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13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包括:壳体、线圈、放电面板、指示箱,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导线夹,所述壳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油;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导线夹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浸入所述变压器油内且与所述线圈的端部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电面板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电间隙;所述指示箱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指示箱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指示针,所述指示箱的一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变压器油内的进油管;所述壳体、指示箱由绝缘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可使工作人员迅速找到故障点,避免盲目寻找,可减小巡线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
本技术涉及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路大多运行在野外,容易受到气候因素、外力破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单相接地故障,此时,电流异常升高。目前,110KV及以上的高压输电线路往往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继电保护迅速动作于跳闸,因此,应迅速查找线路故障点,避免长时间断电。在查询高压输电线路短路故障点时,先要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支线,然后沿该支线寻找故障点,因此,亟需一种短路故障寻址设备,以便工作人员快速确定故障点所在的支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线夹(2),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油(11);线圈(3),所述线圈(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导线夹(2)电相连;放电面板(5),所述放电面板(5)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且与所述线圈(3)的端部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电面板(5)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电间隙;指示箱(7),所述指示箱(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指示箱(7)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指示针(82),所述指示箱(7)的一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的进油管(72),所述指示箱(7)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壳体(1)内的回油管(73),所述回油管(73)上设置有回油阀(74);所述壳体(1)、指示箱(7)由绝缘材料制成。进一步地,还包括浮体(8),所述指示箱(7)的内壁设置有承接部(71),所述浮体(8)的外壁上设置有可搁置在所述承接部(71)上的支撑部(81),所述指示针(82)设置在所述浮体(8)的顶部,所述指示针(82)上方的所述指示箱(7)的顶部设置有穿孔(75)。进一步地,所述穿孔(75)上方的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遮雨板(12)。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夹(2)内的下部设置有相向的弧形弹片(21),所述导线夹(2)内的顶部与两个所述弧形弹片(21)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使用时,每一支线路上相隔一定距离设置寻址仪,每个寻址仪通过导线夹挂在导线上,当发现某个寻址仪上的指示针露出指示箱时,说明该寻址仪所在的支线发生了短路故障,沿该条支线查找,即可迅速找到故障点,避免盲目寻找,可减小巡线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指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导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11、变压器油;12、遮雨板;2、导线夹;21、弧形弹片;3、线圈;4、导杆一;5、放电面板;6、导杆二;7、指示箱;71、承接部;72、进油管;73、回油管;74、回油阀;75、穿孔;8、浮体;81、支撑部;82、指示针;9、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包括:壳体1、线圈3、放电面板5、指示箱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线夹2,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油11;所述线圈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导线夹2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5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且与所述线圈3的端部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电面板5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电间隙;所述指示箱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指示箱7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指示针82,所述指示箱7的一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的进油管72,所述指示箱7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壳体1内的回油管73,所述回油管73上设置有回油阀74;所述壳体1、指示箱7由绝缘材料制成。具体地,所述壳体1、指示箱7由硅橡胶制成;所述线圈3通过导杆一4与所述导线夹2的底部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5通过导杆二6设置在所述线圈3的端部,所述放电面板由铜乌合金制成。进一步地,还包括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指示箱7内的浮体8,所述指示箱7的内壁设置有承接部71,所述浮体8的外壁上设置有可搁置在所述承接部71上的支撑部81,所述浮体通过所述支撑部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指示箱内,所述指示针82设置在所述浮体8的顶部,所述指示针82上方的所述指示箱7的顶部设置有穿孔75。当导线9发生短路故障时,导线瞬时产生强大的短路电流,短路电流流经线圈,进而使得放电间隙产生电弧,电弧使得变压器油产生气体,变压器油压力增大,通过进油管进入指示箱内,使得浮体上升,从而使得指示针穿过穿孔而伸出指示箱外,从而指示该条支线发生短路故障,沿该条支线查找,即可迅速找到故障点,避免盲目寻找,可减小巡线工作量。当发现故障点后,打开回油阀,使得指示箱内的变压器油回流至壳体内,进而使得浮体下降,指示针复位进入指示箱内。进一步地,所述穿孔75上方的所述壳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遮雨板12,防止雨水通过穿孔进入指示箱内。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夹2内的下部设置有相向的弧形弹片21,所述导线夹2内的顶部与两个所述弧形弹片21之间形成导线容纳空间。使用时,用工具向上递寻址仪,导线9经弧形弹片卡入导线容纳空间内,使得导线9与导线夹相接触,此时,导线夹卡在导线上,如此,使得寻址仪挂在导线上。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线夹(2),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油(11);/n线圈(3),所述线圈(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导线夹(2)电相连;/n放电面板(5),所述放电面板(5)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且与所述线圈(3)的端部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电面板(5)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电间隙;/n指示箱(7),所述指示箱(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指示箱(7)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指示针(82),所述指示箱(7)的一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的进油管(72),所述指示箱(7)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壳体(1)内的回油管(73),所述回油管(73)上设置有回油阀(74);/n所述壳体(1)、指示箱(7)由绝缘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线路短路故障寻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线夹(2),所述壳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油(11);
线圈(3),所述线圈(3)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且与所述导线夹(2)电相连;
放电面板(5),所述放电面板(5)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且与所述线圈(3)的端部电相连,所述放电面板(5)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电面板(5)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形成放电间隙;
指示箱(7),所述指示箱(7)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所述指示箱(7)内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指示针(82),所述指示箱(7)的一侧设置有伸入所述变压器油(11)内的进油管(72),所述指示箱(7)的底部设置有伸入所述壳体(1)内的回油管(73),所述回油管(73)上设置有回油阀(74);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姚天明宋凯李畅赵峰周强赵元勋何亮胡灵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