缩储能部至少设有一组,所述压缩储能部包括压缩机与储能换热器,每个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储能换热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每个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储能换热器与相邻的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压缩机连接,始端的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储气库连接,末端的所述压缩储能部中的所述储能换热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储液罐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储能换热器连接,所述储能换热器能够将二氧化碳经所述压缩机压缩时产生的部分能量转移至所述换热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氧化碳气液相变的储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慧王秦孙磊王雨琦张荻郭永亮汪晓勇杨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博德维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