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73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罐,具体涉及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各种放置姿势且不影响液相介质输出的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腔中设有用于输出液相介质的输出导管,所述输出导管由固定管和活动管构成,所述固定管一端与罐体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下垂并临近罐体内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保证不同放置姿势下罐体的送液通畅的优点,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能降低生产、管理和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罐,具体涉及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
技术介绍
申请号为20202102232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充装介质为气液相共存的压力罐,在压力罐中设有从上而下的竖直的液相导管,压力罐坚直状态下,打开压力罐上的阀门,罐内液体会在内部压力作用下沿液相导管向外压出。由于生产需要,压力罐并非都处于竖直放置姿势的,压力罐还会处于卧躺或倒置的状态,甚至是倾斜放置的状态,每种放置姿势的压力罐的液相导管都不尽相同,需要生产多种型号的压力罐,管理和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各种放置姿势且不影响液相介质输出的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腔中设有用于输出液相介质的输出导管,所述输出导管由固定管和活动管构成,所述固定管一端与罐体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下垂并临近罐体内壁。当压力罐竖直放置时,固定管和活动管均竖向设置,活动管下端靠近罐体底部;当压力罐卧躺时,固定管横向设置,活动管弯曲倾斜或相对固定管垂直,活动管下端靠近罐体侧壁;当压力罐倒置时,固定管竖向设置,活动管与固定管连接处发生弯曲折叠,活动管下端靠近固定管与罐体的连接处。本专利技术的输出导管包括可相对固定管发生活动的活动管,能随罐体放置姿势的改变而移动,能使输出导管下端始终位于液相介质最下层,能保证送液通畅;本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不需要每种使用姿势的罐体都生产,能降低生产、管理和运输成本。其中,活动管可采用各种方式与固定管活动,活动管可以是套设在固定管端部的软管,也可以是通过万向接头与固定管连接的硬管。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管为可柔性弯曲的软管。上述设置以避免活动管弯曲折叠时会使液相介质通过活动管内腔的截面不变,以保证液相介质的顺畅导出。其中,可采用紧配、熔融固定、胶水固定或抱箍固定等多种方式实现活动管与固定管间的连接固定和密封。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管为金属软管。述设置以使活动管更重,且能提高活动管的抗振耐腐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设有加重块。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重块以增加活动管下垂一端的重量,以便于使活动管下端落在液相介质下层,以避免活动管上浮。作为优选,所述加重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与活动管内腔连通的通过槽,且本体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通过槽连通的若干通孔,所述活动管具有加重块的一端下垂并使加重块具有通孔的端面临近罐体内壁。加重块不仅用于增加活动管的重量,还用于延长活动管的长度,液相介质通过加重块后再依次通过活动管和固定管。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具有通孔的端面呈弧面或球面状结构。上述设置以减少加重块端面与罐体内壁的接触面积,以避免加重块端面上的通孔被堵住,以保证液相介质的顺利导出。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具有通孔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外凸的凸体。通过在加重块端面上设置若干凸体,以避免加重块端面直接与罐体内壁接触,以避免加重块端面上的通孔被堵住,以保证液相介质的顺利导出。作为优选,所述通过槽内设有过滤件。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件,以对液相介质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以使导出的液相介质更为纯净。其中,过滤件可采用过滤盘等现有用于过滤的产品,本专利技术过滤件与加重块间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现有过滤产品的固定结构。其中,在通孔口径较小的情况下,通孔本身也能用于一定异物杂质的过滤,搭配过滤件可起到双重过滤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本体上设有接头,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套设固定在所述接头外。上述设置便于加重块与活动管的连接固定及活动管与加重块间的密封,可以将接头塞入活动管内,以使活动管与接头紧配或通过胶水或抱箍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管长度为罐体内腔长度的三分之一至罐体内腔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活动管长度为罐体内腔长度的二分之一至罐体内腔长度的五分之四。为避免运输或使用时活动管晃动发生噪音,或为了避免活动管及罐体受损,活动管不能做的太长;同时,为保证罐体卧躺或倒置时活动管下端仍能位于液相介质下层,活动管的长度至少为罐体竖直设置时罐体内腔高度的一半。固定管长度至少为罐体直设置时罐体内腔高度的三分之一,能使活动管更短,能减少活动管耗材,能降低生产成本,且能降低活动管所受浮力,能保证活动管下端能位于液相介质下层,以便于液相介质的输出。本专利技术具有能保证不同放置姿势下罐体的送液通畅的优点,且本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能降低生产、管理和运输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竖直放置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卧躺放置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倒立放置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由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包括罐体1,罐体1内腔中设有用于输出液相介质的输出导管,输出导管由固定管2和活动管3构成,固定管2一端与罐体1相对固定,固定管2另一端与活动管3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活动管3远离固定管2的一端下垂并临近罐体1内壁。其中,固定管2远离活动管3的一端与罐体1上的阀门10的液相口连通,固定管2可以与罐体1的阀门10螺纹固定或焊接固定,固定管2也可以与阀座11螺纹固定或焊接固定。其中,固定管2与活动管3间通过密封胶或抱箍抱紧的方式密封。其中,活动管3为可柔性弯曲的金属软管。其中,固定管2长度为罐体1内腔长度的三分之一至罐体1内腔长度的二分之一,活动管3长度为罐体1内腔长度的二分之一至罐体1内腔长度的五分之四。活动管3远离固定管2的一端设有加重块4。加重块包括本体40,本体40设有与活动管3内腔连通的通过槽41,且本体40端面上设有与通过槽41连通的若干通孔42,若干通孔42呈阵列状设置于本体40端面上。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活动管3具有加重块4的一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并使加重块4具有通孔41的端面临近罐体1内壁。其中,本体40具有通孔42的端面呈弧面或球面状结构,本体40具有通孔42的端面上设有若干外凸的凸体43,若干凸体43偏离通孔42并呈阵列设置。其中,本体40上设有接头45,活动管3远离固定管2的一端套设固定在接头45外。接头45与活动管3间通过密封胶或抱箍抱紧的方式密封。其中,通过槽40内设有过滤件44,过滤件为市场上可购买的任意一种过滤网或其它过滤产品。本专利技术具有能保证不同放置姿势下罐体的送液通畅的优点,且本专利技术具有通用性,能降低生产、管理和运输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腔中设有用于输出液相介质的输出导管,所述输出导管由固定管和活动管构成,所述固定管一端与罐体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下垂并临近罐体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腔中设有用于输出液相介质的输出导管,所述输出导管由固定管和活动管构成,所述固定管一端与罐体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管的一端固定并连通,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下垂并临近罐体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为可柔性弯曲的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为金属软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设有加重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力罐全位置出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重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与活动管内腔连通的通过槽,且本体端面上设有与所述通过槽连通的若干通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成吴国霖斯阳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