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612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学科中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包括若干个方框形填料主体,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是由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的混合材料为原料制成,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在一定温度下拉出若干个须绳,所述须绳上含有多个枝状丝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备长炭的吸附效应、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磁效应及淀粉的亲和性,增大了聚丙烯混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加了污水处理速度,成为性能优良的生物膜良好载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工程学科中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生物膜法载体填料技术。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水处理技术,是利用附着在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在养分作用下进行有机污水的处理过程。生物填料是微生物的栖息场所,是固体载体,其物理性能是否优异决定了水处理效果。生物填料种类很多,安装方式也大有不同,例如悬挂式填料主要以绷紧绳(填料绳)固定在支架上;悬浮式生物填料则直接投放,无须固定。中国专利2018205983953提供了一种新型生物填料,包括芯绳和多根用于供生物膜附着的须绳,且每一所述须绳的一端捆绑在所述芯绳上;多根所述须绳在芯绳上呈多簇分布,每一簇包括60-80根须绳;所述须绳由波斯纶制成且所述须绳的表面具有多个细孔,且所述须绳在水体浮力作用下呈以芯绳为中心的发射状。该专利通过在所述芯绳上捆绑由波斯纶制成的所述须绳且所述须绳的表面具有多个细孔以及簇状的所述须绳在水体浮力作用下呈以芯绳为中心的发射状,该新型生物填料构建了生态微环境,易于挂膜且防止膜脱落,增大自然挂膜几率,自然挂膜速度快,提高污染物降解率,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因中间承重物件为芯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缠绕、打结等状况,影响填料的使用寿命,且后期的清洗工作有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包括若干个方框形填料主体,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是由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的混合材料为原料制成,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在一定温度下拉出若干个须绳,所述须绳上含有多个枝状丝条。进一步地,上述方框形填料主体的外框长度为100-200mm,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的内框长度为50-100mm。进一步地,上述须绳在方框形填料主体两侧均有分布且须绳的长度为40-60mm,所述须绳上多个枝状丝条的长度为10-30mm。进一步地,上述帘式生物填料主体在安装时的间距控制在150-200mm且为多排组合式。进一步地,上述卷帘式生物填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备长炭表面清洁,烘干粉碎,过18-50目筛,待用;将结块的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各自研磨成粉末待用;S2、以上所述材料按照质量比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1-5):(1-5):(20-30):(50-80)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工,形成生物填料的半成品材料;S3、将上述半成品材料加入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做成混合粒料,控制一定温度,再将粒料注入填料模具中,制成由多个方框形构成的帘式填料主体;S4、将上述帘式填料主体在180-200℃温度下拉出若干个生物填料的须绳,须绳呈树枝状,柔软且有韧性。进一步地,上述该卷帘装置包括上部钢管以及下部钢管,所述上部钢管以及下部钢管套接在帘式填料主体的上下端,所述下部钢管两侧套接在圆形圈中心位置的轴承处,所述圆形圈底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圆形圈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圆形圈的右侧外部配有轴柄,所述轴柄内部装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外壳上设有正向、反向开关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备长炭的吸附效应、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磁效应及淀粉的亲和性,增大了聚丙烯混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加了污水处理速度,成为性能优良的生物膜良好载体;填料主体及须绳表面粗糙多孔,数量众多,比表面积大大增加,为微生物构建了生态微环境,易于挂膜且防止膜早期脱落,增大自然挂膜几率,提高污染物降解率。方框形填料,结构新颖,简洁明了,分布间距合理,须绳丝径软弹韧性好,防止了长时间使用易折断、易结团、易堵塞的现象,后期的填料清洗也十分方便。安装、收取便捷,易存储,制作工艺简单,无毒,降低水处理成本的同时,带来社会效益,卷帘式生物填料的尺寸、规模、高度,可根据需求方的要求进行生产。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单个方框形填料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的须绳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卷起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号如下:1-方框形填料主体,2-上部钢管、3-下部钢管、4-缺口、5-圆形圈、6-固定块、7-发动机、8-须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包括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方框形填料主体1,方框形填料主体1是由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的混合材料为原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填料主体表面在加入粒度较大的备长炭粉后,表面粗糙,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增大,能产生良好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同时增大了聚丙烯混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力学性能较好,保证了生物填料的弹性作用。利用淀粉作为添加剂,价格低廉,增强了填料与微生物的亲和性,同时也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利用纳米磁性四氧化三铁粉体作为添加剂,具有磁场效应,有利于氧和微生物能够较快的附着在填料表面,缩短生物滤池挂膜时间。方框形填料主体1在一定温度下拉出若干个须绳8,须绳8上含有多个枝状丝条,需要说明的是,生物填料须绳8在填料主体两面均有分布,丝量丰富,韧性好,不易打结,保证了水处理工作正常运行。该卷帘装置包括上部钢管2以及下部钢管3,上部钢管2以及下部钢管3套接在帘式填料主体的上下端,下部钢管3两侧套接在圆形圈5中心位置的轴承处,圆形圈5底端设有固定块6,圆形圈5上开设有缺口4,圆形圈5的右侧外部配有轴柄,轴柄内部装有发动机7,发动机7外壳上设有正向、反向开关键。本实施例中,方框形填料主体1的外框尺寸为150mm×150mm,方框形填料主体1的内框尺寸为80mm×80mm,述须绳8在方框形填料主体1两侧均有分布且须绳8的长度为40-60mm,须绳8上多个枝状丝条的长度为10-30mm,卷帘式生物填料主体在安装时的间距控制在150-200mm且为多排组合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备长炭表面清洁,烘干粉碎,过18-50目筛,待用;将结块的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各自研磨成粉末待用;S2、以上材料按照质量比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1-5):(1-5):(20-30):(50-80)的比例进行混合加工,形成生物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方框形填料主体,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是由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的混合材料为原料制成,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在一定温度下拉出若干个须绳,所述须绳上含有多个枝状丝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方框形填料主体,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是由淀粉、磁性四氧化三铁、备长炭粉、聚丙烯粉粒的混合材料为原料制成,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在一定温度下拉出若干个须绳,所述须绳上含有多个枝状丝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的外框长度为100-200mm,所述方框形填料主体的内框长度为50-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须绳在方框形填料主体两侧均有分布且须绳的长度为40-60mm,所述须绳上多个枝状丝条的长度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帘式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式生物填料主体在安装时的间距控制在150-200mm且为多排组合式。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卷帘式生物填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备长炭表面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研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