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319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控制器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单元和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加热单元。具有以下优点:控制箱及电池箱内部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环境,此目的有效解决了高空作业平台在深冷环境下能够正常作业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属于电子控制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平台使用的环境一般都是在车间,码头等高空维修作业,这些场所的温度相对较高,不会出现深冷状态下进行作业,同时场所内电磁干扰因素较少,目前市面上所用的高空作业平台整机对电器元件、液压元件以及元件所用材质对深冷作业状态下应用作业的适用性不高,又因非深冷作业状态下普通作业环境中电磁干扰少的原因,对电器元件如线束、控制器以及其他电器元件的抗电磁干扰特性对深冷作业状态下应用作业的适用性不高。本专利所涉及到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是重点针对高空作业平台在深冷环境下如何保证电池以及电器元件等正常作业和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作业平台能够正常进行作业要求的调节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控制箱及电池箱内部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环境,此目的有效解决了高空作业平台在深冷环境下能够正常作业的要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控制器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单元和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9C52RC-401,芯片U2的9脚连接有按键S0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阻R2一端,按键S0另一端和电容C3另一端接+5V,电阻R2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18脚连接有晶振器XTAL1一端,晶振器XTAL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2的19脚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U1,温度传感器U1的型号为DS18B20,温度传感器U1的1脚接地,温度传感器U1的2脚连接有电阻R1一端和芯片U2的1脚,电阻R1另一端接+5V,温度传感器U1的3脚接+5V。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5脚接+5V,继电器K1的2脚连接有二极管D1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另一端接+5V,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4一端和芯片U2的39脚,电阻R4另一端和芯片U2的40脚接+5V。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丝R3,加热丝R3一端接继电器K1的3脚,加热丝R3另一端接+24V,继电器K1的1脚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设置在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加热单元中加热丝R3采用碳纤维,碳纤维布置在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进一步的,所述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的电器元件及线束均采用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元件及线束。进一步的,所述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部或外部设有抗电磁的屏蔽装置,抗电磁的屏蔽装置采用屏蔽膜或者屏蔽图层。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采用控制箱和电池箱内布置碳纤维,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感应控制电源开关的通断,实现控制箱及电池箱内部温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温度环境,此目的有效解决了高空作业平台在深冷环境下能够正常作业的要求。同时在控制箱和电池箱内增加电磁屏蔽膜,有效隔绝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线束采用屏蔽线或者线束外增加具有抗电磁干扰的屏蔽套,此措施有效保证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高空作业平台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中的控制器单元的电路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单元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继电器控制单元的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加热单元的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控制器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单元和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9C52RC-401,芯片U2的9脚连接有按键S0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阻R2一端,按键S0另一端和电容C3另一端接+5V,电阻R2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18脚连接有晶振器XTAL1一端,晶振器XTAL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2的19脚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U1,温度传感器U1的型号为DS18B20,温度传感器U1的1脚接地,温度传感器U1的2脚连接有电阻R1一端和芯片U2的1脚,电阻R1另一端接+5V,温度传感器U1的3脚接+5V。所述继电器控制单元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1的5脚接+5V,继电器K1的2脚连接有二极管D1一端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二极管D1另一端接+5V,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4一端和芯片U2的39脚,电阻R4另一端和芯片U2的40脚接+5V。所述加热单元包括加热丝R3,加热丝R3一端接继电器K1的3脚,加热丝R3另一端接+24V,继电器K1的1脚接地。如图5所示,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温度传感器U1检测当前温度,将当前温度值传入芯片U2,控制器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小于-10℃,如果小于-10℃,控制器通过P0.0脚输出高电平,控制继电器动作,使得常开触点闭合,从而闭合加热回路,当加热温度大于10℃时,控制控制P0.0脚输出低电平,控制继电器动作,使得常开恢复初始状态,从而断开加热回路。考虑电器元件基本没有抵抗深冷的特性,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设置在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加热单元中加热丝R3采用碳纤维,碳纤维布置在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控制,如低于零下10℃,温度传感器传输信息,电源自动开启,待温度上升至零上10℃,自动关闭电源,此结构的电源供应为高空作业平台征集的蓄电池组。所述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的电器元件及线束均采用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元件及线束,不允许受外界因素干扰。线束采用屏蔽线,电器元件的安装集中于具有电磁屏蔽的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部或外部设有抗电磁的屏蔽装置,如屏蔽膜或者屏蔽图层。本技术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控制器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单元和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加热单元;/n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9C52RC-401,芯片U2的9脚连接有按键S0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阻R2一端,按键S0另一端和电容C3另一端接+5V,电阻R2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18脚连接有晶振器XTAL1一端,晶振器XTAL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2的19脚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n所述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设置在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的电器元件及线束均采用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元件及线束;/n所述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部或外部设有抗电磁的屏蔽装置,抗电磁的屏蔽装置采用屏蔽膜或者屏蔽图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单元、温度传感器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控制器单元连接温度传感器单元和继电器控制单元,继电器控制单元连接加热单元;
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9C52RC-401,芯片U2的9脚连接有按键S0一端、电容C3一端和电阻R2一端,按键S0另一端和电容C3另一端接+5V,电阻R2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18脚连接有晶振器XTAL1一端,晶振器XTAL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2的19脚和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设置在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的电器元件及线束均采用符合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元件及线束;
所述作业平台操作控制箱和电池箱内部或外部设有抗电磁的屏蔽装置,抗电磁的屏蔽装置采用屏蔽膜或者屏蔽图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电磁环境及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令涛赵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龙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