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37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涉及物联网供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水务监控模块、水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工厂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水厂供水系统设置在水务监控模块的输出端,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务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城市供水系统、工厂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均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城市用水模块、工厂用水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可以对水厂供水系统提供多个选择,提高供水系统的多功能性,使水厂供水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相应的选择,提高供水系统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供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供水系统是指按一定质量要求供给不同的用水部门所需的蓄水库、水泵、管道和其它工程的综合体。供水体系的技能功能而言,整个供水体系应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和水压的需求。除此之外,在整个基建进程和出产运转中还需求基建投资省,常常运转费用低,操作办理便利,无塔供水设备能安全出产以及充分发挥整个供水体系的经济效益,然而现有的供水系统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供水系统在使用时并没有对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进行区分,功能单一使用较为不便,降低供水系统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供水系统在使用时并没有对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进行区分,功能单一使用较为不便,降低供水系统的实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包括水务监控模块、水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工厂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所述水厂供水系统设置在水务监控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务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城市供水系统、工厂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均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城市供水系统、工厂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城市供水系统包括城市用水模块、水温检测模块、第一循环模块、净化模块、微量元素检测模块、出水模块、市政用水端、生活用水端和消防用水端,所述城市用水模块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城市用水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水温检测模块设置在城市用水模块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水温检测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城市用水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设置在水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净化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温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量元素检测模块设置在净化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微量元素检测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净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模块设置在净化模块与微量元素检测模块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微量元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净化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出水模块设置在微量元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微量元素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市政用水端、生活用水端和消防用水端均设置在出水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市政用水端、生活用水端和消防用水端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线束与出水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模块、滴入杀菌液模块、第二循环模块、搅拌混合模块、水质检测模块和污水回收模块,所述污水处理模块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所述污水处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滴入杀菌液模块设置在污水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滴入杀菌液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污水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搅拌混合模块设置在滴入杀菌液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搅拌混合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滴入杀菌液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水质检测模块设置在搅拌混合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水质检测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搅拌混合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循环模块设置在水质检测模块与滴入杀菌液模块之间,所述第二循环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滴入杀菌液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污水回收模块设置在水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污水回收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质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工厂供水系统包括工厂用水模块、杂质检测、用水体积、用水流速和出水口开关,所述工厂用水模块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所述工厂用水模块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杂质检测设置在工厂用水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杂质检测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工厂用水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用水体积设置在杂质检测的输出端,所述用水体积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杂质检测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用水流速设置在用水体积的输出端,所述用水流速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用水体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出水口开关设置在用水流速的输出端,所述出水口开关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用水流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城市用水模块、工厂用水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可以对水厂供水系统提供多个选择,提高供水系统的多功能性,使水厂供水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出相应的选择,提高供水系统的实用性和使用范围。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净化模块、微量元素检测模块、第一循环模块、水质检测模块、第二循环模块、滴入杀菌液模块和搅拌混合模块可以对城市用水模块和污水处理模块的水质进行检测,进而提高供水质量,避免供水内存在细菌,使人们的用水更加健康。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连接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水务监控模块;2、水厂供水系统;3、城市供水系统;301、城市用水模块;302、水温检测模块;303、第一循环模块;304、净化模块;305、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6、出水模块;307、市政用水端;308、生活用水端;309、消防用水端;4、工厂供水系统;401、工厂用水模块;402、杂质检测;403、用水体积;404、用水流速;405、出水口开关;5、污水净化系统;501、污水处理模块;502、滴入杀菌液模块;503、第二循环模块;504、搅拌混合模块;505、水质检测模块;506、污水回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包括水务监控模块1、水厂供水系统2、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水厂供水系统2设置在水务监控模块1的输出端,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务监控模块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均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包括水务监控模块(1)、水厂供水系统(2)、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厂供水系统(2)设置在水务监控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务监控模块(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均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所述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包括水务监控模块(1)、水厂供水系统(2)、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厂供水系统(2)设置在水务监控模块(1)的输出端,所述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务监控模块(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均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所述城市供水系统(3)、工厂供水系统(4)和污水净化系统(5)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供水系统(3)包括城市用水模块(301)、水温检测模块(302)、第一循环模块(303)、净化模块(304)、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出水模块(306)、市政用水端(307)、生活用水端(308)和消防用水端(309),所述城市用水模块(301)设置在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所述城市用水模块(301)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厂供水系统(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水温检测模块(302)设置在城市用水模块(301)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温检测模块(302)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城市用水模块(3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净化模块(304)设置在水温检测模块(302)的输出端,所述净化模块(304)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水温检测模块(30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设置在净化模块(304)的输出端,所述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净化模块(30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模块(303)设置在净化模块(304)与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之间,所述第一循环模块(303)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模块(303)的输出端通过线束与净化模块(3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出水模块(306)设置在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模块(306)的输入端通过线束与微量元素检测模块(3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市政用水端(307)、生活用水端(308)和消防用水端(309)均设置在出水模块(306)的输出端,所述市政用水端(307)、生活用水端(308)和消防用水端(309)的输入端分别通过线束与出水模块(3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物联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周黎熠
申请(专利权)人:赋能生态环境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