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及弹性车轮轮箍的吊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254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具,包括起吊架和设置于起吊架上的起吊爪,起吊爪设置多个且所有起吊爪在起吊架上为沿周向分布,起吊爪包括吊爪本体和与吊爪本体转动连接的活动夹头,活动夹头设置成可在承载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动夹头处于承载状态时,由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共同托住弹性车轮的轮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吊具,可以提高吊运过程的稳定性,杜绝安全隐患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弹性车轮轮箍的吊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具及弹性车轮轮箍的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吊装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具及弹性车轮轮箍的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弹性车轮是由轮芯、压盖、轮箍、橡胶元件组装而成,在组装过程中轮箍需要吊运,目前通用的吊运方法主要是采用三爪吊具进行吊运,但是在吊运过程中轮箍容易滑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容易导致轮箍磕碰,会导致产生废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具,目的是提高弹性车轮轮箍吊运过程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吊具,包括起吊架和设置于起吊架上的起吊爪,起吊爪设置多个且所有起吊爪在起吊架上为沿周向分布,起吊爪包括吊爪本体和与吊爪本体转动连接的活动夹头,活动夹头设置成可在承载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动夹头处于承载状态时,由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共同托住弹性车轮的轮箍。所述起吊爪在所述起吊架上的位置可调节。所述起吊架为圆盘状结构,所述起吊爪可沿起吊架的径向进行移动,实现起吊爪位置的调节。所述吊爪本体包括滑块和与滑块连接的起吊臂,所述活动夹头与起吊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起吊架上设置对滑块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起吊架上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滑块位于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所述导向机构上设置用于使所述滑块位置固定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柱塞、滑套和与滑套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滑块上设置固定轴,滑套套设于固定轴上,锁紧柱塞设置于连接杆上,所述导向机构具有让锁紧柱塞插入的锁止孔,锁止孔设置多个,所有锁止孔处于与所述起吊架的径向线相平行的同一直线上。所述起吊架上设置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上,第一限位杆上设置用于与弹性车轮的轮箍相接触的第一限位头,第二限位杆上设置用于与弹性车轮的轮箍相接触的第二限位头。所述起吊架上设置多个吊环,吊环与起吊架为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弹性车轮轮箍的吊装方法,采用上述的吊具,且包括步骤:S1、将吊具移动至弹性车轮轮箍所在位置处;S2、将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切换至承载状态,所有活动夹头分布在弹性车轮轮箍的四周;S3、向上提升吊具,活动夹头与弹性车轮轮箍接触后,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共同托住弹性车轮轮箍;S4、继续向上提升吊具。本专利技术的吊具,可以提高吊运过程的稳定性,杜绝安全隐患发生。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图1是本专利技术吊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吊具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吊具的俯视图;图4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标记为:1、吊环;2、销轴;3、起吊架;4、滑块;5、起吊臂;6、第一导向块;7、第二导向块;8、固定轴;9、滑套;10、连接杆;11、锁紧柱塞;12、吊链;13、活动夹头;14、第一限位杆;15、第二限位杆;16、第一限位头;17、第二限位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具,包括起吊架3和设置于起吊架3上的起吊爪,起吊爪设置多个且所有起吊爪在起吊架3上为沿周向分布,起吊爪包括吊爪本体和与吊爪本体转动连接的活动夹头13,活动夹头13设置成可在承载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动夹头13处于承载状态时,由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13共同托住弹性车轮的轮箍。具体地说,如图1至图4所示,起吊架3为圆盘状结构,起吊爪可沿起吊架3的径向进行移动,实现起吊爪位置的调节。所有起吊爪在起吊架3上是以起吊架3的轴线为中心线沿周向均匀分布,起吊爪的轴线为竖直线,起吊爪在起吊架3上的位置可调节,起吊架3在进行位置调节时的移动方向与前起吊架3的径向相平行。将起吊爪设置成位置可调节的结构,可以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弹性车轮轮箍的尺寸调节起吊爪的位置,满足不同尺寸的弹性车轮轮箍的起吊,从而提高了通用性。如图1至图4所示,吊爪本体包括滑块4和与滑块4连接的起吊臂5,活动夹头13与起吊臂5的下端转动连接。起吊臂5为水平设置,起吊臂5的上端与滑块4固定连接,活动夹头13通过销轴2与起吊臂5的下端转动连接,销轴2的轴线为水平线,活动夹头13可以上下旋转。滑块4位于起吊架3的上方,活动夹头13位于起吊架3的下方,起吊架3具有让起吊臂5穿过的避让槽。活动夹头13向下旋转后,活动夹头13可由避让状态切换至承载状态;活动夹头13向上旋转后,活动夹头13可由承载状态切换至避让状态。活动夹头1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活动夹头13的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销轴2位于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与起吊架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活动夹头13的第二端与起吊架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活动夹头13处于避让状态时的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与起吊架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动夹头13处于承载状态时的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与起吊架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而且,当活动夹头13处于承载状态时,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处于第一圆周上,该第一圆周的直径小于弹性车轮轮箍的最大直径,在活动夹头13托住弹性车轮轮箍后,弹性车轮轮箍不能从第一圆周中脱出,从而可以提高吊运过程的稳定性,杜绝安全隐患发生;当活动夹头13处于避让状态时,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13的第一端处于第二圆周上,该第一二圆周的直径大于弹性车轮轮箍的最大直径,此时可以确保弹性车轮轮箍能够进入所有活动夹头13所在的第二圆周内或者从第二圆周中脱出。如图1至图4所示,起吊架3上设置对滑块4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用于引导起吊爪能够准确移动至调节后的位置处,提高效率。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起吊架3上的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滑块4位于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之间。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为固定设置在起吊架3的顶面上,第一导向块6和的长度方向和第二导向块7的长度方向相平行,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为水平设置且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的长度方向与起吊架3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第一导向块6是横截面(该横截面为与第一导向块6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呈L形的结构,第二导向块7也是横截面(该横截面为与第二导向块7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截面)呈L形的结构,滑块4为矩形块,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之间形成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块4位于第一滑槽中,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为矩形槽且第一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下方,第一滑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一导向块6和第二导向块7引导滑块4仅能沿起吊架3的径向进行移动,限制滑块4在其余方向上的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架和设置于起吊架上的起吊爪,起吊爪设置多个且所有起吊爪在起吊架上为沿周向分布,起吊爪包括吊爪本体和与吊爪本体转动连接的活动夹头,活动夹头设置成可在承载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动夹头处于承载状态时,由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共同托住弹性车轮的轮箍。/n

【技术特征摘要】
1.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起吊架和设置于起吊架上的起吊爪,起吊爪设置多个且所有起吊爪在起吊架上为沿周向分布,起吊爪包括吊爪本体和与吊爪本体转动连接的活动夹头,活动夹头设置成可在承载状态与避让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当活动夹头处于承载状态时,由所有起吊爪的活动夹头共同托住弹性车轮的轮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爪在所述起吊架上的位置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架为圆盘状结构,所述起吊爪可沿起吊架的径向进行移动,实现起吊爪位置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爪本体包括滑块和与滑块连接的起吊臂,所述活动夹头与起吊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起吊架上设置对滑块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起吊架上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滑块位于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上设置用于使所述滑块位置固定的锁紧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山松国新春陈刚张磊吴争朱明沈飞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