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制备方法、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的M-N-C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283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制备方法、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的M‑N‑C及方法,属于电催化和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全三嗪共价骨架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导电碳材料,导电碳材料与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制备方法、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的M-N-C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催化和燃料电池领域,尤其是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制备方法、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的M-N-C及方法。
技术介绍
PEMFC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新能源技术,具有能量密度高、启动快、环境友好和工作安静等优点,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PEMFC的高额成本和稳定性问题仍是阻碍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主要瓶颈。最核心的便是阴极的催化剂的制备,主要是因为阴极发生的氧还原(ORR)反应速率的比较缓慢,目前以铂基催化剂最为优异,但铂属于贵金属类,价格高昂,产量极低,而且极易中毒,严重制约其商业化。所以,选择价格低廉、催化性能高,耐毒能力强的材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过渡金属-氮-碳(Metal-Nitrogen-Carbon,M-N-C,其中,M包括Fe、Co、Mn等过渡金属)型催化剂是目前最有希望取代贵金属铂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然而,前驱体中的碳骨架在高温(>700℃)下容易分解,以及过渡金属较高的自由能,使其在热解中很容易形成团簇或纳米颗粒,导致M-N-C催化剂中微观结构不均匀,金属位点数量少,活性位点暴露不足。共价三嗪骨架(CTFs)由于高氮含量能形成强共价键,因此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CTFs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合成,从而控制孔隙率和比表面积。CTFs内的氮基可以为金属提供配位或支撑,氮基可以稳定金属纳米颗粒,并可以通过配位或浸渍的金属前驱体,从而使活性物种分散良好。提高了碳的保留率,抑制了热解过程中金属原子的聚集,从而增加了碳材料上的金属位密度。同时,CTFs可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来调整最终的M-N-C催化剂中的N成分和M-Nx活性物种。尽管有一些关于CTFs基的ORR电催化剂的报道,但由于制造工艺复杂,且制造过程复杂、冗长、成本高,CTF材料仍无法投入使用。同时,其电导率普遍不理想,这限制了它们的电化学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CTFs基的ORR电催化剂制备工艺复杂及电导率不高的缺点,提供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制备方法、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的M-N-C及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三嗪共价骨架的制备方法:向1,4-二恶烷溶剂中通入氩气,将1,3,5-三嗪和氰尿酰氯加入到1,4-二恶烷溶剂中,分散均匀;其中,每60mL的1,4-二恶烷中加入1,3,5-三嗪和氰尿酰氯的总质量为500mg;向分散均匀的溶液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剂和导电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在氩气保护下,在70~100℃下进行聚合反应8~24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抽滤、清洗干净烘干,得到全三嗪共价骨架。进一步的,加入到1,4-二恶烷溶剂中的1,3,5-三嗪和氰尿酰氯质量之比为(0.5~3):1。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碳材料为碳粉、介孔碳,碳微球、石墨烯、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导电碳材料的加入质量与1,3,5-三嗪和氰尿酰氯的总质量之比为(0.2~1):1;每500mg的1,3,5-三嗪和氰尿酰氯对应加入1~3mL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剂。一种全三嗪共价骨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M-N-C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将所述全三嗪共价骨架和过渡金属盐于水中混合均匀,之后在60~90℃反应4~6h,水洗烘干后得到M-C3N3;其中,M为过渡金属盐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将M-C3N3在氮气环境下于600~1000℃煅烧1~3h,进行碳化;之后将碳化产物用浓酸去除杂质,清洗后烘干;将烘干后的固体在NH3环境下进行二次煅烧,在650~850℃煅烧20~60min,得到目标产物M-N-C。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金属盐为氯化铁、氯化钴、氯化镍、硝酸铁、硝酸钴、硝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的,在M-C3N3中M与全三嗪共价骨架的质量之比为(0.1~1):1。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得到的M-N-C单原子催化剂。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PEMFC阴极氧还原反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全三嗪共价骨架及其制备方法,在全三嗪共价骨架的聚合过程中加入导电碳材料,得到的全三嗪共价骨架包括C3N3和导电碳材料,两者共同构建完整的导电结构,使材料具有快速电子迁移的能力,增强的电导率可以快速促进电子从电极转移到催化部位。此外,C3N3属于CTFs,但C3N3的N/C比为1:1,比其他所有报道的CTFs高得多。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全三嗪共价骨架制备的M-N-C单原子催化剂的方法,以全三嗪共价骨架作为原料,C3N3相比于其他CTFs拥有更多的三嗪单元,有望提高材料的电负性和催化活性,多个N配位位点,将过渡金属离子引入到碳氮骨架中,促进活性M-Nx位点的分散和形成,并保护金属M在碳化过程以原子态存在,不会迁移和团聚;通过在Ar气氛下碳化M-C3N3,用来提高材料导电性和催化活性,C3N3转化成N掺杂的多孔碳,并使金属原子的均匀分散;原子尺寸的金属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活性中心暴露。然后进行酸浸并在NH3气氛下进行第二次热处理,得到M-N-C催化剂;M-N-C催化剂中,金属原子均匀地分布在具有明确的M-N4配位的骨架中,具有均一的配位环境,原子利用率高;通过NH3处理,无序碳相增加,孔体积增加,所以M-N-C催化剂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孔结构,有效改善了电荷传输的效率,并为M掺杂到结构中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的M-N-C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较高的M-Nx含量,并且M-Nx为原子级分散,可以为ORR反应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因此,M-N-C单原子催化剂具有极好的ORR活性,其半波电位和起始电位优于商业Pt/C催化剂,并且与其他非贵金属催化剂相比,也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另外,M-N-C单原子催化剂比商业的Pt/C更稳定,对甲醇的抵抗力更强。M-N-C单原子催化剂与Pt/C催化剂昂贵的制备成本相比,制备成本较低,制备过程简单,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在PEMFC的商业化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潜力。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Fe-N-C催化剂的制备流程图;图2为实施例1的Fe-N-C催化剂的形貌图图3为实施例1的Fe-N-C催化剂的XANES和FeK-edgeFT-EXAFS测试图;图4为实施例1的Fe-N-C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的性能测试图,其中,图4(a)为实施例1Fe-N-C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在0.1MKOH中的线性扫描图;图4(b)为实施例1Fe-N-C催化剂和商业Pt/C催化剂的计时电流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三嗪共价骨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n向1,4-二恶烷溶剂中通入氩气,将1,3,5-三嗪和氰尿酰氯加入到1,4-二恶烷溶剂中,分散均匀;/n其中,每60mL的1,4-二恶烷中加入1,3,5-三嗪和氰尿酰氯的总质量为500mg;/n向分散均匀的溶液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剂和导电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n将反应液在氩气保护下,在70~100℃下进行聚合反应8~24h;/n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抽滤、清洗干净烘干,得到全三嗪共价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三嗪共价骨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1,4-二恶烷溶剂中通入氩气,将1,3,5-三嗪和氰尿酰氯加入到1,4-二恶烷溶剂中,分散均匀;
其中,每60mL的1,4-二恶烷中加入1,3,5-三嗪和氰尿酰氯的总质量为500mg;
向分散均匀的溶液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剂和导电碳材料,混合均匀,得到反应液;
将反应液在氩气保护下,在70~100℃下进行聚合反应8~24h;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物抽滤、清洗干净烘干,得到全三嗪共价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三嗪共价骨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到1,4-二恶烷溶剂中的1,3,5-三嗪和氰尿酰氯质量之比为(0.5~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三嗪共价骨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为碳粉、介孔碳,碳微球、石墨烯、碳纳米管或碳纳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三嗪共价骨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电碳材料的加入质量与1,3,5-三嗪和氰尿酰氯的总质量之比为(0.2~1):1;
每500mg的1,3,5-三嗪和氰尿酰氯对应加入1~3mLN,N-二异丙基乙胺催化剂。


5.一种全三嗪共价骨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丹张兄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