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33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涉及地基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支护体系刚度不足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的施工顺序为先从基坑角部施工,再对基坑角部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工,最后对中间区域进行施工,极大限度地控制基坑变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护体系刚度不足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通过改变施工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解决应力状态下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同时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以及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工程
,具体的涉及一种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工程愈来愈多;基坑工程是指建筑物基础工程或其它地下工程施工中所进行的基坑开挖、降水、支护和土体加固等综合性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一般≥5m者称为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是指基坑开挖过程中所设置的坑壁支护结构和撑锚体系,其功能是挡土止水、节约施工用地、保护周围环境或可利用作为建筑物地下空间的外墙结构等,支护结构的类型主要有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内支撑和锚杆支护、土钉墙支护和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等。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围护结构承受荷载并将导致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围护结构的内力(围护桩和墙的内力、支撑轴力或锚拉力等)和变形(深基坑内土体的隆起及其周围土体的沉降和水平向位移)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范围,将造成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深基坑开挖工程往往在建筑密集的地区,施工场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基坑开挖所引起的土体变形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状态,当土体变形过大时,会造成邻近结构和设施的失效或破坏;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变形的险情时,常规方法是对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或采用盆式开挖先施工中间区域,边跨设置水平对撑撑在主体结构上的施工方法,费用昂贵且延误工期,需要一种解决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保证基础地基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以及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解决应力状态下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同时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周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为先从基坑角部施工,再对基坑角部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工,最后对中间区域进行施工,极大限度地控制基坑变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坑角部位处理利用内支撑角点处支撑梁密集,支撑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从基坑角部开挖施工,基坑角部挖到底部后对基坑的四边角部位浇筑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2、基坑角部之间的纵向处理在基坑角部浇筑基础筏板和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后,对两个基坑角部之间纵向开挖两跨施工,浇筑两跨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肥槽也采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3、两个基坑角部之间的横向处理在基坑角部浇筑基础筏板和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后,两个基坑角部之间横向开挖两跨施工,浇筑两跨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也采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4、基坑中间主体部位的处理在基坑角部位及基坑角部位的横向、纵向施工处理完成后再对基坑中间部位开挖施工,浇筑中间部位基础筏板,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5、地下室施工至负一层底板后换撑地下室整体施工到负一层底板的时候,在剪力墙和基坑边的肥槽部位回填混凝土或土夹石,再在负一层底板处设置换撑板后拆除内支撑支撑梁,按正常工序施工地下室,回填基坑肥槽,完成上部主体结构施工。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换撑施工时,拆撑是先拆角撑,再拆对撑和圆环撑,最后是中间的主对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为先从基坑角部施工,再对基坑角部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工,最后对中间区域进行施工,极大限度地控制基坑变形;本专利技术的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利用内支撑角点支撑梁密集,支撑梁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先从基坑角部施工,浇筑基础筏板,回填肥槽形成支撑,基础筏板和支撑梁形成空间框架结构,限制了此区域的基坑变形,这样就大大缩短了基坑边变形的长度,相当于缩短了基坑的长度,减小了基坑变形的空间效应,整个基坑形变大大减小;再施工两个角点间的靠边两跨基础筏板,回填肥槽形成支撑,这样整个基坑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最后施工中间区域的基础筏板形成一个整体,施工地下室,拆换撑,地下室周边形成了一个新的传力体系;本专利技术的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通过改变施工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解决应力状态下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同时保证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周期。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为先从基坑角部施工,再对基坑角部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工,最后对中间区域进行施工,极大限度地控制基坑变形。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坑角部位处理利用内支撑角点处支撑梁密集,支撑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从基坑角部开挖施工,基坑角部挖到底部后对基坑的四边角部位浇筑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2、基坑角部之间的纵向处理在基坑角部浇筑基础筏板和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后,对两个基坑角部之间纵向开挖两跨施工,浇筑两跨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肥槽也采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3、两个基坑角部之间的横向处理在基坑角部浇筑基础筏板和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后,两个基坑角部之间横向开挖两跨施工,浇筑两跨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也采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4、基坑中间主体部位的处理在基坑角部位及基坑角部位的横向、纵向施工处理完成后再对基坑中间部位开挖施工,浇筑中间部位基础筏板,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步骤5、地下室施工至负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顺序为先从基坑角部施工,再对基坑角部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工,最后对中间区域进行施工,极大限度地控制基坑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顺序为先从基坑角部施工,再对基坑角部之间的区域进行施工,最后对中间区域进行施工,极大限度地控制基坑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区内支撑支护体系刚度不足导致基坑变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坑角部位处理
利用内支撑角点处支撑梁密集,支撑刚度大,变形小的特点,从基坑角部开挖施工,基坑角部挖到底部后对基坑的四边角部位浇筑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
步骤2、基坑角部之间的纵向处理
在基坑角部浇筑基础筏板和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后,对两个基坑角部之间纵向开挖两跨施工,浇筑两跨基础筏板,基础筏板和基坑边肥槽也采用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继续施工此区域-2F地下室结构;
步骤3、两个基坑角部之间的横向处理
在基坑角部浇筑基础筏板和混凝土回填形成支撑后,两个基坑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文董天雷王城侯建伟秦庆发李廷雄李兴娥赵正高张洪宽谢志刚徐永兵王兴龙马贺雅罗予彤刘海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建投第一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